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城錢行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之中,而皇城之中的樞密院,卻早先一步,已經成立並開始運作。這一日,周鈞來到新建成的樞密院中。封常清作為樞密院的第一任府監,又被稱作中護樞密使,負責主持第一次議事,商議北唐接下來的戰爭走向。坐在議事堂的上座,周鈞的手中,把玩著一個只有食指長度的彈簧。這個彈簧,是安西兵工廠最新研制出來的火槍用扳機彈簧,無論硬度還是回力,都已經完全達到了軍用標準,可以代替原本的弩機,進行燧石的擊燃。說起這個彈簧,周鈞心中開始感慨。對于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穿越者最大的用處,絕對不是將飯菜燒好,一口一口的喂給古人。有時候,只需要告訴他們,茶米油鹽各自的位置,再告訴他們如何生火,至于後面的煎炒烹炸,自然會有人慢慢的研究出來。就比如眼前這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彈簧,周鈞原本以為沒有車床,沒有卷壓機,這個時代是根本無法造出合格的槍用彈簧。但是,安西兵工廠里有個匠人,而且是個年紀還不到十八歲的幫工,居然從日常一件小事中,得到了靈感。平常百姓洗床單時,床單在晾曬之前,需要先擰干除水。一般情況下,是兩個人各自拿住沾水床單的一頭,分別朝順時針和逆時針兩個方向,通過手臂旋轉,使得床單旋轉並排出其中的水分。安西兵工廠原本加工彈簧時,采取的是一頭固定,另一頭旋轉的老式旋轉法,這種旋轉辦法,如果僅僅只靠手工,那麼力量沿著鋼絲進行傳導的時候,伴隨著距離的產生,傳導末端也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力阻,最後就會造成力量分布不均衡,影響彈簧的精度。而那個年輕幫工,則放棄了老式單向旋轉法,而是借助擰床單的原理,使用了兩頭反向旋轉的辦法,增加了鋼絲旋轉收卷的力量和精度。另外,在冷卷的同時,這個幫工又放棄了淬火收卷,而是采用回火收卷的工藝,消除成形彈簧中的內應力,最終得到了燧石擊發的槍用彈簧。至此,燧發槍的發射速度,提高了接近兩倍還多,而且相比弩機,使用壽命也大大提高,使得燧發槍,已經可以作為主力兵器而使用。封常清及一眾樞密院官員,進入堂間,紛紛看向上座的周鈞。將手中的彈簧放在了面前的案台上,周鈞看向封常清︰“先說前線的戰事吧。”封常清︰“今年年初,大軍分為西中東路,分別向南推進。其中,李嗣業、段秀實所率領西路軍,擊敗阿史那承慶,進入了梁州。至此,大唐的疆域,終于連接上了山南西道。利州、巴州、通州、梓州等十余個州縣,紛紛發來奏疏,言明擁護朝廷。”周鈞點點頭,扯起大唐這面旗幟,就等于有了天下正統,在收復土地這件事上,阻力往往要小得多。即便有些州縣的將領存了貳心,但迫于大勢,只能納頭歸順。封常清︰“郭子儀率領的中路軍,在收復洛陽之後,派遣左兵馬使張用濟與右武鋒使渾釋之,率軍攻取河陽和河內陸區。賊軍叛將尹子奇想要固守,但被部下所殺,首級被送到了洛陽,賊軍余部也盡數投降。”周鈞︰“安慶緒死後,偽燕已經成了一盤散沙,諸如尹子奇、田承嗣、蔡希德等人,一方面不願意投靠史思明,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歸順大唐,只想繼續打著燕國的旗號,佔地為王,成不了氣候。”封常清點頭稱是,又說道︰“眼下最大的麻煩,除了據守江南的偽唐,剩下的就是史思明了。