“五子棋的規則非常簡單,雙方在棋盤上輪流落子,最先連成五子一線者獲勝。”周至說道︰“差不多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棋類游戲了,但是其實競技難度並不低,一樣涉及到定勢、棋理、順序等諸多技巧。”
    五子棋的玩法的確簡單,等到周至將之對麥小苗講清楚了之後,麥小苗也覺得目前的這個系統,用這個游戲來訓練十分不錯。然後麥小苗就想到了一個問題︰“這個游戲先下子的一方不是有優勢?”
    “呃,的確是這樣的,所以正式的國際賽事的話,會有一些禁手之類的規則。”
    周至登錄四葉草系統,將五子棋游戲的源代碼調了出來︰“代碼在這里了,小鵪鶉寫的,規則也不復雜。”
    麥小苗覺得看代碼比听周至講明白多了︰“那我研究一下。”
    “我有個想法,咱們給這套系統注冊一個扣扣號怎麼樣?”
    “啥意思?”麥小苗被周至有一出沒一出的想法搞得有點跟不上思路。
    “不是想讓它學下棋嗎?”周至笑道︰“最好的師傅不就在扣扣游戲上?”
    “咱們給這系統注冊一個號,比如叫小智,讓它以玩家的身份參與到網絡游戲當中,在與別人下棋的過程中完成訓練和學習,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主意好!”麥小苗笑道︰“模型學習最需要的就是廣泛而多樣化的樣本,還有就是海量的聯系,網絡游戲正好可以滿足需要!”
    “那就這樣說定了。”周至說干就干︰“我把號給注冊上,剩下就交給你了!”
    當天晚上,一位叫做“小智”的小白棋手誕生了,這個棋手屬于“人菜癮大”的典型,只會簡單地聊天,主要精力都專注在下棋上。
    第二天,周至將這個嘗試對宋主任和麥院長都進行了匯報。
    宋主任和麥院長乍一听都覺得如同兒戲,但是認真一想,一時還真想不出來更加合適的項目了。
    在得到信息科學家們的點頭後,宋主任將電話打給了周至︰“肘子啊,在網上自學是不是寒磣了點?要不要和中國棋院那邊聯系一下?”
    要是小智真是自己兒子,周至此刻肯定就答應了,可惜不是,周至覺得還用不上專業人士︰“現在還沒必要,不過將來要是從五子棋進化到學圍棋,肯定要和棋院的高手們取經的。”
    “听說昨天晚上還贏了一盤?”
    “這個……”周至有些哭笑不得︰“就是我們不靠這個系統,用線性算法開發出的電腦棋手,勝率也比小智高得多。”
    “小智?”
    “呃,這是我們對細胞類神經算力系統取的綽號,在網上和網友對弈的時候,用的就是這個名字。”
    宋主任很難想象這事兒如果是中科院來主導的話,怎麼會有這般靈活甚至有些搞笑的做法,但是腦洞一開後拿去告訴中科院,一番研究下來,專家們告訴他的答案卻是——挺合適,甚至可以說是當前最合適。
    超算算力評估程序返回的驗證結果是不會騙人的,周至甚至在報告中指出,麥小苗這套非線性算力系統的威力,其實在目前所能提供的資源當中,並沒有體現出來。
    這玩意兒的真正威力,應該是將來統合巨量的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級別的算力設備之後才能真正地發揮出來,這種量級下,線性的管理系統別說整合算力,就連自身想要實現管理功能,本身就需要耗費海量的算力,成為一頭吞噬算力的巨獸。
    而非線性算力系統的優勢則將會體現得淋灕盡致,在資源管理分配上需要消耗的算力負載極低,剩下的資源將全部用于正常任務處理,上千萬台普通電腦整合起來的算力,甚至可以超過目前任何一台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
    當然了,這套系統的最終目的也不是用來整合千萬上億的普通電腦形成算力,它的最終可以整合的是超級計算機上的各個運算單元,實現超算的快速擴展和算力動態分配,可以讓超算性能在不多增加硬件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得到量級的提升。
    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應用,在核物理、天文、氣象、大數據統計方面,都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換句話來講,就是麥小苗這套系統,就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系統越大,用于系統管理的資源佔比就越小,相對于管理資源和算力資源成正比增長的線性算力系統,非線性系統的這種優勢,還將隨著設備單體性能的提升和系統規模的擴張,而越發得到彰顯。
    在繼超級計算機之後,中國在信息技術的又一個重要方面,追平甚至開始引領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只可惜周至目前能夠提供給麥小苗的資源暫時就這麼多,而且這已經是國內最有實力的集團可以提供給她的資源了,畢竟現在還只是處于網絡時代的開局階段,小智還只有憋屈幾年,在五子棋上頭練練本事兒。
    即便在被有限資源約束的前提下,小智依舊可以發揮出線性算力系統百分之七十三的算力,理論上要是將資源再擴充一倍,小智就能夠追平線性算力系統的能力。
    這是什麼概念呢?這就相當于四葉草集團只用了一堆中型機,小型機,服務器甚至個人電腦,通過小智的整合之後,變成了一台超算,達到每秒四億次左右的算力。
    很神奇,因為中國八三年通過驗收的第一台超級計算機,其算力水平為每秒一億次,去年剛剛驗收通過的銀河二號,算力增長了一個量級,達到了每秒十億次。
    四葉草集團只需要再投入個幾百萬將目前的神經網絡實驗室硬件擴容一倍,就能得到一套運算能力介于銀河一號和銀河二號之間的超級計算系統,這樣的回報,如何不讓大家喜出望外?!
    接下來的日子就再次步入了正軌,麥小苗開始忙到飛起,實驗室開始瘋狂招聘各路英雄,而小智那里出現的各種層次問題各個方面的問題也亟待解決,甚至周至都被牽扯進去非常多的精力。
    值得安慰的就是麥小苗再也沒有時間扯著周至講解自己看不明白的《甦廚》里邊的各種典故了。
    其實也用不著周至講了,因為周至在前面章節帶起的“在評論區搞學術科普”的習慣,也感染到了許多書友。
    書友們里邊喜歡研究學習的也不少,現在四葉草瀏覽器的搜索引擎功能越來越強大,尤其是搜索文史資料,那是絕對強項,書友們會將資料整合到評論區里,有時甚至會展開激烈討論,某些章節甚至出現了評論字數遠超章節字數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