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兩百八十三章 門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兩百八十三章 門牆

    這部書是中國語言漢字的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幾個方面能夠說明其重要性。

    首先它是之後數千年的讀書人,解讀《五經》的門鑰匙,以字典的體例解釋了書中的每一個字。

    其次是字型,許慎出于嚴謹治學之目的,盡他當時的能力,去盡量找到每一個字最古老的形態。

    其中包括了孔子壁中書及《春秋左氏傳》里的“蝌蚪文”;西周《史籀篇》里的籀文,秦朝有《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里的正篆,還有西漢《爾雅》、《凡將篇》、《急就篇》、《元尚篇》、《訓纂篇》、《方言》;東漢《滂熹篇》;以及從山川上碑刻和鼎彝上的銘文。

    這就為華夏文明保留下了當時所知的最古老的文字體系。

    更加寶貴的,是該書為我們保存了大量的古音資料,對于漢語語音史的研究,特別是上古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上古音研究所能夠依據的材料主要有兩種︰第一是《詩經》等先秦文的押韻情況,第二就是《說文》的諧聲。

    根據先秦韻文用韻的實際情況來歸納上古韻部,所得出的結果雖然比較可靠,但是,一方面,這樣歸納出來的結果還需要其他方面的材料來檢驗,另一方面,由于上古韻文的入韻字有限,要論定每個漢字的古韻部居,光憑韻文的材料還是很不夠的。

    這就需要利用《說文》的諧聲系統來加以驗證和補充。

    《說文》有七千多個形聲字,可以從中分析出一千多個諧聲偏旁。

    同一諧聲偏旁的字雖然後世讀音很不相同,或聲有轉移,或韻有更改,或聲韻俱失;但上古造字之時,讀音則是相同的。

    因此,《說文》的諧聲同先秦韻文的押韻一樣,也都反映了上古音的基本面貌,兩相結合,就能夠大致還原出古音的讀法。

    當然隨著科學手段的引入,如今周至正在研究的方言,其實也是第一手的資料。

    而周至認為許慎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貢獻,那就是他值得任何學問的研究者所效法的治學態度和治學思想。

    首先是“博采通人”“信而有征”。

    《說文解字》于世間萬物無所不包,許慎采取的方法就是“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征”,“”。

    咸宗成說,皆有出處,是為信;

    萬物咸睹,靡不兼載,是為征。

    翻譯過來,就是論據的準確,可信,詳實,全面。

    二是“聞疑見疑”,“不知蓋闕”。

    許慎說文解字均據舊文,如果舊文自身出現了解釋上的差異,能夠辨明的,就加以辨明;不能辨明的,就將之並存;如舊文所無,或有所不知,則寧願讓它空缺著,也絕不胡亂解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並列爭議,留與後人。

    這是一個相當嚴密科學的編纂思想體系。許慎將之定義為“本立而道生”。

    先從理論上就立于不敗之地,之後才能奠定其絕對崇高的地位。

    第三是靈活,雖然許慎采集了許多的古字,但最終選擇了“小篆”這一可以通達“古籀”的文字,為說解對象。

    因為小篆能夠統一涵蓋五經上的全部文字,許慎在這方面先是考慮了整體的需要,只要求“通古”,而沒有一味地“崇古”。

    成就實在太高,因此北齊文學家顏之推評價許慎︰“檢以六文,貫以部分,使不得誤,誤則覺之。吾服其為書,隱栝有條理,剖析窮根源。鄭玄注書,往往引其為證。若不信其說,則冥冥不知一點一畫,有何意焉。”

    元代學者李文仲認為︰“處《說文》之先者,非《說文》無以明;處《說文》之後者,非《說文》無以法。”

    清代文學家姚文田從古音上關注《說文》︰“古音至江左盡變,所賴以不亡者,惟《說文解字》一書。其于諧聲之文,枝分派別,條理秩如。”

    這道學風一脈相傳,流傳到辜家,亦是如此。

    就听辜幼文說道︰“五點句讀,那《說文》里多數段落,都能背誦了吧?”

    周至點頭︰“十之六七。”

    “好。”辜幼文用竹片拍了拍自己的掌心︰“解一個,慶祝的祝。”

    “祝,祭主贊詞者。從示,從人口。一曰︰從兌省。《易》曰︰‘兌為口為巫。’”周至張口就來。

    “嗯,皇,皇帝的皇。”

    “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

    “冬,冬天的冬。”

    周至正要開口,辜幼文將竹片舉起來︰“去寫下來。”

    《說文解字》光背是信息不全的,因為里邊還有古字的字型。

    周至取過紙筆來,寫下來兩個奇奇怪怪的字︰“這個是小篆,這個是古文。冬,都宗切,�部,小篆字型是這樣,解釋︰四媆盡也。從�,從て。て,古文字。這第二個是冬的古文,古文冬,從日。”

    “你覺得《說文》的這個說法,對嗎?”

    “許慎所能得到的冬字,字型來自金文,但那還不是最早的冬字。”

    周至說著又在紙上畫下一個圖形,就好像掛在釘子上的一根跳繩︰“這是甲骨文里‘冬’的初字,是一個首尾打結的繩子,表示‘終結,結束’的意思。”

    “許慎收集的金文冬字,繩結圖形依舊予以保留,不過在繩子中間,增加了一個表示太陽的‘日’,用來表示‘冬天’這個概念,意思是一年日子的終結。”

    “許慎認為‘て,古文字’,以及‘古文冬從日’,其實都是對的,不過也沒有說全,那就是‘て’來自首尾打結的繩結。”

    “後來字體演變,大家認為這樣表達不出冬日寒冷的印象,于是在字的下方,添加了兩串冰凌,這就是冬字下面兩點的由來。”

    “再到後來為了方便書寫,到小篆演變成了以冰凌代替太陽的冬,並且以之為基礎,發展成今天使用的冬字。”

    “師祖祖,我說得對不對?”

    “哈哈哈哈……”辜幼文開懷大笑,將竹片朝桌上一丟︰“吾輩後繼有人也!”

    干爹頓時大喜︰“肘子,快拜謝師祖祖,師祖祖答應將你列入門牆了!”

    7017k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乘風而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兩百八十三章 門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兩百八十三章 門牆並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