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八百六十九章 傳說的來歷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八百六十九章 傳說的來歷

    “此為當今全國僅見的忽必烈摩崖造像,所謂的打兒婆婆,其實最早的稱呼是‘韃兒’,因為頭盔風化後,雕像變得狀似老婆婆形象,因此被附會成了婆婆。”

    “其實安樂山打兒窩的那個彌勒雕像,就是傳說扔泥巴打到它就會生兒子那個,經干爹考證應該也是一個‘韃兒’,對它扔泥巴最早是一種百姓的泄憤行為,後來卻慢慢演變成了‘打兒得子’的風俗傳說。”

    “啊?”梁紅氣憤道︰“早不說,當時就該多扔他幾塊!”

    “都是文物,應該保護起來。”周至笑道︰“怎麼能亂扔呢?”

    “那他又是什麼壞蛋?”張辛夷發現離劉整降元雕像四五米外還有一處摩崖石刻,風化還是非常嚴重,只能依稀分辨出好像是一個人伸出手臂,指向劉整的形象。

    “這個叫保子神。”向宇介紹︰“我們本地的農村婦女現在還有來拜的,把左邊的當成打兒婆婆,右邊的當成保子神,都和生育有關系。”

    周至不禁好笑︰“這位卻不是壞蛋,也不是什麼保子神,卻是一個大忠臣,大烈士,名叫許彪孫。”

    “這個雕像,叫做‘許彪孫托孤保子’。”

    “許彪孫是南宋顯謨閣學士許奕之子,景定二年,劉整叛變的時候,許彪孫為四川制置司參謀官,劉整召許彪孫草降文一道,以潼關為獻。”

    “許彪孫辭使者曰︰‘此腕可斷,此筆不可書也。’即閉門,將最小的一個兒子托孤給親友,剩下的由幼及長,俱仰藥死。”

    “這個石像雙肩並垂,左臂伸出。戟指劉整,貌若甚怒。以前臂上托有一‘小孩’,現已脫落。正是許彪孫斥責劉整賣國投降行徑的場面。”

    “那小孩後來活下來了嗎?”江舒意低聲問道。

    周至嘆了一口氣︰“其實《宋史•許彪孫傳》里邊的真實記錄,是許彪孫闔門自盡,傳說里邊的托孤保子,只是百姓不忍忠臣絕後,把趙氏孤兒的故事嫁接到了他身上而已。”

    大家都沉默了,只有江風在懸崖石刻邊嗚咽,似乎在為周至講述的這些故事,寫下注腳。

    “我們要感恩今天和平的生活。”何詩情看著早已面目全非的雕像,輕輕說道。

    “這是當然了。”周至點頭︰“更要感謝……那些保障我們和平生活的人。”

    回到向宇山上“城中”的家里,大家坐在敞壩上聊天。

    向宇媽已經打來了米漿,正在熬制涼糕。

    一邊已經做好了兩大盆涼粉。

    涼粉是非常簡單的夏季小吃,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將澱粉調制成糊糊倒入開水里調制成粘稠的透明漿糊,在盛入盆中放到水缸里鎮涼,之後扣到菜板上,那特殊的帶孔鐵皮刮下粉條狀的涼粉,放到碗里調上調料就能夠開吃了。

    能夠制作涼粉的澱粉種類很多,夾川一般喜歡用豌豆粉和綠豆粉。

    調料就是蔥姜蒜香菜,配上黃瓜,絲綠豆芽,淋上醬油香油紅油,外加糖醋汁就行了。

    夏日里來兩碗這個,鮮辣酸爽,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涼糕是米漿在鍋里調成漿糊,加石灰水調勻盛入碗里使其凝固,在用井水泡去堿味,淋上紅糖汁兒即可。

    向宇家里還是夯土牆,這牆冬暖夏涼,大家坐成一溜靠在牆上,吃著涼粉,井水鎮過的李子,葡萄,一點也不覺得暑熱。

    看著山下的江流,方文玉說道︰“宋朝的格局到底還是沒打開,要是比照長城,從長江邊起城牆,接上這里的城牆後,再從另一邊接到沱江邊,就能夠得到一座安穩的大城。”

    “大帥你很有軍事天賦啊,你說的這個,古人已經想到過,而且還實踐過了。”

    “是嗎?”方文玉有些得意,神會古人,怎麼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周至捧著涼粉碗眯著眼楮看向山下︰“明崇禎十年,為了預防農民軍的進攻,于宋城南面龍透山,又修建了一層外郭——龍透關。”

    “龍透關距我們腳下的宋城池有七里地,關牆南起長江邊,蜿蜒向上經過龍透山頂,然後往北下山,直至沱江邊,差不多和大帥你說的規劃一致。”

    “關牆靠長江和沱江邊,分別設小關門,中間高處設大關門,即今天的龍透關門。”

    “城牆扼控半島西南唯一陸路通道,橫亙于龍透山上,全長約五公里,其實就是一道小長城。”

    “根據干爹在山下發現的,崇禎十一年正月所立《新建神臂關碑記》記述︰龍透關‘為忠山咽喉,且無可著足,僅一線可通往來’,形勢異常險要,易守難攻。”

    “工程由當時守吏四川按察司分巡下南道僉事參政吳登啟主持,引用了《廣輿記》的記載,還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那個計劃,是在‘世傳諸葛武侯立’之舊址上新建而成。”

    “這傳說如果是真的,那麼龍透關的歷史,甚至可以上推到三國時期。”

    “後來龍透關年久傾圯,到清同治二年,瀘州署牧周錫齡主持重建,殘留至今。”

    “從明代開始,蠻州城南的龍透關,便與蠻州城北七十里處的玉蟾關一起,成為川、滇、黔交通孔道一一蟾關古道上的咽喉鎖鑰。分別扼峙于蠻州南北,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關牆還在?要不我們也去看看?”方文玉有些意動了。

    “離著這里七里地呢,就是一垮了的石牆,沒啥看頭。”向爸給大家端涼糕過來,听見方文玉想去看關牆就說道︰“夏天里太陽這麼大,就別去了吧。”

    “跟著山脊過去路倒是好走。”向宇說道︰“一會兒我們男生去吧,順便找點好菜。”

    衛非擺手︰“要去�f僑ュ 葉怨厙矯皇裁蔥巳ゅ 粵耍 熱徽飫鍶媚忝撬檔謎餉春茫  堵莩親詈蠡故前嶙 四兀俊br />
    “說起這個來就有意思了。”周至說道︰“蠻州古稱三瀘,州治一直就在三處地方變化不定。”

    “蜀中著名文人楊慎,就是寫‘滾滾長江東逝水’的那個,還為此留下了‘三瀘名號訛千古’的說法。”

    “楊升庵還寫過我們蠻州?”張路很感興趣。

    “嗯,詩名叫《病中懷秋》,‘南定樓前碧草春,荔枝林下少埃塵。三瀘名號訛千古,二水沱岷會兩津。青箬海商船舫集,紅妝營妓管弦新。多情莫悔登臨數,涼夜何妨秉燭頻。’”

    “誒?這好像就是寫咱們這兒啊。”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乘風而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八百六十九章 傳說的來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八百六十九章 傳說的來歷並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