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多年不見,但是兩人一見還是轉眼就進入了一家人的狀態,這種天然的親近,有時候也算得一種神奇。
    “三嬸兒這是你子佷兒輩兒啊?”周圍等著吃面的看樣子也是周圍廠區的老客,這就問上了。
    “我親佷兒!夾川老ど家的!”三姑驕傲得很︰“今年蜀中高考的文科狀元!可給我們老周家爭氣了!”
    “是呀?!”幾個客人這下實在驚著了︰“哎喲這是文曲星在給咱們撈小面呢……”
    “還知道甩干 兒,不外行啊!”三姑笑道︰“你爸說你寫了一套書,關于做菜的,我奇怪你咋還曉得這些啊?”
    “其實是關于川菜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本來就到處都有,只是以前沒有人專門收集整理起來,做成書出版而已。”周至笑道︰“我這就是撿現成便宜。”
    “可不便宜呢!”三姑將周至撈起的面條給幾位客人端過去︰“我讓你堂哥去書店買,他去了一趟回來說要六百塊一套,我的天神爺,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貴的書!”
    “這麼一說我想起來了!”一位穿著白背心,褲腰上插著大蒲扇的胖老者開始挑面︰“三姑你說過你一佷兒寫的書擺在新華書店里頭賣得稀貴的,就是他呀?!”
    “嗯,就是他!”三姑高興得很︰“上次來的時候還跟這灶台高個小不點兒,一轉眼就這麼大這麼出息了。”
    “那是,能擺到新華書店里邊賣的那才叫書!”邊上一個干部模樣的眼鏡男說道︰“像肖書記那樣兒的,花一萬塊錢自己出什麼詩集,然後滿世界逮著人就送,那叫什麼事兒?!”
    “那叫不干人事兒!不想著把廠子緊搞活,一天到晚的整些末名堂!”胖大爺氣得火上來了,抽出腰上的蒲扇開始扇︰“不過小王你還在人家手下混著,這種話還是要少說,搞不好哪天就傳人耳朵里去了。”
    “我怕他?!”年輕干部一臉的嫌棄︰“沒听說嗎,現在老肖給工人們罵得,車間都不敢下了!”
    “還是三嬸兒這兒好,一家人個個有手藝!”
    “對頭。”邊上有人說話了︰“這年頭啊,有門好手藝上哪兒都餓不著,三嬸兒,哪天我也來您這兒學學做小面!”
    “胡說八道呢,鍋邊灶頭又髒又累,哪有辦公室報紙茶水的清閑?”三姑笑道︰“小王一會兒麻煩你路過的時候跟建軍建民說一下,就說肘子來家了,讓他們今晚都回來。”
    “我跟您的話呀,建軍建民也不見得听。”那個小王笑道︰“不過三嬸兒你放心,等到了辦公室我再給建華打個電話,讓建華吆著他們倆回來。”
    “人建華都嫁人了小王你還找著借口就跟人家打電話吶?”邊上的蒲扇大爺就取笑︰“可消消你的心吧……”
    那個叫小王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建華現在接到老街坊的電話一樣還客客氣氣的,咱們又是同學又是曾經的同事,打個電話關心下又怎麼了?”
    話雖然這麼說著,但是人卻不好意思久待了︰“嬸兒我吃好了,放心,今晚保證讓您見著建軍建民!”
    等到食客們差不多都散了,三姑收拾停當,這才跟周至說道︰“肘子跟我一塊兒去買菜?我帶你去吃點東西。”
    “別呀!”周至見還有些剩下的面條︰“我算是看出來了,三姑這手藝拴得住老客,可不一般,干脆我們煮面吃,吃完再去買菜吧。”
    “你不嫌棄就隨你。”三姑笑道。
    “您先坐會兒,教教我,听我爸說這還是爺爺留下來的手藝?”
    三姑就找個小桌邊上坐了下來︰“當年你爺爺就是棗陵橋賣‘挑挑兒’的,擔子一邊是小面,一邊是醪糟粉子,那時候你爸都還小,啥都不記得,指定听你大姑說的。大姑跟你爸都挺好的?”
    “我挑調料三姑你看著點兒啊,別砸了爺爺的招牌……”周至一邊開始模仿剛才三姑的手法,給二人調小面調料,一邊說道︰“他們現在都好,大勇哥娶了小娟兒姐,現在搞了個食品公司,生產醬油、麩醋、酸菜包、肉醬包、系列小菜,生意做得挺大的。”
    “我爸就這倆月要去蠻州工作了,到時候我媽和外婆也應該要跟著去……三姑,剛剛听幾個客人聊天,表姐是又找到人了?”
    “唉……”說起這個三姑就皺眉嘆氣,雙手在圍裙上局促地搓著︰“這門親其實不怎麼合適,你現在這個姐夫,比你姐大了十幾歲,都快差輩兒了!”
    “也怪你姐,非得要去那什麼模特隊,淨招惹口舌。”
    這時候面已經煮好了,周至給自己和三姑挑上端過來︰“年歲大點兒也沒什麼的,只要感情好就沒關系。我這次送同學來渝州,有一個他爸比他媽大了小三十,人間感情一樣好得很。”
    “是嗎?怎麼差著這麼多啊?”
    “條件不一樣嘛,我這同學的爸當年啊,年紀輕輕白手起家,把自己搞成了資本家,解放前還差點成了地主,後來就蹉跎了好久才尋上親。”
    “這可夠倒霉的。”三姑說道︰“不過解放前毛紡廠的資本家也就那樣,早上饅頭稀飯泡咸菜,比我們現在還少著一樣油酥花生米。”
    周至也開始吃面,嘗了一口就曉得關竅了︰“我就曉得這大功夫還是在湯里。”
    “可是個好吃嘴兒!”三姑就嗔道︰“難怪都能把吃的編成書了!”
    “姐夫是干啥的呀?怎麼和表姐認識的?”周至一邊呼嚕呼嚕吃面,一邊問道。
    “你姐夫出事兒後,你姐一個人帶著童童挺艱難的,後來廠里不是組織過一個模特隊嗎?見你姐的條件好,就招她進了隊。”
    上次見面都是十二年前的事情,周至對建華表姐的模樣,其實已經非常模糊了,只記得當時的印象就是漂亮,很漂亮,也很開朗大方,喜歡逗弄自己。
    後來听說嫁人了,然後姐夫又出了交通事故走了,不過周至還是小孩,听過了就听過了,也沒什麼感覺。
    倒是渝州市第一毛紡廠模特隊,曾經在全國都比較出名。
    改開之後毛紡廠曾經紅火過好些年,生產的服裝還曾經出口銷往海外。
    為了打響自己的品牌,廠工會組織其一批條件出色的女工,成立了廠辦的模特隊,曾經開放,時尚,現代的企業文化符號,被各路媒體廣泛報道。
    甚至還出掛歷,辦巡回表演,在相對封閉保守的大西南,一時間可謂風頭無兩。
    表姐作為生過孩子的年輕媽媽,還能夠被招進模特隊,其自身條件可以想象。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