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八百八十九章 流杯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八百八十九章 流杯池

    周至給小伙伴們解說道︰“上聯出自《論語•公冶長》,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伸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這就是著名成語,無欲則剛的出處。”

    “孔子的意思是說剛毅這個屬性,應該針對公義而非私域而言,能夠做到為了維護公義而百折不回,方才可以稱之為‘剛’。”

    “比如和尚,辛夷,為了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刻苦奮發,這三年來都沒如何睡過一個好覺,在我眼里已經是剛毅得很了,但在孔子這里卻不算,因為這是為了自己而做出的行為。”

    “上聯的意思,就是說孔子寫完了關羽愛讀的《春秋》,都沒有發現一個真正的‘剛者’,而關羽他做到了。”

    “下聯也好理解,就是歌頌關羽能夠做到這點的原因,因為他心里充滿了孟夫子所說的‘浩然正氣’。”

    “由仁及義,這是儒家思想里一個重要的論點。以內心的‘仁’,即‘愛人之心’為起點,以正氣,即能夠維護自然和社會良性運轉的規則為支撐,方能做到為了維護公義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步入‘義’的境界。”

    “仁是想法,有了‘愛人’的想法,其實就算仁;義卻是行動,能將仁的想法付諸實施,方才算義。”

    “關羽做到了,所以他成了聖人。”

    “知易行難。”方文玉點頭︰“《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里邊說的第七次,‘當它吟唱頌歌,卻只將會唱當做美德,從不追求歌中的意義’。”

    “哈哈哈……其實我也是個假道學。”周至說道︰“因為我懂這對聯表述的意思,但是自己卻也做不到,最多只能當個傳聲筒。”

    說完拍了拍方文玉的肩膀︰“文玉你怕是我們所有人里邊,最有可能做到的人了。”

    “肘子你又謙虛了,你為社會做的貢獻,已經比我們大多了。”熊嬌說道。

    周至擺手︰“但是也達不到夫子的要求啊,夫子要求行為的動機是為了公義而行,我是為了個人興趣愛好,第一條基本項就不達標。”

    “那我都懷疑關聖人就真的達標嗎?”衛非又開始抬杠了︰“誰知道他怎麼想的?”

    “哈哈哈哈……”周至樂了︰“這就是另一說了,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關聖人,是配得上這幅對聯,能夠坐到這個廟宇中來的關聖人,是我們心里的那個完美的關聖人,是千余年來人們對行仁蹈義這種行為的推崇和仰慕,而並非針對關羽本體了。”

    從關帝廟出來,公園內還有觀音閣、百佛堂、育龍池、放生舫等景點。除了歷史文化、三國文化,還包含了佛教文化于一體。

    點將台高處的山頭上,有一座亭子,叫做“涪翁亭”,匾額由李一氓書寫。白柱綠瓦,雙層曲檐,飛掛翹角,十分雋妙。

    涪翁是黃庭堅被貶涪州通判後的自稱,很顯然這亭子是吊唁黃庭堅的紀念性建築。

    過了涪翁亭再往里走,就到了公園的核心區域,流杯池。

    能讓黃庭堅在宜州三年,留下上百詩篇,從苦悶頹唐到于自己和世界和解的寄情之地,必然有它的可取之處。

    這是是一道長達三十來米,高二十多米,闊略六米,局勢裂成的天然峽谷。

    開闊的出口處,兩側是茂林修竹,頗有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會流觴曲水的意境。

    往里走走,就會發現其自然山水條件得天獨厚,幾塊大石高聳成山,斷崖成隙,峽谷開合有度,空間高低錯落。

    在炎熱的天氣里來到這里,江上送來的清風被陰涼的岩石降下來數度,令人神清氣爽。

    黃庭堅便是利用這峽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遐邇聞名的流杯池。

    流杯池呈九曲之形,兩側立八石凳,引岩縫清泉為流,文人墨客可以列坐其間,流杯飲酒,吟詩酬唱。

    岩壑清奇、古樹參天、意境清幽,因為人文崖氣,這里很快成為宜州古八景之一,歷代文人雅士吟唱之所。

    自宋迄今,路過的文人墨客詠贊之作繁多,或寫涪翁之高風,或頌築池之勝績,或發思古之幽情,或懷時令之感慨,可謂霧集雲屯,珠璣累累,風采紛呈。

    一些詩詞歌賦,便被勒刻于兩側如內傾高牆一般的岩、壑、洞、谷之旁,石刻題記從淳熙戊申年開始,共有一百多處。

    坐在四方石柱一樣的石凳上,周至扭頭欣賞著周圍的摩崖石刻,看到了不少名人的留跡,不由得感慨︰“這里的人,可比我們安樂山摩崖的人出名太多了……”

    “他們說那八個字是黃庭堅寫的。”熊嬌和劉濤住得近,肯定來過這里不少回,便給周至指著崖上,介紹起地方典故。

    崖壁上有一處擘窠大字,每個字一米見方,是帶顏體風味的楷書,一共八字,寫的是“南極老人無量壽佛”。

    周至不由得輕輕皺眉,雖然黃庭堅的大字書法也曾取法于顏真卿,但是和這八個字書風迥異,大字沒有留名,但說是黃庭堅留字,似乎有點牽強了。

    不過除此以外,還有不少的詩作。

    周至在這里找到了幾首好詩,“楚舵吳檣又遠游,浣花行樂夢西洲。千尋鐵鎖還堪恨,空鎮長江不鎖愁。”

    詩是陸游的,但是是不是陸游題在這里的就不知道的,應該不是,不然應該很出名才對。

    南宋詩人範成大也寫有《夕至敘州登鎖江亭山谷謫居時屢登此亭》︰“水口故城丘壟平,新亭乃有鐵橫。歸擊汰若飛渡,一雨徹明秋漲生。東樓鎖江兩重客,筆墨當代俱詩鳴。我來但醉春碧酒,星橋脈脈向三更。”

    此外還有一首《游流杯池》,書法詩歌都是上乘,辨認字跡,作者周至卻不熟悉了,是明代人,叫李春先。

    “誰將怪石劈為門,引入煙霞勢欲吞。水有源頭通玉液,人從谷口泛金樽。座間羅綺山花簇,席上笙簧鳥語喧。曲折勸酬情不盡,喜看明月轉江村。”

    除此以外,劉光弟、張大千、黃賓虹等人的字跡也躍然壁上。

    “肘子,你不來一首?”熊嬌問道。

    “黃庭堅的詩作開宗立派,我在這兒作詩,那不是要被他笑話?”周至笑道。

    “我听說你在游學的時候做過一首回文詩,把七中的高手都震了?”劉濤問道︰“好像是寫歐陽修的?”

    “什麼把高手震了,人家現在已經是北大中文系的了。”周至笑道︰“河東河西,都不用等三年了。”

    “說起來黃庭堅是少有的神童,小小年紀詩詞創作上就有老大的名聲,結果還是一生蹉跎不得志。看那兒,那首詩就是別人寫在這里勸他的。”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乘風而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八百八十九章 流杯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八百八十九章 流杯池並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