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覃崇得了康可 的命令,立即去花門樓長街購買大唐文報,但一圈看下來,這才發現,報紙居然已經剩不下多少了。
一是因為話本《聶隱娘》的確精彩,主角為女中豪杰,而花門樓多妓家女子,平日里最是喜好風塵俠女,買下一張權當做留念;二是大唐境內,面向民間的邸報,少之又少,城中百姓見報上有不少奇聞異事,瞧著有趣,也紛紛買來傳閱。
何覃崇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找了不少人去搜羅,這才買來二百多份大唐文報。
氣喘吁吁的回到伎所,何覃崇將此事向康可 說了。
後者一邊飲酒,一邊問道︰“你是不是疑惑,我為何要這麼做?”
何覃崇點頭。
康可 說道︰“北唐境內的互市闞錄,都存在官府的互市監中,尋常商賈想要查看,幾乎是不可能的。眼下既然有機會能夠取到,必定要在其他商賈看到之前,盡數拿下,此為原因之一。”
“原因其二,如今大唐原本的疆土,被分割成了三塊,分別是北唐、燕國和南唐,三地的市場彼此分離,不像從前那樣有戶部統一管轄。所以,某些商品的市價,在不同的地點,就會出現異常的波動。”
何覃崇有些明白了︰“少主是想在獲取北唐物價之後,借著三地的貨物存在價差,通過倒賣貨品來得利?”
康可 點頭說道︰“丞相給了我們奴牙的差事,我們可以借著路引,往來北唐和燕國暢通無阻,這給了我們一個販貨的機會。如今再加上大唐文報的市場價目,往後可以在奴牙生意的同時,經手貨物倒賣,一趟下來得利必定豐厚。”
何覃崇聞言,說道︰“少主神機妙算,佩服佩服!”
大唐文報的發售,在涼州城中掀起一陣風潮。
但是,更多的人,只是將目光鎖定在了話本《聶隱娘》之中,很少有人能夠察覺到之中隱藏的商業機會和政治風向。
等到這份報紙徹底發揮功用的時候,卻是在年後了。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幫助宣文館步上正軌之後,周鈞開始將忙碌的重點,放在了政務之上。
這一日,尚書省的議事廳中,來了一批安西的客人。
郭子儀和孔攸擊敗吐蕃大軍之後,輾轉抵達了安西都護府。
在完成了交接工作之後,封常清卸下了安西節度副使和北庭節度使的重擔,趕往了涼州城,來向周鈞述職。
周鈞看著廳中的封常清,笑著來到後者的身邊,問道︰“常清別來無恙?安西如何了?”
封常清躬身答道︰“常清不負丞相所托,安西如今一切向好,四鎮人口已破百萬,工坊遍布城域,屯田一望無際,往來商隊接踵摩肩……”
說到這里,封常清從懷中取出一份闞冊︰“丞相,這是安西述職的闞錄。”
周鈞止住封常清︰“述職一事,暫且不急,我此次將你調回涼州,你可知曉為何?”
封常清看向周鈞,思考片刻,回道︰“常清斗膽揣測,丞相是希望重整河北,再與叛軍作戰,收復兩京?”
周鈞︰“河北,尤其是範陽等地,深受安賊荼害,無論是百姓還是軍卒,都已經不再心向唐室,所以我才下令,將其遷入安西。眼下,河北經歷了數年的戰禍,十室九空,我給李光弼和僕固懷恩下達的命令是守,而不是攻。”
封常清有些疑惑︰“那丞相是打算……?”
周鈞這些年看下來,麾下的人才之中,有人擅長沖鋒陷陣,比如李嗣業;有人擅長領兵打仗,比如郭子儀、李光弼;有人擅長出謀劃策,比如孔攸;有人擅長發展經濟,比如第五琦和岑參;有人適合處理政務,比如高適、柳載等人。
但談及真正身處後方,能夠協調多方面資源,在經濟、軍事、民生上都有建樹的綜合性人才。
一番觀察下來,周鈞只看到了兩人。
其中一人是畫月,另一人就是眼前的封常清。
畫月早些年,曾經負責統管灞川別苑的發展,又在周鈞離開安西時,協調焉耆鎮的諸多事務,並且數次領兵出戰,都得勝歸來。她雖然是女子,又是外族,但在綜合管理上的才能,的確無可挑剔。
至于封常清,周鈞在史書中讀到此人時,大多提到的事件,是大勃律之戰和虎牢關兵敗。
但是,很少會有人提及,歷史上怛邏斯戰敗之後,高仙芝被調入長安,大唐在安西的局勢說難听些,便是危如累卵。在四處環敵、兵力不足、物資匱乏、稅賦中斷的前提下,封常清能夠頂住壓力,一邊處理外交、民生和經濟,一邊發展軍事,穩住人心,最終擊敗吐蕃,拿下大勃律,鞏固了大唐對整個安西的控制,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功績。
所以,史書在評論大唐文武功臣的時候,封常清的統籌管理和後方經營能力,被極大的忽視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想到這里,周鈞對封常清說道︰“調你來涼州,我打算遷你為尚書右僕射,再兼任朔方節度使。”
封常清聞言一愣,向周鈞勸道︰“丞相,右僕射乃是尚書省的副長,幾近相位,常清初來乍到,倘若領職,未免升遷太快,恐引起朝中非議。”
周鈞︰“安西如今的發展,使得常清的才能有目共睹,又有什麼可非議的呢?你進入尚書省之後,統管九寺五監和地方行政,正是發揮所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