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權臣

221,平定兩路叛軍,勝利在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熙檬父 本章︰221,平定兩路叛軍,勝利在望?

    呂不韋聞言,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一下嬴柱,腦海中將嬴柱和李建做了一個比較。

    呂不韋和李建相處的時間其實並不多,還不如和嬴柱相處的時間多。

    論年紀,嬴柱的兒子嬴子楚都比李建要年長一些。

    可听著嬴柱的話,呂不韋卻總覺得,這位秦國的太子殿下,比起李建而言還是遜色不少。

    平庸之君啊。

    不過也好,若是嬴柱乃至嬴子楚也如當今秦王一般睿智,那呂不韋還能有大展拳腳的舞台麼?

    從嬴柱的書房出來,呂不韋腳步匆匆,準備回到自己住處。

    呂不韋是秦國大夫,在咸陽城里有一處宅子,但他今夜不打算回去。

    作為嬴子楚的老師,呂不韋掛著太子府客卿的官職,在太子府之中也有一處獨棟小院作為住處。

    今夜天色已晚,呂不韋決定就在這處小院里暫住一晚。

    嬴子楚就住在呂不韋隔壁。

    作為嬴柱唯一的嫡子,嬴子楚的住所比呂不韋的小院就大太多了,夜色中一片燈火通明,極為令人注目。

    呂不韋走進嬴子楚的住處,正好看到嬴子楚和趙姬在說話。

    “夫君,你快把這份羹湯端去給父候吧。”

    嬴子楚一臉的不情願。

    “這是廚子做的事情,我為何要去?”

    “呂師來了?你來評評理。”

    呂不韋有些後悔,自己出現的好像不太是時候。

    清官難斷家務事啊。

    但都被看到了,說什麼都晚了。

    呂不韋咳嗽一聲,道︰

    “王孫身份尊貴,自然是不能從事那庖廚之道。”

    “但王孫夫人說的也有道理,為太子敬獻羹湯,乃是為人子的孝心體現。”

    “王孫畢竟多年沒有在太子殿下的膝下侍奉,這些能體現孝心的事情,不妨多做一做。”

    嬴子楚哼了一聲。

    “就知道你們兩個喜歡站在一邊!”

    “呂先生,你在這里等我一會,我還有些事情和你商量。”

    嬴子楚找來隨從,不情不願的帶著羹湯去了。

    呂不韋坐在大堂之中,發現趙姬並未離去,忍不住摸了一下鼻子。

    當年趙姬是侍奉呂不韋的婢子,地位比侍妾還要更低,連個名分都沒有的那種。

    如今趙姬卻成為了呂不韋的女主人,地位反轉。

    兩人獨處,氣氛不免尷尬。

    就在呂不韋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先回旁邊自己住所,等會再過來和嬴子楚說話的時候,趙姬突然悠悠開口。

    “呂大夫,最近邯鄲那邊,有什麼新情報嗎?”

    語氣中,帶著隱約的急切。

    呂不韋楞了一下,有些疑惑︰

    “不知夫人所說的,是什麼樣的情報呢?”

    趙姬俏臉微微板起,語氣明顯多了幾分不愉快。

    “當然是趙國朝堂的事情!”

    呂不韋不敢怠慢,忙道︰

    “是這樣的,晉陽郡那邊的義軍已經被廉頗平定,藺相如和李建兩位左右相國大權應是完全握緊,趙王怕是要被徹底架空了。”

    一邊說,呂不韋不忘記一邊偷偷的用余光觀察趙姬的表情。

    趙姬在听到這消息之後,俏臉上的寒霜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幾絲笑意。

    這女人……

    呂不韋心中嘀咕不已,開始聯想起了一些事情。

    莫非她和李建……

    嬴子楚的聲音再一次的響起了。

    “呂先生,我回來了!”

    “咦,夫人你怎麼還在這里。”

    趙姬站了起來,深情款款的上前,挽住嬴子楚的臂膀,柔情似水的開口。

    “妾身在等夫君回來呀——”

    嬴子楚聞言,骨頭都輸了半截,嘿嘿直笑。

    “夫人,你且回去房間等我一會,我先和呂先生商量一些事。”

    趙姬離開後,嬴子楚拉住了呂不韋的手,笑呵呵的說道︰

    “呂先生,前兩天那些管事們來匯報了,說是上一個月,咱們在布匹生意就賺了至少一百萬錢!”

    嬴子楚的臉上,閃爍著對金錢的渴望。

    沒辦法,這位王太孫窮慣了。

    那些年在邯鄲窮困潦倒的生活,給嬴子楚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這輩子,嬴子楚都不想再重復一次那樣的經歷了。

    對金錢的渴望,也由此深深植根在嬴子楚的心中。

    呂不韋咳嗽一聲,輕聲道︰

    “太孫殿下,這商賈之事,讓下面的人去操持即可。”

    “殿下身份尊貴,就無需……”

    嬴子楚直接打斷了呂不韋的話。

    “什麼話?這是什麼話?”

