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三年的正月,剛一結束,原本聚在涼城的諸多軍鎮將領,紛紛開始收拾行裝,踏上歸途。
申叔公原本是金家的部曲,後來成為周鈞的附戶,如今成了西路軍的主帥,要帶領涼州營,去往河湟一帶,抗擊吐蕃。
出發前,申叔公專門去了丞相府,在堂中行了叩拜,與家主別離。
禮成之後,周鈞對申叔公說道︰“此去河湟,除了涼州營,你還要負責重整隴右軍。待軍勢整備完成,第一步就是要拿下鄯州和廓州,第二步是要奪回石堡城,將赤嶺天險控制在我軍手上。當前面兩步都已經完成、且尚有余力的時候,再進軍大非川,徹底打通河湟去往敦煌的高原通路。”
周鈞又叮囑道︰“記住,涼州營的首要目標,是控制住吐蕃入關中的要道,使得郭子儀和李光弼南下,再無後顧之憂,這是最優先的目標。”
申叔公躬身稱喏。
周鈞看著申叔公,嘆道︰“我在龜茲鎮安置鳳娘的時候,曾經向她許諾,會給金家老人們尋一個閑差,如今要讓你們重歸沙場,倒是難為你們了。”
申叔公搖頭道︰“涼州營上下皆是唐軍老卒的後代,能有這樣一個了卻祖輩憾事的機會,老夫和一眾金家老人,高興都來不及,又怎會心生抱怨呢?老夫要代眾人向家主謝過才是,只是有一件事,老夫卻是放心不下……”
周鈞︰“什麼事?”
申叔公︰“家主之女,鳳娘子照看的朝暮,如今已然成年,接下來該何去何從,還望家主照拂……”
周鈞想起在龜茲鎮生活的鳳娘母女,眼中逐漸柔和下來,說道︰“鳳娘本就是涼城人,我會試著把她們母女,接到身邊來。”
申叔公聞言,向周鈞再次叩拜,口中說道︰“如此一來,老夫再無牽掛,此去河湟,只請家主等待佳訊!”
送別了申叔公,周鈞又單獨招來了一人,此人正是曾經的親衛隊頭孫阿應。
孫阿應原本只是朔方軍中的一名小卒,周鈞見他酷愛讀書,又聰慧忠心,便打算將他帶在身邊培養一番。
這麼多年過去了,孫阿應已經從一名士卒,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將領。
今時今日,再看向一身戎裝的孫阿應,周鈞的心中只有欣慰。
周鈞︰“李嗣業領朔方節度使,我遷你為副使,你可能明白我的用意?”
孫阿應︰“李都護隨郭大帥南下,收復長安,您遷我為副使,是希望讓我坐鎮朔方,穩住回紇的局勢。”
周鈞點頭道︰“不錯,回紇自從統一漠北草原之後,部族上下,全民皆兵,精騎之數已經達到了十五萬,這樣一股勢力位于北方,對于涼城而言,時時刻刻都是一個威脅。”
“所幸,回紇可汗突利施,還有回紇太子赫達日,與大唐向來交好,與我又有交情,兩國之間的相處還算融洽。”
“朔方節度使李嗣業作戰勇猛,但並不擅長外交和謀略,他跟隨郭子儀南下,朔方這副擔子終究還是要落在你的肩上。我對你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大戰開啟的這段日子里,控制漠北局勢,使其無法影響到中原戰局。”
孫阿應︰“請主家放心,阿應必定不會讓您失望。”
周鈞先是點頭,接著溫聲說道︰“阿應,你是我看著長大的,你的家人當初因為戰禍而歿,你成了孤兒,至今還是孑然一身……如今天下紛亂,如果這場仗打下來,長安能夠被收復,那麼太平盛世的那一天,便指日可待。到了那個時候,你也是時候該考慮成家了……”
孫阿應拱手道︰“一切听憑主家的吩咐。”
周鈞笑著搖搖頭,不再勸了。
與此同時,涼城之外的官道上。
坐在馬車中的郭子儀,一邊听著車輪碾壓積雪的聲音,一邊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孔攸。
接著,郭子儀將視線投向窗外,口中說道︰“丞相令伯泓為中軍判官,隨軍而行,實則行使的卻是監軍之職,如此看來,丞相對于老夫領兵,還是心存疑慮。”
孔攸抱著手爐,身上還裹著一件披風,即便如此,面對二月的深寒,他還是冷的口吐白霧,牙齒打顫。
听見郭子儀的話,孔攸說道︰“丞相倘若不信大帥,又何必讓您率領中路大軍。要知道,東西中三路大軍,其它兩路其實都是為了策應,只有中路軍才是關鍵。”
郭子儀︰“那既然並非疑慮老夫,但伯泓來軍中,是因為……?”
孔攸︰“臨行前,丞相對我說,郭大帥領兵南下,恐操之過急,需要有一人提醒他,應當徐徐圖之。”
郭子儀听見這話,心中滿是疑惑。
听孔攸話中的意思,周鈞似乎是擔心自己在收復長安的過程中,冒進輕敵,最後大敗而歸。
郭子儀有些不信︰“老夫與河北軍數次對陣,雖然不能說是每戰必勝,但好歹也不曾落過下風,為何丞相如此憂慮?難道,他能未卜先知不成?”
孔攸瞥了郭子儀一眼︰“郭大帥,某有一問,開元天寶年間,大唐將領之中,有何人可以做到逢戰必勝,未嘗一敗?”
郭子儀一愣,開始仔細回憶。
開元年間的薛訥、王�、李 等等,天寶年間的皇甫惟明、哥舒翰、安思順、李光弼等等。
大唐這些年來的所有優秀將領,即便是善戰勇猛如王忠嗣者,也無法做到百戰百勝,從無敗績。
這般說起來,周鈞的確是一個異類,無論在朔方、還是在敦煌、抑或是安西,前前後後大小戰陣不下數十起,一番通算下來,他居然一次都未曾敗過。
贏一次是尋常,贏十次是本事,但是每一次都能贏,從來就沒輸過,這就有些不對勁了。
郭子儀撫須不語,沉思良久,再看向孔攸時,眉頭緊鎖,似乎是有話要問。
孔攸閉上眼楮,開始假寐,口中說道︰“丞相說了,長安之戰,凶險難測,大帥雖經百戰,但恐有失算之時,故而才遣攸來軍中。大帥與其多疑,不如盡力而為,倘若能夠得勝,自然就能夠破了丞相的謁語。”
郭子儀想了想,孔攸說的也是。
周鈞雖然說了長安之戰,可能會出現敗陣,但是只要小心謹慎,再順利獲勝,不就能夠破除這種說法了嗎?
想到這里,郭子儀一笑了之,不再將此事放在心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