史思明下轄十三郡,又有八萬精兵,麾下又有周贄、高秀岩、烏承恩等將領……”說到這里,封常清看了一眼周鈞,遲疑片刻後又說道︰“本來,史思明的精兵為了防止李光弼部南下,大多都屯集在黃河以南、筠州一帶。東路軍原本是以李光弼部作為主力,吸引住史思明的注意力,再以僕固懷恩部繞行至史思明的後方,最後雙方一南一北,共同包圍住並吃掉史思明的主力。然而,因為薊州叛亂一事,李光弼和僕固懷恩未能在指定時間里,到達戰場,使得史思明有了戒備,火速退兵,最終功虧一簣。”听到這里,樞密院中的其它文武大臣,紛紛看向皇帝。後者面色如常,示意封常清繼續說。封常清︰“前線的戰事,除了史思明和偽唐,剩下的便是回紇和吐蕃。回紇人數次犯邊,但都被朔方軍打了回去。至于吐蕃人,最近一段時間頗為安分,一直都沒有動作。”周鈞見封常清介紹完了戰局,開口問道︰“關于朝廷接下來的用兵,你們是如何看的?”樞密院的文武大臣,紛紛表達了看法。有人說,李嗣業和段秀實向南進軍,勢如破竹,應當令他們的部隊,早日進入山南東道,開始與偽唐的軍隊作戰,從西邊向江南進攻。又有人說,長安和洛陽已經收復,郭子儀的軍隊,可以順著黃河的支流向東出發,堵住史思明的退路,再與李光弼配合,共同啃下這個最硬的骨頭。听了這兩條建議,周鈞開始仔細思考。李嗣業和段秀實的部隊,收復了山南西道,與佔據了山南東道的南唐部隊,已經開始正面接觸。相傳,南唐大將乃是魯炅,此人與張巡一樣,善于守城,而且韌性極強。當年,安祿山麾下的大將武令 ,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陽,魯炅缺兵少糧,堅守城池數月,硬是把武令 活生生的熬死在了戰場上。之後,田承嗣替了武令 的位置,繼續與魯炅對陣。後者又是堅守將近一年,使得敵軍不得向前半步。但是,魯炅不如張巡的地方,在于他雖然會打仗,但不擅于治兵,手下的士兵常常有劫掠、殺良之過,故而在南唐之中,口碑很差。想到這里,周鈞對封常清說道︰“山南東道地勢險要,不利于攻堅,只能智取。尤其是李嗣業,你告訴他,擊敗阿史那承慶的那一戰,雖說是勝了,但凶險異常,萬一有了差池,便會成了大敗,今後一定要慎之再慎。”交待完了李嗣業和段秀實,周鈞又開始思考中路軍的郭子儀。郭子儀部隊所駐守的洛陽,其南方就是偽燕的殘部。諸如尹子奇、田承嗣、蔡希德等人,雖然都是能征善戰的將領,但如今燕國滅亡,這些人不過都是各自割據罷了。郭子儀憑借手中的兵力,完全可以輕松的吃下這些地盤。關鍵問題是,一旦郭子儀擊敗這些燕國殘部之後,將會面臨兩個敵人。第一個敵人,是駐守江南西道鄂州的南唐大將來 ;而第二個敵人,就是駐守在淮南道徐州、亳州一帶的史思明。這兩個敵人,都是極為難纏的角色,史思明是狡猾如狐,而來 卻是堅固難撼。周鈞平心而論,倘若真的上了戰場,如果非要在史思明和來 二人中,選一個當對手,周鈞寧可去選史思明,也不會去選來 。原因無他,來 外號『來嚼鐵』,這個人在史書之中,幾乎是打了一輩子的硬仗,從未有過一次敗績。保衛潁川,以少勝多;攻堅洛陽,陷陣沖鋒;襄州平叛,半日破敵;魯山奇襲,大破史思明部,繳獲無數;汝州血戰,敵軍數倍于己,被其打到望風而逃。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良將,根據史書的記載,被宦官誣陷中傷,最終被皇帝冤殺。也正因如此,關于來 的記載,語焉不詳,缺了許多資料。所以,論名氣,他自然也遠不如郭子儀和李光弼。想到這里,周鈞對封常清說道︰“傳令郭子儀部,令其收復洛陽附近的州縣之後,暫且按兵不動,等待李光弼部行過黃河之後,再相互守望,共同南下,切不可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