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素紗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素紗

    “什麼挑剔人?”楊大師洪亮的聲音在門口響起︰“明明字也寫得好,對子也做得不錯嘛!哎喲,婷婷和薛荔也來了!”

    “楊大師,這是我外婆。”周至推著輪椅︰“她也喜歡女紅,我特意跟她一起來拜訪您。”

    “這可怎麼敢。”楊德全樂呵呵地笑道︰“快往里進,都是稀客貴客!”

    《故園》的大火,也有精美漢服的加成,MV里邊有好幾個關于漢服精細之處的特寫,讓觀看MV的觀眾,對于中國傳統高檔服裝,有了大致的認識。

    關婷婷本身就是衣架子,一米七的身高和小小的臉蛋,即便大長腿被漢服遮掩住了,但是修長裊娜的身材,卻將錦衣華裳的高貴和典雅詮釋得非常到位。

    其實除了衣服,MV里小樓書房里的所有陳設都是周至收藏的真品,整體格調和細節,不是一般臨時搭建的仿真場景可以比擬的。

    不過大家最感興趣的是衣服罷了,甚至興起了一番討論漢服的熱潮。

    趁熱打鐵,楊大師也因為自己的手藝,在池薛荔的《職業高手》和《霓裳周末》里連續露了兩回臉,現在名氣也算是開始出圈兒了。

    院子是廠店居家合一的格局,不過那店與其說是店,不如說是展廳來得更加合適。

    里邊陳列著不少精美的織品,其中最厲害的一件,是一張高一丈,寬七尺的大型蜀繡——《關羽讀春秋》。

    畫面背景是亭閣,竹林,怪石,前景是菖蒲,苔蘚,玉簪花,中間的關羽是個大紅臉,一臉肅然正氣,內著鎧甲,身著鸚哥綠袍,腳蹬戰靴,一手持春秋竹簡,一手捋美髯。

    身後是服侍他的關平和周倉,一白臉,一黑臉。關平手里捧著漆盤,里邊放著竹卷;周倉雙手扶著直立的關刀,和半邊門神差不多。

    因為畫幅巨大,所以繡在上面的關羽和真人大小差不多,令人非常的震撼。

    最關鍵在于細節,非常細膩,關羽的綠袍咋一看是普通綠色,走近後才能發現,衣袍竟然是帶團花暗紋的,領子和袖口也各帶花邊!

    包括幾人腰間大帶上的玉飾,周倉箭繡護腕上的神獸,關平官靴鞋底的分層,幾乎是能夠塞進去細節的地方,都給楊大師塞進去了滿滿的細節。

    余三娘的繡工已經非常精彩細膩了,但是她一般制作的小幅畫面,這也是和傳統的“官補子”一脈相承的,楊大師這一幅巨作,很顯然已經突破了傳統了。

    還有一種藝術品就是緙絲,緙絲可以還原出中國畫的畫法,制作出來的仿書法繪畫效果,藝術成就也非常高。

    但是依舊沒有大型的創作,像現在這麼大的《關羽讀春秋》,在古代幾乎只有被面才有這麼大,比如著名的緙絲陀羅經被,但是那些大制作都有詳盡的規制和圖案和文字,不會隨便工匠們天馬行空地發揮。

    “不得了啊。”外婆看到這幅繡品,激動得嘴唇都在顫抖︰“不得了啊!今天是真真的開了眼了!”

    周至蹲下來,認真研究著前景里那片青苔。

    青苔是用好幾種綠色的絲線繡成的,從明亮的黃綠色到幽深墨綠色,將苔蘚的質感,色彩,甚至地面些微的高低差異都表現了出來,幾乎能夠以假亂真。

    “這里有幾種線啊?”江舒意也蹲了下來,想要伸手去感受一下那毛茸茸的質感,可是又沒敢。

    “五種線,七種針法。”楊大師笑道︰“那里用的絲線是一股拆三,就是將一股普通絲線拆開成三份,一根細線的直徑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墨綠的底子是這樣出來的,然後顏色越淺的就越粗,繡得越散,這樣苔蘚的生長效果就出來了,是不是特別細膩?”

    “厲害!”周至豎起了大拇指︰“這才叫精益求精。”

    “這還不是最細的。”楊德全介紹道︰“如今的緙絲,要達到仿古的效果,需要一拆六來用,不然達不到古代絲線的直徑。”

    “和頭發相比呢?”

    楊大師似乎覺得周至問了一個好笑的事情一般,不由得笑了︰“絲線可比頭發細多了,唐宋時期的絲品比較粗,一般每厘米用經線十到二十根,緯線五十到七十根。”

    “明代開始追求極致,比如緙絲大家朱克柔,她就在唐宋緙絲作品上來了個翻倍,用到了一百三十根。”

    “越細的線就越容易表現細節,是這個意思吧?”

    “是,當然還與色彩圖案,用途,年代等都有關系。”

    “比如多色編織的,用的絲就得細,單色的就可以粗一點;用途上也是,內衣面料需要柔軟,就要用細一點,領口腰帶需要硬挺,就得用粗一點。”

    “那年代又是怎麼回事兒呢?”周至倒是喜歡听這些。

    “年代呀,那就是越早的絲線一般會越細,因為蠶隨著選種的關系,吐絲越來越粗,產量越來越大,而早在西周時期,一平方厘米用到的緯線甚至能夠高達二百四十根,就是因為絲線很細造成的。”

    “從二百四到六十……”周至想了想︰“從西周到宋代,蠶絲幾乎增粗了四倍,古人還是厲害。”

    “所以嘍,七二年出土那件西漢素紗禪衣,干嗎到現在還復制不出來?就是這個原因。”

    大家開始在這個小院子里參觀,周至和楊大師把話題打開就收不住了。

    “那件素紗衣我知道的,特點就是輕薄好像一米多的衣服重量還不到一兩,用的絲非常細是吧?”

    “是的,那件素紗衣長一百二十八厘米,通袖長一百九十五厘米,袖口寬二十九厘米,腰寬四十八厘米,下擺寬四十九厘米,共用料差不多二點六個平方的樣子。”

    “整件素紗衣分量僅四十九克,不足一兩。但是要是除去袖口和領口部分,但論構成衣服主體的‘素紗’部分,其實重量只有二十五克左右。”

    “所以……一個平方米的織物重量才十二克?這……這也太嚇人了吧?”周至到現在才發現,自己雖然已經非常欽佩這件衣服的工藝了,然而真實的數據,竟然比自己了解的還要夸張得多。

    “是的,單論素紗的話,其方孔紗的織法源自周代,織物孔眼均勻,密度稀疏,經線密度為每厘米五十八根,緯線密度為每厘米四十根,因此孔眼大,透光面積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質地輕柔透亮,每平方米重量就是十二克左右。”楊德全說道。

    “可即便如此,也不至于二十年還復制不出來啊。”周至表示不服。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乘風而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乘風而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素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素紗並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