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四十二章 春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四十二章 春節

    張辛夷就是趙太醫的外孫女,老媽閨蜜趙大𠂆a屠習指緱嵌徘迤降吶  質欽蘊 餃〉模 褂懈雒妹媒姓宰陷遙 際腔  褂佷際且├br />
    “我媽指的是辛夷以外的女生。她這到處亂嗅的鼻子啊……”

    “說什麼呢!這我可得要批評你啊!”胡雪梅嘴上這樣說,可哪里還能有個批評樣,自己已經先笑得前仰後合了。

    ……

    ……

    當天下午,書記華玉良,帶領著縣委宣傳部,組織部的同志,來到周至家中,親切慰問在白色恐怖之下,冒著生命危險,為組織妥善保管重要歷史文物的老地下黨員,宋巧苓同志。

    組織已經決定,恢復宋巧苓的黨員身份,黨齡無可爭議,從二九年算起。

    不過外婆一直在農村,建國後就在古井鄉做婦女主任,因此不能算是參加工作的干部,也就沒有追認工齡,補發工資這些說法。

    不過鑒于巧苓同志做出的重大貢獻,縣委決定,獎勵巧苓同志兩百塊錢。

    今後每個月,可以參照縣里那些曾經參加革命,解放後自願還鄉的老紅軍,享受縣里發放的補貼。

    老媽就松了口氣,這筆錢拿去補交外婆的黨費,那就算拉平了還有剩余。

    書記是一心想把這事情鬧大,結果干爹在後面扯後腿,一心想要將幾件文物留在夾川,被華玉良叫到辦公室一通罵。

    最終還是書記的意志得到了體現,這幾件文物,將收藏于國家軍事博物館,現在已經在去首都的路上了。

    這幾天的晚間新聞里邊,都是在報道這些相關事件。

    等到縣委下發通知,要求各相關部門同志們收看當晚八點半,省台播放的《時代采風》欄目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了華書記的高風亮節。

    夾川小縣城里消息,傳得比風吹得還快。

    知道嗎?周遠江這頭倔驢,這回不但逃過一劫,反而因禍得福……

    是啊,他家小子一篇作文上了省刊,玉良書記親自叫到辦公室,談了一上午……

    這才到哪兒,今晚通知大家看的這專訪,你們曉得不?當時張書記可是親自到場,全程陪護的……

    我還听說,這話兒哥幾個可別往外傳啊,書記已經找過劉長安談話了……

    小縣城里邊的風不管怎麼刮,已經和周至沒什麼關系了,因為家里喜事連連愁雲盡散,可以準備過一個舒心的春節了。

    周至的學習時間是在下午和晚上,上午九點到中午兩點,他要和喬老爺出攤。

    攤位就在北門口竹木器糧食自由市場,老馬的漁具店外頭。

    那里是四里八鄉的鄉親們進城,必經必到之處。

    周至和喬老爺就在那里賣對聯和福字。

    紅紙是讓老媽托新華書店的人搞來的,裁紙的活交給洋和尚。

    周至手里邊還有一本五舅家里淘來的寶貝,黃紙毛邊兒的,叫《聯書》,都是古雅善意的好對子。

    福字一個兩毛錢,加上對聯和橫批,五字聯一套一共六毛,七字聯一套一共八毛。

    喬老爺覺得這定價麻煩,五字聯加福字五毛,七字聯加福字一塊,不是更好找零?

    被周至無情否決。

    如今縣城里的好書家都愛惜羽毛,不愛惜羽毛的那些,書法又差了周至和喬老爺一老鼻子。

    加上價錢比新華書店印刷的便宜,上頭的吉祥話更是能夠甩出它們幾條街,銷售愣是火爆。

    要是肯多出五毛錢,倆娃還能夠听你講一下這一年家里的要事兒,或者年來的期盼,比如起了房子要娶媳婦之類的,就能幫你選出貼切的對子,給你解釋完里邊的內容,然後現場書寫。

    這玩意兒拿回去貼上,那可就給自家門簾兒長臉了。

    而且這份舒心的體驗,可遠比面對新華書店聯攤那些賣印刷品的,牛逼哄哄的售貨員,強了百倍千倍。

    這幾天的北門口碼頭堪稱人山人海,每天小攤子都能夠賣出兩百多幅對聯,大多數都是七字的,周至和喬老爺一天能夠賺到一百七八,多的時候兩百二三。

    到了大年二十九,對聯攤子生意銳減,周至和喬老爺在家里回賬。

    一個人分了六百,刨去給老媽的紅紙成本,剩下七十塊,給了楊和,算是他這幾天裁紙的“打工費”。

    加上楊和之前預支的三十塊,這就湊成了整一百,這讓楊和這次回家,心里充滿了底氣。

    喬老爺對周至佩服備至︰“賢弟,這可比賣西瓜賺大了啊!”

    周至卻搖頭︰“準備還不夠充分,義兄,其實我們這次賣虧了。”

    喬老爺拿著手里一把票子,感覺難以置信︰“虧……了?那賺該是多少?”