    “我的錢,當然必須要由我來看著,誰想染指都不行。”

    呂不韋無言。

    作為家臣,呂不韋當然不敢違抗嬴子楚的命令。

    嬴子楚叮囑道︰

    “管事們說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貨太少了。”

    “之前操持進貨的都是你的人脈吧?你趕緊去聯系一下,讓他們加大進貨的數量。

    呂不韋深吸一口氣,忍不住提醒嬴子楚一句︰

    “王孫,咱們最大的供貨地可是趙國。”

    嬴子楚沒好氣的說道︰

    “我當然知道是趙國,但那又怎麼樣?”

    “打仗歸打仗,進貨歸進貨嘛。”

    “你只管讓趙國那邊的人手把東西運輸到河東郡邊境,我自會讓人安排他們進入大秦境內,一路抵達咸陽城。”

    秦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但在秦國法律的制度頂端站著的並不是最高級的法律,而是秦王。

    歸根結底,還是人治。

    既然是人治,那麼作為秦國的下下一代秦王,嬴子楚就有太多的“人”可以作為助力。

    呂不韋苦笑一聲,道︰

    “王孫,大王和太子不是都賜給你一些田宅土地了嗎?”

    “只要咱們好生經營,讓佃戶仔細耕作,總還是能有一筆穩定收入的。”

    嬴子楚不耐煩的擺手說道︰

    “就那幾千畝田地,有什麼用?”

    “昨天陽泉君家的公子過來跟我炫耀,說是他新進的戰馬,一匹就要七十萬錢!”

    “你告訴我,等那些泥腿子給我種出七十萬錢,得到什麼時候?”

    這句話直接堵死了呂不韋。

    沉默片刻,呂不韋躬身道︰

    “王孫的意思臣明白了,臣會立刻讓人傳信邯鄲方面的。”

    “只是臣還是有些擔心,若是被廷尉那邊查到了……”

    嬴子楚滿不在乎的說道︰

    “查到了又如何?我只是給自己賺點錢,又沒有貪墨大秦的財富!”

    “就算是大父知道了,也不會把我怎麼樣的。”

    呂不韋見嬴子楚這般態度,再無話可說,唯唯諾諾一番之後離開。

    走出嬴子楚宅子的門口,呂不韋忍不住輕輕搖頭。

    當初之所以看上嬴子楚,就是覺得嬴子楚這個人頭腦比較簡單,而且重感情,容易掌控。

    但凡事有利有弊,現在這些特點反而又變成了缺點。

    秦王嬴稷可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君主,若是被嬴稷察覺,會不會導致嬴子楚失寵,甚至連嬴柱也被連累?

    對呂不韋而言,這是一個攸關性命的問題。

    呂不韋皺著眉頭,一路走著,回到屬于他的小院中,突然有了主意。

    他邁步來到書房,開始奮筆疾書。

    “定國君在上︰”

    “呂不韋雖身在咸陽,然時常回憶邯鄲時光,深感定國君對呂某的指點和愛護。”

    “為回報君上,呂不韋已勸說嬴子楚擴大之前的布匹生意,君上可派遣得力人手偽裝成布匹商人運輸原料而來,嬴子楚將會……”

    邯鄲城中,李建閱讀著呂不韋的這封信,嘴角露出笑意。

    “這個呂不韋,還真是……有點意思。”

    毛遂站在李建的面前,輕聲道︰

    “呂不韋此人出身商賈,極其的精明狡詐,臣認為若是他當真面臨危機,極有可能會將邯鄲之中的家小性命盡數拋棄。”

    李建听懂了毛遂隱晦的提醒,笑了起來。

    “無妨。呂不韋是一個聰明人,所以他一定不會違抗大勢。”

    所謂的聰明人,說白了就是比大部分人都要更加擅長見風使舵,總是能提前站到勝利者陣營之中的牆頭草。

    呂不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只要趙國還在不斷的變強,秦國還無法對趙國取得壓倒性的優勢,那麼呂不韋就一定會對李建極為恭敬,時不時還要做出一些貢獻(就比如這封信)。

    反之,若當真有一天趙國失去了和秦國爭霸的希望,呂不韋也會是第一個反水的人。

    誰強,誰就能成為呂不韋的主子,收獲他的絕對忠心。

    從這個角度來說,掌控呂不韋其實反而比掌控其他人要更加容易。

    李建對著毛遂叮囑道︰

    “按照呂不韋的這封信去做,派出更多的鴟人手潛入秦國之中。”

    “但也要注意,呂不韋隨時都可能背叛我們,尤其是在我們遭遇失敗之後。”

    “必須要做好對應的方案,明白嗎?”

