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軍在山闕峰之戰中取勝,八千唐軍幾乎全軍覆沒,通往敦煌的最後一道屏障徹底陷落,通路也就此打開。
桑赤若心中清楚,拿下山闕峰,就等于拿下了大半個敦煌城。
此番率領大軍入沙州,可謂是一洗前恥,桑赤若自然志得意滿,在吐蕃將領和貴族們的奉承聲中,逐漸也升起了輕視。
山闕峰之戰後,吐蕃軍本應乘勝追擊,不給唐軍任何準備的機會,盡快拿下敦煌城。
但是,吐蕃將領和貴族們掠財心切,再加上玉門軍使戰死,沙州刺史重傷,所有人都認為唐軍不可能在短期內,組織起像樣的防御。
所以,吐蕃大軍沒有選擇奔襲敦煌,而是先順路去了壽昌和玉門。
沙州這兩處地點,乃是大磧商路重要的發起點,有許多來不及撤走的商行和店鋪。
吐蕃人燒殺劫掠,搶奪了大量的財富的同時,也給敦煌城留下了一定的準備時間。
當吐蕃大軍完成劫掠,趕至敦煌城外時,桑赤若驚訝的發現,城頭到處都是唐軍。
吐蕃軍扎營之後,桑赤若將軍中將領和貴族們召集起來,開了一次軍議。
軍議開始之前,吐蕃軍的隨行工匠,呈上了一件物什。
這樣物什,是山闕峰戎堡大爆炸之後,吐蕃士卒從廢墟中挖出來的『虎蹲炮』。
只是,這門炮已經被炸的面目全非,軍中工匠花了好長時間,勉強修復了一些破損,現在才能看出最初的形狀。
大帳之中,桑赤若先是看了看炸裂的炮口,又看了看變形的炮耳,向帳中的眾人問道︰“你們中有誰,曾經見過唐軍的這樣武器?”
吐蕃將領和貴族們,面面相覷,無人應答。
桑赤若皺緊眉頭,用手扣了扣炮身,說道︰“這材料,似乎是上好的熟鐵,而且是百煉而成。”
桑赤若將虎蹲炮放在地上,又朝身旁的殷屠說道︰“砍一刀上去,試試它的硬度。”
殷屠依言拔出刀來,用力向虎蹲炮上砍了一刀。
一聲刺耳的金戈相擊之後,殷屠的佩刀崩出了數個缺口,而虎蹲炮的炮身上,除了一道淡淡的白痕,卻是完好無損。
帳中的吐蕃人,紛紛咋舌道︰“好堅固的鐵器。”
桑赤若臉色凝重,擺手說道︰“拿下去吧,我們先說說如何攻下敦煌。”
有將領說道︰“上千戶,前些日子突降暴雨,沖毀了附近的道路,又引發了山洪,唐國的援軍在短期之內,根本無法抵達敦煌。而我軍又在山闕峰消滅了豆盧軍和玉門軍,這樣一來,敦煌城中就只剩下一些用來充數的輔兵罷了。”
桑赤若點點頭。
敦煌城頭那些守卒,在他看來,有極大可能是敦煌城的府衛,甚至有可能是當地的百姓假扮成士兵。
此時,又有將領問道︰“假如,敦煌城中還有那種會打雷的武器,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問出來之後,帳中眾人想起那日虎蹲炮的威力,個個都是愁眉苦臉。
殷屠的大嗓門這個時候響了起來︰“山闕峰那一戰,天神降下一場大雨,澆滅了那些會打雷的武器。這就說明,上天庇佑著吐蕃,天神一直在幫助著上千戶!”
殷屠的話一說出口,帳中無論將領,還是貴族,看向桑赤若的眼神,都有所改變。
山闕峰一戰,吐蕃大軍之所以能夠佔下隘口,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那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淋濕了虎蹲炮。
吐蕃人信奉神靈,大多都將這場神雨的到來,歸功到了主帥桑赤若的頭上,認為是他給整支軍隊帶來了好運。
對于這種猜測,桑赤若並不打算分辯,因為這種論調,可以讓他在將領和貴族圈子中的地位更加牢固。
軍議到此,桑赤若朝眾人說道︰“唐軍當下已經沒有可用之兵,不過一切小心為上,明日我軍攻城,先用奴兵,試探一番城中的虛實。”
眾將紛紛稱是。
吐蕃軍抵達敦煌城的第二日,桑赤若下令,讓各個部族,分別派出一營奴兵,聚成三千人,從南門試探性的向敦煌城發起進攻。
第一場攻城戰就此打響。
三千奴兵分散開來,小心翼翼的朝敦煌南門攻去。
南門上的守軍,以弓箭阻滯吐蕃人前進。
身處中軍的桑赤若,看了一會兒就發現,唐軍的弓箭手準頭極差,而且落點稀稀拉拉,形不成齊射。
桑赤若由此判斷,城頭上的守軍,應當是臨時募集的義勇,還來不及完成訓練,就被派上了戰場。
三千奴軍靠近城牆之後,城頭上的唐軍手忙腳亂,完全做不到定點防守,甚至某一段防守區域出現空缺的情況。
吐蕃奴軍架設起雲梯,在一番鑫戰之後,居然有幾隊人攻上了城牆。
雖然後來在唐軍精銳的驅趕下,又不得已退了下來,但是這一幕深深鼓舞了吐蕃軍上下。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沙州精銳已經損失殆盡,城樓上的唐軍孱弱無力,城破指日可待。
而最關鍵的是,敦煌城中已經沒有了那種會打雷的武器。
桑赤若見狀,也不打算在浪費時間,直接從三翼精銳之中,抽調了五千甲士,打算一錘定音,直接拿下敦煌。
第二次攻城戰中,吐蕃軍的精銳甲士,排著密集陣型,帶著攻城器械,向敦煌南門攻去。
吐蕃軍再一次很輕松的便攻到了城下。
當雲梯開始架設,吐蕃人聚集為眾時,城頭上突然拋下了數十個冒著白煙的小型木桶。
當這些木桶落到吐蕃人中間時,劇烈的爆炸聲頓時響徹了整個戰場。
巨大的火焰、強烈的沖擊,瞬間席卷了城牆下的一切。
在黑火藥的爆炸之中,吐蕃甲士猶如驚濤駭浪中的小舟,瞬間就被撕成了碎片。
鮮血、斷肢和甲冑,漫天飛舞,整個現場慘不忍睹。
就在這時,敦煌城的南門突然打開。
郭子儀之子郭曜,率領一千五百名墨離軍環具騎兵,從城中突然沖出,直接撞入了吐蕃軍中。
五千名吐蕃甲士,在經歷了爆炸之後,所有人的心中只剩下驚愕和恐懼,此時又遭遇唐軍重騎,幾乎在一瞬間,整個吐蕃前軍的士氣徹底瓦解。
所有人開始向吐蕃中軍逃去,絲毫升不起任何抵抗之心。
郭曜率領騎兵,在吐蕃人後陣一路掩殺,一直殺到吐蕃中軍的弓箭射程邊緣,才收兵回城。
結果,吐蕃三翼精銳,五千甲士,在頭一戰中幾乎全軍覆沒。
而桑赤若因為輕視唐軍,大意之下,中了郭子儀的計策,被狠狠上了一課。
吐蕃軍和唐軍在敦煌城的頭一仗,以唐軍大勝而告終。
喜歡大唐奴牙郎請大家收藏︰(.)大唐奴牙郎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