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八百三十四章 千條線一根針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八百三十四章 千條線一根針

    等到抵達楊和家里,又是一番熱鬧。

    楊和老媽一輩子就幾乎沒有出過家門,最多去白米鄉趕趕場,就連夾川縣城里都沒有去過幾回。

    現在自己兒子考上了大學,成了大學生,雖然說算得上是白米鄉的榮耀,但是當媽的實在是擔心得很,拉著周至就跟見到了主心骨一樣。

    周至就覺得好奇怪︰“楊媽咱們不至于這樣吧?楊和不過去個渝州讀書而已,在我們同學里邊算最近的了。”

    “當年老楊頭可是叱吒江湖的厲害人物,咱們夾川第一個穿皮鞋的金帶皮,上到蜀都,下到渝府,橫著還要穿紅水河到黔中,他應該跟你說過的啊?”

    “老頭子在家里從來不說這些。”楊和老媽就開始抱怨。

    “好漢不提當年勇,說那些怪沒意思的。”老楊頭坐在堂屋階坎邊編著竹筐,活脫脫一個老農,一點看不出當年夾川最大的綢緞莊老板的富貴聲勢。

    “真不用擔心。再說了還有文玉做伴兒呢!”周至說道︰“就連舒意都要跑到滬市去念書,長江可夠長的吧?和尚去的地方才到蜀省邊邊上,人家舒意都要去海邊江口了。”

    “還有就是詩情,詩情考上的哈工大,哈爾濱,東三省啊,那可是冬天零下幾十度的地方。”

    “真的呀?”楊媽都心痛壞了︰“咋滴都要考這麼遠啊?肘子攻書的蜀都不是說大學也挺好的嗎?”

    “我說你一天到晚就瞎操心。”老楊頭抽著篾條︰“漂得遠那是好事兒,更是本事兒,給你這麼一說,倒顯得老楊家不領肘子的情似的了。”

    “哎喲你這個死老頭子,我怎麼會是那個意思?”老楊頭這麼一說楊媽頓時慌了︰“咱們楊和能夠出息,還真是多虧了肘子,還有你爸媽外婆這幾年的照顧!”

    “沒有沒有,來前還被老爸教育來著,說是要我學習和尚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

    “那是,胡老師一直拿楊和給我們做榜樣。”方文玉是楊和的班長,更加有發言權︰“論學習的成績,楊和不是最好的,但是要說起學習的精神,那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可總算是熬過來了。”楊和媽說起來就撩起圍裙抹眼淚︰“老楊家祖墳冒了青煙,可總算是熬過來了。”

    “城里沒擺酒,鄉下逃不掉吧?”周至笑道︰“大哥和王老ど競爭鄉長,我都沒問誰勝出了?”

    “你想誰勝出啊?”老楊頭也跟周至開玩笑。

    “這手心手背都是肉,誰勝出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周至樂了︰“不過王老ど在外面開車,不像楊大哥一直守在本鄉本土,年紀也比較成熟,從客觀條件來講,王老ど怕是還要等些年。”

    老楊頭就豎起拇指︰“肘子在縣里人事局坐個辦公室都夠格了,這話跟下來宣布任命的干部說得一模一樣。”

    “听楊和說肘子你們這次跑挺遠的了?”楊媽問道︰“還有舒意。”

    江舒意就有些臉紅︰“是……周至他跑得遠,我就在蜀都,在大哥大嫂那里玩了玩。”

    “那天看新聞,楊和說港島大領導後面那人是你,我們都不敢信。”大嫂端著一盆李子過來︰“後來楊謙去城里打听,回來說是真的。”

    “肘子你怎麼跑港島去了啊?”

    這事兒在夾川也不大不小成了個新聞,于是周至只好拿出湖弄爸媽那一套說辭來解釋了一回。

    這事兒在所有夾川的親朋長輩那兒就已經感覺夠玄幻了,要是真要實話實說的話,怕不這得變成妖孽。

    周至這一刻就很佩服老楊頭,能夠讓所有人記住自己多麼妖孽不叫本事兒,能夠讓所有人忘掉自己是如何的妖孽,那才是真正的本事兒。

    “這李子好吃,好吃多了!”周至吃了個李子後贊道︰“舒意你嘗嘗,你也有功勞喲。”

    “怎麼舒意也有功勞?”梁紅和何詩情就感覺好奇。

    “因為這個李子是舒意爸爸在江安發現的一株變異種,非常的甜,于是就報告給了農科院。農科院以那顆樹為母本,通過枝條嫁接的方式進行擴育,需要征集願意進行嫁接改種的農戶。”

    “舒意知道後就告訴了楊大哥,楊大哥同意了,于是農科院就派人過來給李子樹換成了江安李。”

    “是挺好吃的。”梁紅嚼了一口︰“不如何酸澀的李子,幾乎都沒吃到過這樣的。”

    “其實還是有些酸澀的,不過被甜味掩蓋了。”見梁紅準備發問,周至笑道︰“別問我如何曉得的。”

    江舒意就忍不住偷笑,周至第一次吃這個李子是在她家,一時貪圖爽利吃得多了些,到了晚上牙酸得連煮豇豆都咬不斷,只好喝加糖的稀飯應付,到了第二天晚上才緩過來。

    “江叔叔不是農機公司的嗎?怎麼連良種也在負責?”張路問道。

    “鄉鎮上都是這樣,有個說法叫做‘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老楊頭說道︰“比如白米鄉供銷社,本來是柴米油鹽,副食百貨,結果農機、農具、化肥、種子,都不大分得了家的。”

    “江老師跑農村修機器的時候,听到江安有這樣的樹,就知道要報告給上頭,這就是見識。”老楊頭笑道︰“就跟肘子在我們鄉下收碗一樣,他就曉得哪些是什麼朝代的,這就是多讀書帶來的好處。”

    方文玉就搖頭︰“可惜他這些本事都是看閑書看出來的,學校的書里也不教。”

    大家都是笑。

    自打眾人到來楊和就開始忙活,挑著一百斤的擔子就出門了。

    方文玉還想去幫忙卻被周至拉住︰“咱們就別去添亂了,滑到田里人摔了是小事兒,浪費了糧食才是大事兒。”

    “今年果子甜,也有天干的原因。”大嫂說道︰“幸好鄉里建了提灌站,咱們今年還是好收成。”

    “那是,從此不受望龍鄉的氣!”

    每次說起這個老楊頭就要把隔壁望龍鄉拉出來踩兩腳,五幾年大修水利的時候,幾個鄉的人在望龍修了個大水庫,結果那水在遇到干旱的時候望龍鄉先緊著自己用,這官司前些年都打到了華玉良那里,幾個鄉長在書記會議室差點干仗也成了大新聞。

    再後來工商局的扶貧助農項目就算開了個好頭,給白米鄉修了個堤壩把河攔了起來,又修了提灌站。

    天干不是沒水,只是不下雨,河里有水卻又到不了地里。

    提灌站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于是華玉良將先進經驗在縣里幾個效益好的局也進行了推廣,要他們每年負責一個鄉鎮的幫扶,重點就是搞小水利,如今至少白塔壩這邊幾個鄉都已經做到了旱澇保收。

    但是這一點沒有減輕周邊鄉民對望龍鄉的怨念,現在幾個鄉的鄉長再不用對望龍鄉低三下四,那還能給他們好臉兒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乘風而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千條線一根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千條線一根針並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