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兒對這個永遠夸獎他的舅舅喜歡得很,坐的時候一定要挨著他,周至將花鰱魚頭的腮幫肉用黃辣丁湯淘干淨了喂他︰“這個沒刺,小豬兒不用怕。”
    “小豬兒自己吃飯,不要老纏著舅舅。”小六姐說道。
    “親不過娘舅嘛,正常。”余大爺笑呵呵地說道︰“小時候看不出來,大了發現肘子還是挺會照顧人的。”
    “這也是和小六姐學的。”周至笑道︰“朱大哥最近在忙啥?周末都沒看到人。”
    “他跑阿里去了,采風。”小六姐說道︰“你三哥給他帶了一套紀錄片回來,D什麼的,看完人就瘋魔了。”
    “是Discy吧?探索發現頻道出的紀錄片。”周至有些擔心︰“太危險艱苦的地方就不用去了吧?Discy也有關于城市人文的紀錄片啊,里邊很多鏡頭對朱大哥應該有啟發作用。犯不著學那些攝影師在七八千的海拔上守金雕孵小崽啊。”
    “讓他瘋一下吧。”小六姐笑道︰“我跟他說好了,等小豬兒上小學了就得回來守著做作業。反正也就這三年。”
    “以前還沒有發現朱大哥有這愛好。”周至想到另一個時空的朱大璋跑到非洲區包直升機拍攝野生動物,頓時就釋然了,搞不好跑非洲以前就去過國內各處地方,只是自己那個時候和他毫無交集,不知道而已︰“國內有野外生存訓練沒有?有的話給朱大哥報一個班吧。”
    “什麼?”
    “就是專門訓練人在野外如何求生的,從基本設備的使用,到極端情況下如何自救,如何生火,尋找水源,辨識可食用的動植物,獲取獵物,防寒避雨,辨別方向等等生存技巧。”
    “就算國內沒有,國外也應該有這樣的培訓。”周至笑道︰“這些學了,周末回來帶你們去野餐,去福寶露營,都很好玩的。”
    “肘子你是不是也會這些啊?”馮雪珊問道︰“我們在福寶玩的時候,�漼r孟襠抖薊帷!  br />
    “那些是跟和尚學的。”周至笑道︰“我們夾川農村的孩子好多都會一些,起碼抓魚摸蝦逮鳥什麼的難不倒。”
    “對,楊和和周至釣魚都好厲害。”江舒意說道︰“楊和家門口的水塘攔起來後,我每次去天天都有魚吃。”
    “那個卻是肘子教我的了。”楊和說道︰“以前我只會七星漂等死口,後來肘子教我換了立漂,釣魚一下就變得簡單了。”
    “舅舅帶我去釣魚!”小豬兒看著周至,眼楮忽閃忽閃的。
    “好!”周至笑著揉揉小豬兒的頭︰“不過現在是冬天,魚兒都不愛動也不愛吃東西了,等到了夏天舅舅回來帶你玩!”
    除了剁椒魚頭和生滾魚片外,別的菜倒是用的真河鮮,以前周至對鯉魚是不感興趣的,但是自從渝州那邊的做法傳過來以後,味道著實不錯,讓周至對鯉魚的印象開始改觀了。
    這道菜就是太安魚。
    其實相比夾川早年間的做法,太安魚就是多了一道將魚剁塊,然後加鹽、醬油、料酒、味精,再加紅薯澱粉裹漿油炸的工序。
    這個澱粉的量比做滑肉的澱粉多些,只比做酥肉的澱粉少一點,大火過油之後,魚肉的水分被完全鎖住,哪怕是鯉魚,燒出來也是又嫩又香。
    菜到蠻州又有了自己的特色,菜里多了蠻州本地的酸豇豆和榨菜片,滋味和比太安魚純放泡姜泡辣椒豆瓣,有多了一些復合的酸香滋味。
    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沒法喝酒了。
    吃過飯,周至便和小伙伴們一起趕往夾川。
    蠻州到夾川的道路已經徹底修好,不知道今年的政策又發生了啥變化,路上的收費站也給撤了,以前要求進城前洗車的規矩也沒了,一路暢行無阻。
    夾川城幾乎還是沒有啥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菜壩一帶徹底變成了一個新區。
    在另一個時空里,哪怕實在地產熱的年代里,夾川的發展也是沿著紅水河兩岸發展,之後朝著長江下游發展了一部分,而菜壩一帶在長江上游,直到二十年後實在無可開發了,才開始漸漸變成城區。
    而如今事情卻缺發生了巨大變化,車過安樂山小學,周至就發現原來進城道路的右邊,多了一條下坡的道路,馮雪珊提醒他倒右朝下走。
    這個下坡路兩邊都是新修的磚房,有點像旌陽電機廠那種大廠的小區,周至看得有點稀奇︰“怎麼突然多出來這麼多的房子?”
    “都是食品廠的家屬區。”馮雪珊說道︰“你不會不知道食品廠有多大了吧?”
    “紙面上我就知道,兩千多員工。”周至把車速放慢,方便自己有時間看看左右︰“不過沒有實際來看看,都不知道這麼震撼。難怪荔鄉酒廠的職工有意見,這要換成我我也有意見啊!”
    “是啊。”馮雪珊說道︰“進廠三年的都能分到五十平的小套間,集資房本來就便宜不說,還只交六千塊就行,剩下一萬多塊每個月從工資里扣一部分,十年里還清就可以,比我們單位還巴適!”
    “這個也是講貢獻度的,各種貢獻換算積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這辦法還是周至幫著小娟兒姐制定的,參考的是金安集團在深市解決職工住房的成功經驗,不但成了周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