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向前回溯。
奇襲唐軍後營的三千精騎,離開長安的時候,謝貴文騎在馬上,緊鎖眉頭。
他身旁的心腹下屬瞧見,壓低聲音問道︰“將軍何故愁眉不展?”
謝貴文︰“此行凶險難測,我心中難安。”
下屬問道︰“有唐軍布防圖在手,又有內應協助吾等,將軍何必多慮?”
謝貴文︰“唐軍後營與中軍,只有三里之遙,倘若奇襲不成,我們必定會被前後夾擊,逃生無門。”
下屬︰“那應當如何做?”
謝貴文想了想,說道︰“把騎軍分成兩部,一部前往唐軍炮營去抓捕工匠,另一部去往唐軍後營的側翼,鼓噪聲勢,吸引敵人的注意。”
下屬聞言,連忙稱道好計。
謝貴文笑了起來。
話雖然這樣說,但謝貴文實際上打的主意卻是,讓一部人馬奇襲炮營,他自己則率領另一部人馬在外面觀察,萬一事情成了,那麼功勞還是自己的,萬一事情不成,他也總有個逃跑的機會。
定下這樣的方略,謝貴文率領軍隊,按照約定的時辰,靠近了唐軍的後營。
漆黑的夜色之中,唐軍後營的門樓上,一上一下掛起了兩盞燈籠,看上去是掛繩被風絞在了一起,其實卻是事先定好的暗號。
謝貴文從軍中派出數騎,讓他們到門樓下晃動火把。
不多時,城門被打開。
謝貴文見狀,先是松了口氣,接著按照事先定下的計策,將一部分人馬遣入大門,令其去奇襲唐軍炮營。
他自己則是帶著另一部人馬,繞著唐軍後營的木牆,來到一處視野開闊的地點,靜靜等待著信號。
過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唐軍後營之中,突然火光四起。
燕軍上下,皆是大喜,有人對謝貴文說道︰“將軍,兄弟們得手了!”
謝貴文看著營中的火光,沒有絲毫的愉悅之情,反而皺起了眉頭。
旁人正想勸說出兵,謝貴文突然站起身來,大驚失色的說道︰“不好,中計了!”
說完這話,謝貴文下令讓燕軍士卒紛紛上馬,盡快逃離此地。
燕軍上下都是不解。
謝貴文說道︰“後營遭襲,大火四起,按理來說,唐軍此時應是慌亂才對。但是,你們且听听,營中井然有序,絲毫听不見叫喊和奔走之聲。”
眾人側耳細听,唐營之中果然听不到什麼慌亂的人聲。
謝貴文翻身上馬,又向部下催促道︰“莫要遲疑!全軍撤退!”
話音剛落,唐軍後營的大門,突然打開。
一員威風凜凜的大將,領著唐軍騎兵,從營中沖了出來。
謝貴文借著火光,看清那員唐軍的樣貌,險些嚇得從馬上摔落下去。
那人居然是本應重傷在床的殺神李嗣業。
謝貴文顧不上其他人,揮動馬鞭,策馬奔了出去。
其他燕軍騎兵見狀,也連忙跟著逃離了原地。
在路上策馬逃跑了數里地,謝貴文見沒有追兵趕來,抱著劫後余生般的慶幸,長長吁了一口氣。
有屬下湊近問道︰“謝將軍,那些先入唐營的兄弟們,當下怕是……?”
謝貴文輕輕點頭,嘆道︰“他們怕是凶多吉少……李嗣業既然出現在此地,就意味著內應行事敗露,唐軍已經有了防備。”
有屬下又問道︰“長安城中的安大帥,倘若看見後營起火,必定會派出大軍,進攻唐軍中陣。既然唐軍有了防備,那豈不是安大帥那里也……?”
謝貴文心中一驚,腦袋瓜子開始飛快的運轉。
這個時候,倘若率軍去向安守忠報信,時間上必定是來不及的。
如今之計,只能是盡快返回長安,據城而守。
想到這里,謝貴文向殘余的燕軍下令,不要理會正面戰場,直接去往長安。
謝貴文抵達長安時,安守忠率領的六萬大軍,其前鋒部隊,在唐軍前營因為遭遇火藥爆炸而死傷大半,就連安守忠自己也成了唐軍的階下之囚。
燕軍剩余的軍隊,被埋伏在扶風郡中的唐軍合力絞殺,兵敗如山倒,被殺者、投降者遍布整個平野,一眼望不到頭。
謝貴文進入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往臉上和身上涂了血污,裝作大戰歸來的模樣,直接去找了留守大將田承嗣。
謝貴文見到田承嗣,首先想著為自己開脫罪責,他說唐軍內應池啟勇行事不慎,被人抓住把柄,從而使得唐軍有了準備,設了埋伏。
自己率軍在伏兵之中,殺出一條血路,想要去與燕軍大部匯合,但無奈燕軍局勢大壞,只能來長安報信。
田承嗣還沒來得及詢問細節,長安西門的守軍校尉,這個時候突然進門,說是先前襲擊唐軍後營的燕軍騎兵,此時帶著俘虜的火炮匠作來到城下,正在城下要求開門。
听見此話,田承嗣心中頓時起了慶幸。
如果不是謝貴文及時跑來報信,田承嗣說不定真的會相信西門外那只詐城的唐軍,就是先前被派去奇襲炮營的燕軍。
無形之間,謝貴文算是立下了大功。
想到這里,田承嗣也不再猶豫,向守軍下令,讓他們亂箭趕跑這只假扮成燕軍的唐軍。
一夜過去,朝陽的晨曦,漸漸揮灑向大地。
在長安城外的扶風郡平原上,一場發生在十余萬士卒之間的戰爭,也慢慢落下了帷幕。
六萬燕軍精銳,在唐軍前營因爆炸折損了三千余人,燕軍主帥安守忠雖然在爆炸中奇跡一般的生還,但被唐軍所俘,成了階下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