    毛遂點頭應是。

    李建起身,前往藺相如的辦公房,參加新的廷議。

    只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最上首趙王的專屬坐席和桌子就已經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無人擦拭。

    相較之下,房間中另外一個屬于廉頗的無人坐席,就被擦拭得干干淨淨。

    藺相如的臉龐上難得露出幾分喜悅,道︰

    “剛剛李牧大將軍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秦軍目前依然還在北地郡屯兵,但五原郡的叛亂已然自動平定了。”

    听到這里,李建和剛剛回到邯鄲不久的虞信都不由咦了一聲。

    “怎麼平定的?”

    李牧帶著笑意,不無自得的說道︰

    “是我們高闕塞的騎兵平定的。”

    故事很長,關系到很多人的性命,但從李牧的口中說出來,又只需要一句話。

    高闕塞,作為趙國北方的第一雄關,里面都是趙國騎兵軍團的精銳。

    即便有大量的精銳被抽調南下加入了李牧的軍隊之中,剩余下來的駐守力量依然不可小覷。

    在李牧本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這支軍隊奇襲了五原郡的郡城,將盤踞在城池之中的林胡、樓煩、匈奴等諸胡盡數一網打盡。

    趙國內部的叛軍就這麼又少了一支,房間的氣氛明顯變得松快不少。

    李牧咳嗽一聲,道︰

    “廉頗大將軍在得知了消息之後,已經派出五千兵馬迅速北上,穩住五原郡大局。”

    “至于剩下的兵馬則留在晉陽郡,和大河西岸的秦軍對峙。”

    “從過去來看,秦國的國力並不支持同時進行兩場戰爭,再過一段時間秦軍應該就會撤退了。”

    藺相如手指輕點桌案,道︰

    “那麼我們眼下就只剩下最後一股叛軍需要處理了。”

    “大將軍,你有什麼思路嗎?”

    李牧皺眉,目光越過其他人,落在虞信身上。

    “這最後一支叛軍想要解決,恐怕還要落在虞卿的身上。”

    虞信有些驚訝︰

    “大將軍這是何意?”

    虞信突然發現,不單單是李牧,事實上房間之中的其他三個人都在看著虞信。

    李建笑呵呵的說道︰

    “因為想要解決這支叛軍,首先得和齊國再打一次交道。”

    最後的這支叛軍,乃是來自于中山國余孽和燕國殘部的結合。

    一年前,李建成功的鎮壓了中山郡一批中山余孽的反撲。

    包括司馬氏等一大批中山郡的氏族在那場戰爭中被消滅,但依然還是有一批漏網之魚,掙扎著存活下來。

    得知邯鄲生亂的消息後,這批中山殘部喜不自勝,再次發起暴亂。

    然後被中山郡當地的郡守輕松擊潰。

    被擊潰的中山殘部惶惶然朝著北方逃跑,進入趙國北部武陽城附近的時候,踫到了幫手。

    一批燕國余孽也在這里起事。

    兩批勢力一拍即合,商定推翻趙國統治,然後各自復國。

    隨後,這兩批勢力朝著近在咫尺的武陽城發起進攻。

    然後他們又一次的失敗了……

    虞信听到這里,忍不住吐槽了起來。

    “就這種廢物,我們有必要重視嗎?”

    李建笑呵呵的說道︰

    “虞卿,你先听我說完。”

    “這群廢物在武陽城外吃了一個敗仗之後,就朝著東北而去,逃入了遼西。”

    虞信愣住。

    “遼西,那不是齊國人現在的地盤麼?”

    李建笑著點頭。

    “對。然後就有很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群人不知為何在遼西之中存活得好好的,甚至還能招兵買馬,極度重新殺回大趙國境。”

    虞信瞪大了眼楮。

    “齊國在暗中支持他們?可為什麼……”

    李建笑吟吟的打斷了虞信的話。

    “虞卿你剛剛出使齊國歸來,此事交給你,應該是最為合適的。”

    “若是需要動用兵馬,李牧大將軍可以配合你。”

    虞信看著李建,又看了看旁邊的藺相如和李牧,似乎明白了什麼。

    長出一口氣後,虞信露出笑容︰

    “此事可能會有很多結果,甚至得罪齊國。”

    李建笑道︰

    “秦國都能得罪,還怕齊國?”

    虞信大笑,長身而起。

    “既如此,還請定國君看著,我如何滅了這股反賊!”

    這一天似乎注定多事。

    李建結束廷議之後,才剛回到自己的辦公房不久,就見到了匆忙而來的宦者令賢。

    “不好了定國君,大王他……自盡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戰國大權臣》,方便以後閱讀戰國大權臣221,平定兩路叛軍,勝利在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戰國大權臣221,平定兩路叛軍,勝利在望?並對戰國大權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