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九百九十二章 巴蜀全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九百九十二章 巴蜀全圖

    這幅書法經由周至修復完成以後,算是得到了所里老師們的初步認可,又給了他一幅趙蘊玉的《帝子乘風下翠微》。

    趙蘊玉是現代畫家,張大千在大風堂親傳的弟子,後來專職在博物館臨摹古代字畫。

    因為師出名門,臨摹技法又是師門絕技,工作又認真,在長期的臨摹中也將自己的技法提升到了極致,除了摹寫的作品幾可亂真以外,自身創作的水準,在某些方面也接近了自己的老師。

    仕女圖,就是他的一絕。

    這幅畫繪畫的是女神馮虛御風,從空而下的場景,通篇除了美女和衣飾飄帶外更無別物。

    然而其飄飛的衣帶和裙袂,生動地刻畫出了帝子在空中乘風徐徐降落的動感,頗有“吳帶飄風”的神髓,極具藝術張力,堪稱趙蘊玉的第一等佳作。

    趙老現在還在世,現如今在書畫的市場價格也並不貴,這幅畫是蜀大作為張大千研究的“輻射範圍”,由蜀大跟趙老提出來,趙老欣然捐贈給蜀大的。

    捐贈當時就是老鏡心,最近省文化館要舉辦張大千及弟子書畫聯展,趙老覺得這幅《帝子乘風下翠微》差不多配得上掛在老師的邊上,于是有提出借展的要求。

    因為老鏡心有些裂損陳舊,需要周至將之整體換掉,重新裝裱。

    新的裱工得到了趙老極高的評價,認為其集南工大成,甚至有宋代官畫院的影子,給自己的畫增加了不少的成色。

    拿到了這個評價後,周至開學後再來到古籍修復研究所,才算是有了一把交椅,袁所長給周至“加擔子”,也不至于再有何非議。

    將樟木箱子打開,里面露出了一批陳舊且蛀滿了蟲眼,保存狀態讓人觸目驚心的手卷。

    周至伸手拿起一枚手卷,袁所長邊上一名中年人就看的眉頭一皺︰“小周你還沒帶手套。”

    “就這狀態……反正都是要修復的。”周至說得大大咧咧︰“修復的時候同樣不能戴手套。”

    “是嗎?”中年人有些疑惑。

    周至也不再搭理他,開始檢查手卷的保管狀態,裝裱風格,在側條認出了一行小封紙上的楷書《巴蜀通省山川形勝全圖》。

    簡單看了一下,周至並沒有將畫卷打開︰“乾隆的?”

    袁所長就對那名中年人笑道︰“怎樣?我說小周有水平吧。”

    “你怎麼認出來的?”中年人沒打算就這樣放過周至。

    “從蛀洞那里就看得出來,這背裱內層用了清乾隆時期仿明仁殿紙。”

    “明仁殿為元代殿名,明初時尚存。明仁殿紙是元代宮廷內府用的藝術加工紙,紙質絕好,為一時之最。”

    “乾隆年仿制的明仁殿紙。據檔案記載,應為宣紙或加絲棉宣紙加工而成的蠟箋紙,紙兩面皆施粉加蠟,再以泥金畫如意雲紋圖案,背面灑金片。”

    “此紙平滑勻細,縴維甚少,可逐層揭開三到四張,每張均可用,為乾隆時期精制仿古紙,杭州織造每年上供不過五十張。”

    “這箱子里邊的畫卷可不少,差不多用完了三年的量啊,足見珍貴。”

    “呵呵呵小周好眼力啊……”中年人也不再計較剛剛周至用手直接拿畫卷這事兒了,專家說沒關系,那就肯定沒關系,笑道︰“這是《清初巴蜀通省山川形勝全圖》,亦稱《巴蜀全圖》,是清乾隆初年用兵金川時,為軍事目的所作。”

    “這位是我們學校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李勇先教授,他在主持一個大工程——《蜀藏》。”

    李勇先介紹道︰“這是目前現存巴蜀最早的彩繪地圖,繪制的時間應該是清軍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期間。一共包括蜀地一百五十個府縣,每個一副地圖,共計是一百五十張。”

    “哇塞……”周至不禁驚嘆︰“這東西能留在我們蜀大?這得一級了吧?”

    “我們學校一級的文物還少了?”袁所長的話語里充滿了驕傲。

    “這倒也是……”周至將卷軸放回了箱子里,拿手指點著樟木箱,努力克制住想要將之打開的沖動。

    拿起來沒事兒,這東西現在要展開的話,帶給卷軸的傷害可就大了。

    “清乾隆十二年,大小金川的叛亂嚴重阻礙了內地與邊疆的經濟文化聯系,在這種背景下,清政府派出官兵平定。”李勇先說道︰“盡管大小金川的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清政府的仗打得非常艱難,前後進行過兩次。”

    “第一仗從乾隆十二年打到十三年,第二仗從乾隆三十四年一直打到乾隆四十一年,最終耗費了上千萬銀兩,上萬官兵的死傷,才得以平定。”

    “為了全面掌握蜀中的軍事情況,那麼多的清兵如何部署,糧食如何儲備,通訊運輸如何保障,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繪制全川地圖,就是為了了解整個巴蜀地區的形勢、關隘、運輸、交通還有糧食的儲備情況,要把全川的情況摸清楚,把這些信息告訴給皇帝以決策。”

    “每一張地圖,都在醒目位置題記了常平倉、監倉、社倉等廒的位置與儲糧數目、駐扎官兵位置與各級綠營駐防馬、步、戰、守兵員額、塘鋪位置與路線走向等,傳遞出強烈的軍事意圖。”

    “因此換言之,《巴蜀全圖》可以通俗地理解為那個時期的‘軍用地圖’。”

    “這就厲害了……”周至突然想到一件事︰“誒,有一個問題啊?”

    “什麼問題?”

    “按道理說如此重要的東西,應該在京城才對啊?”周至說道︰“無論是從制作規制還是所用綾紙,這都不是地方政府敢留在手里的東西,必須要上呈御覽的呀?”

    “這也的確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李勇先說道︰“據我們考證,這些圖的作者是董邦達,小周你知道他嗎?”

    “這個就太知道了。”周至笑道︰“董邦達是乾隆的御用畫家,同時更是書畫鑒賞名家,負責勘定內府藏品,乾隆所藏內府書畫,被董邦達父子鑒定為上品的,就會加蓋上‘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等印章,列入書目。《石渠寶笈》,是董邦達父子留給後人的寶貴資料,也是如今所有中國書畫鑒賞者和收藏者,繞不開的資料。”

    其實周至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董邦達的《千竿竹雨圖》,年前才通過林婉秋的海通藝術品拍賣公司搞到手,花了不少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乘風而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乘風而起第九百九十二章 巴蜀全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第九百九十二章 巴蜀全圖並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