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已經相互看對眼的姑娘和小伙也會來到篝火前,男方可以搶下女方身上的信物,用作定情之物,這樣的嬉戲打鬧會一直持續到天亮,火把節才算正式結束。
    因為要公推出節日上最漂亮的姑娘和最精神的小伙,這個節日上還演化出了一個現代節目——選美。
    不過與外面選美基本都選女性不一樣,火把節的選美選女生也選男生,自治州的選美比賽上,美姑的姑娘經常都能奪得前幾名。
    因此周至就逗弄阿紫,和她開起玩笑來︰“阿紫去選美沒有?你要不去那就太可惜了!”
    “少轉移話題,東西呢?”雖然爺爺斥責,阿紫伸著的小手壓根就沒有打算收回,大有你不給我我就不讓你進門的架勢︰“你是不是忘了?!”
    周至看阿紫壓根不接他的話,只好從車廂里取出一卷紙筒交給她︰“阿紫的交代,怎麼可能忘呢?這是關婷婷簽名的寫真海報。”
    阿紫一把將畫筒接過去小心打開,頓時眉開眼笑︰“哇!《听海》封面寫真!謝謝肘子哥哥!我去貼起來。”
    說完轉身就跑。
    “喂!還有簽名CD你不要了?”周至趕緊叫住。
    “還有CD?”阿紫眼楮都睜大了︰“還是簽名的?”
    “嗯,拿去廣播室听吧。”周至笑道。
    “好!我把畫兒也貼那里!”
    整個鄉里只有廣播室才有CD播放機,要想收听效果好,听廣播當然不行,需要在那里用包耳式耳機听,周至看著阿紫蹦蹦跳跳朝播音室跑的樣子,估計這丫頭一時半會兒出不來了。
    “我的呢?”剩下吳仁中也是眼巴巴地看著周至。
    “現在就給你吧,看在你這段時間這麼辛苦的份上。”周至笑著從自己包里拿出一個錦盒︰“先說好,這就算給你們的結婚禮物,婚禮我可就不隨了啊!”
    “你先拿過來吧!”吳仁中急切地將盒子搶了過去,然後打開,里邊是一個紅艷艷的南紅雕件。
    “哇塞這是啥啊?好漂亮!”圍著的梁光平和劉洪濤都驚呼了出來。
    一邊看熱鬧的老赤日也目瞪口呆︰“肘子,這,這是用我們的打火石弄出來的?”
    “對,我請甦州的工藝大師雕刻的。好看吧?”周至得意慘了。
    “呃……這雕的是啥?蜥蜴跟耗子?”
    “老子……”周至髒話都差點 出來了,這東西他可是花費了老大精力才從傳統題材里邊挑出來,覺得是最適合送給吳仁中的,結果被他來了個蜥蜴和耗子打敗了。
    “這叫螭龍,戰國時期就流行的圖案,本意是一種紅色,無角的龍,宋代以前,龍的造像主要就是這樣”
    “是不是喲……”吳仁中抓起螭龍仔細端詳起來。
    “戰國時期的螭龍頭部的特征是圓眼、大鼻、眼尾稍有細長線。雙線細眉,上線很淺很細,往往不易看出,下線明顯。貓耳,大多數耳朵方圓。”
    “腿部線條特別彎曲,腳爪往往向上翹起,用曲折的弧形線,盡情地把關節主要活絡胛骨都表現出來。”周至耐心地解釋自己的得意之作︰“戰國的螭龍開始,身上的附帶紋飾一般都用陰線勾勒,其中有彎茄形滴水狀的陰刻紋更是首創。在這種紋飾中又有一道、多道的細劃線,尾部則用陰刻線雕刻成絞絲尾。”
    “而到了漢代,螭龍更加顯得活潑有趣,造型愈發生動,尾巴開始出現一大一小兩個錯落有致的卷雲紋。”
    “所以這是一只仿古龍?”
    “這是一只戰漢螭龍,這個雕刻最難雕的就是骨架和彎曲的線條需要看出螭龍的力道來,就像……就像……”周至一時找不到措辭,老赤日卻接口了︰“就像水苗子!”
    “誒!對,就像水貂!”周至說道︰“爺爺說得對,然而比水貂還要顯現出力度和骨相!”
    吳仁中看著手中的雕件,螭龍擺首回尾,將自己盤成了一個大致的8字形,回首看著自己兩只後腿下方一些的尾部,那里趴著一只可愛的小老鼠。
    不過有了“蜥蜴”的教訓,吳仁中不敢再胡說八道︰“這個……是什麼神獸?”
    “這個嘛……倒不是什麼神獸,就是一只小老鼠。”
    “我去!好好的漢代古龍就挺不錯,你弄一個耗子在尾巴上干嘛?”
    “我問你,老鼠在十二生肖中對應什麼時辰?”
    “屬什麼?”吳仁中這學渣連這個都不曉得。
    “對應的子時。”土良志這時候也不知道從哪里回來了,在門口拿掃帚撢身上的土︰“肘子回來了?!都堆門口干啥呢?喲這什麼玩意兒挺好看的啊!”
    “那這個東西是不是叫做——望子成龍?”老赤日畢竟是大畢摩,見多識廣有些文化底蘊。
    周至立即豎起大拇指︰“還是爺爺看得明白!”
    “鼠……子……龍……望……嘿!還真是望子成龍呢!”吳仁中頓時眉開眼笑︰“有點意思!有點意思!”
    “其實這個雕件還不僅僅是望子成龍這一層意思,你看螭龍的底部是啥?還有背面。”
    “是啥?”吳仁中將雕件翻過來︰“這是浪花,這是蛟龍出水?”
    “你說是浪花也對,這是潮流,潮水。”周至笑著給吳仁中拱手︰“所以這個雕件還有一個說法,叫做‘帶子上朝’,祝吳公子好事兒成雙,一邊娶妻生子,一邊加官進爵!”
    “哇塞,居然還有這樣的說道……”吳仁中樂得眼楮都眯縫了︰“有意思!當真有點意思!哈哈哈肘子謝謝了!”
    這時候換好衣服的娃娃們也一窩蜂地圍攏過來了,土良志催促道︰“走吧走吧,進屋去還有話說。”
    “先別忙,先卸車!先干完先發糖啊……”
    “噢!先干完!先發糖!”
    等到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每人抱著一大包的東西從門外搶著進來的時候,吉列阿比已經在燙殺好的雞了,見到這陣仗都傻了︰“肘子回來了?這又是帶了多少東西啊!”
    這事情是馮雪珊組織的,馮雪珊最大的特點就是“眼里有活”,總是在別人想不到的地方給你考慮周全,能夠讓你體會到她的體貼。
    听周至說過聯和鄉的情況,馮雪珊就動起了大學里的腦筋,每年暑假蜀都都有一大幫的大學生畢業,大學生很多衣服、臉盆、飯盒、被子床單之類的東西,就已經沒有用了。
    這些東西在大城市里自然會被嫌棄,但是在聯和鄉,還有許多人家冬日里全家才只有一張薄毛氈。
    而且這種情況並不只限于聯和鄉,在九幾年的大涼山里,這樣的鄉村可以說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