    周至信誓旦旦地說道︰“明年我們去蠻州買金粉,寫金字!再去進點印刷的年畫對聯!他們有的,我們要有,我們有的,他們沒有!”

    “咱的字,不能比新華書店攤子的便宜!”

    “……”

    臘月二十八,新華叔來走年節,順便還帶著碘酒剪刀鑷子,順便給周至拆線,意思是這玩意兒最好還是別留著過年。

    乖孫恢復得不錯,活蹦亂跳的,因此外婆還是原諒了新華叔醫術不精,讓周至三天不能下床,七天不能吃飯的事情,還送了新華叔兩雙鞋墊。

    九一年的春晚還是比較有趣的,里邊有譚詠麟的《水中花》,有陳佩斯朱時茂的《警察與小偷》,有姜育恆的《再回首》……

    不過這些節目都抓不住挖掘自己“第一桶金”的心,外婆不喜歡熬夜,給她提前拜完年,周至就鑽回自己房間算計去了。

    趙三很給力,說他老叔已經被他拿下,船廠用完的氦氣罐里,一般還殘留著些“尾氣”,因此周至要用盡管用,這些“尾氣”本來就是廢物,連錢都不用給。

    周至從蠻州小商品市場搞來的氣球,大的能吹到直徑八十公分,中等的四十公分,還有許多小的,絲瓜的,絲瓜帶扭彎的。

    氣球一袋一百個,大的批發價兩塊一袋,中號一塊一袋,小號和絲瓜的七毛。

    還有就是扎氣球嘴兒的棉線,成本就這麼多,沒了。

    將東西大致準備好,城里的鞭炮就開始  啪啪地放了起來,連晚會的電視聲音都被完全淹沒,整整持續了兩個小時,才變得零星起來。

    周至家里鞭炮少,老爸舍不得放,愣是守到了電視里開始倒數,方才大喊︰“周至!出來!放鞭炮了!”

    初一一大早,剛過五點,天都還大黑著,周至就出門了。

    街面上厚厚一層紅色的碎鞭炮紙,環衛工人都懶得掃,因為接下來幾天都是這樣。

    外婆起來沒見到周至,就問老媽︰“乖孫呢?”

    老媽正在往鍋里下湯圓︰“天沒亮就出門了,緊趕著去掙錢呢!我倒要看看今年他跟喬老爺要掙多少!媽你吃幾個?”

    “來個月月紅吧。”外婆秉承著遇到軟糯東西就獅子大開口的原則,說得雲淡風輕。

    老媽就對老爸吐了吐舌頭,轉頭對外婆說道︰“媽,你年紀也大了,今年就別吃這麼多了吧?”

    老爸悄悄指了指簸箕,低聲道︰“這些是周至給外婆搓好的,先下。”

    老媽一看簸箕,果然,有些湯圓的個頭明顯小一號。

    老爸這才轉頭對外婆說道︰“媽沒關系的,我們就吃月月紅!現在有輪椅了,一會兒我們也推著你,出門轉轉去!”

    “大初一不走人戶的。”外婆說是這樣說,可心里也高興︰“乖孫不是賺了那麼多嗎?干嘛大年初一都要緊趕著出去掙?”

    “不走人戶,就街面轉轉。”老爸耐心解釋︰“周至那叫勤工儉學,教育孩子有意義,我同意了的,也好讓他們早日體會生活艱難。”

    “大過年的不許提最後那詞兒啊!”

    外婆依舊系上了圍裙,換成一個巧妙的說法︰“哪兒就那麼勤快,前天我可看見乖孫和喬老爺盤年關了,花花綠綠票子丟了一床,點出來上千了都!”

    老媽不禁手一抖,一個大湯圓咕嘟嘟滾到鍋里,濺起的開水嚇得她趕緊縮手︰“那……媽?真的?”

    “真的啊。”外婆說道︰“倆孩子一人分了六百,還給了洋和尚七十呢。說是裁紙的工錢……”

    “……”

    就在老爸老媽相視無言,都看出對方眼里驚訝的神色之時,周至和喬老爺,已經再此在船廠會合。

    船廠也在放假,趙三的老叔都回鄉里去了,就趙三在看守,見到兩人過來就打開了鐵門。

    周至塞過去兩盒點心︰“三哥新年好!”

    趙三趕緊推脫︰“肘子你這就是跟我見外了……”

    “這不是給你的。”周至笑道︰“這是托三哥帶給老叔的。你的,我們完事兒後另算!”

    接下來就是灌氣,扎嘴,把棉線底部扎到穿著螺釘的鐵絲圈上,免得它們飛走。

    很快,船廠船篷里邊,飄起了幾大堆的大紅氣球大紅氣球,大紅氣球的底下,是花花綠綠,各式各樣的中小氣球。

    “嘿!真好看!”趙三這粗貨見到,也不禁叫好。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乘風而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四十二章 春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四十二章 春節並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