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423章 兩地事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423章 兩地事務

    與涼州官員完成了吐蕃降卒的交接事宜,周鈞找來李光弼和申叔公,開始安排接下來的事務。

    周鈞先問道︰“早先我吩咐下的儲糧,可準備妥當?”

    申叔公︰“家主下令增建糧倉,這幾年里,金家一直在組織匠人修築。河西一帶,遂烽堡、隸疆堡、嶂邑堡、速撻爾堡等等,皆修建了大量的地下糧窖。”

    周鈞︰“儲糧條件如何?”

    申叔公︰“干土高地,內壁夯實。再烘燒窖倉,用草木灰鋪底。木板、草席、谷糠,作為隔層,每入一批糧食,就再隔一層。一切都是按照官窖來造,可保糧食百年不腐。”

    周鈞︰“當下收儲了多少糧食?”

    申叔公︰“長安運送而來,再加上金家這些年收購的,差不多已經有兩百四十萬石。”

    听到這里,李光弼睜圓了眼楮,身體也是微微一顫。

    大唐天寶年間,糧收豐年,全天下收粟,不過才兩千五百萬石(85億公斤)。而金家糧倉,當下所儲之糧,居然已經抵得上大唐一年收獲的十分之一。

    讓李光弼更沒有想到的是,周鈞听了申叔公的話,只是略微思慮,就說道︰“不夠,還不夠。我會讓長安灞川,抓緊時間賣掉營產,再統統換為糧食,長行坊必須盡最快的速度,將糧食運送到隴右來。”

    申叔公躬身答了一聲喏。

    周鈞又看向李光弼︰“河西這兩年里,大概率不會出現戰事。即便如此,歸義軍的訓練不能拉下,還有金家長行坊的護衛工作,也要分出人手來做。”

    李光弼拱手應下。

    周鈞︰“涼州安家,與我貌合神離,平日里各取所需,互不相犯。在大磧商路上,我會盡量給予他們方便,相信安思順也不會為難你們。”

    李光弼又應了一聲。

    周鈞︰“接下來,我要去往沙州敦煌,處置官員、軍務等一系列事務。諸事備妥之後,就要出發去往安西了。”

    李光弼听到這里,忍不住說道︰“安西情勢復雜,宛如一團亂麻。不如光弼率歸義軍,隨你一起去……”

    周鈞搖頭道︰“相比西域,河西走廊對我來說,更加關鍵,萬萬不可有失。有你率歸義軍坐鎮此處,我才能安心去往安西。”

    申叔公開口說道︰“家主此番去往安西,勢必要經過石城鎮。石城鎮守使之子康可,曾經與老夫有舊。倘若需要,我可以陪家主前去造訪。”

    周鈞想起,康可當初離家出走,幸虧得了申叔公的相助。

    于是,周鈞向申叔公問道︰“你走了之後,金家的事務由誰來負責?”

    申叔公︰“金家之中有多位管事,大家各司其職,即便老夫暫時離開,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的事務。”

    周鈞︰“好,那你便隨我同去西域吧。”

    處理完涼州的事務,周鈞帶上申叔公,又在親兵、府衛的護送下,折回沙州敦煌。

    入了府所,周鈞先是找來郭子儀和常會武兩位軍使。

    首先說的,就是兩位軍使最關心的封賞。

    敦煌一戰,郭子儀當為首功。

    戰報傳入長安之後,李隆基惜才,再加上阿布思叛亂,朝廷有心遷郭子儀為朔方節度副使。

    聖旨雖然還未下,但消息基本已經可以確認了。

    常會武駐守敦煌有功,官升兩階,封了食邑,又賜了紫金魚符。

    所以,二人的封賞,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與二人交待完軍務的交接,又討論了針對吐蕃的布防。

    之後,常會武先回營中,周鈞單獨留下了郭子儀。周鈞︰“郭軍使用兵如神、謀算無遺,遍觀大唐,少有人能與你相較。”

    听見周鈞的褒揚,郭子儀面上並無得意,而是自謙道︰“駙馬謬贊了,某帶兵打仗,大多都是因勢利導,哪里談的上什麼謀略。”

    周鈞微微點頭。

    郭子儀這個人,說話做事,滴水不漏,處事圓滑的就像一只泥鰍。

    你很難抓到他的把柄,自然也無法尋到他的破綻。

    他和李光弼,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

    李光弼身為契丹人,性情率直,治軍威嚴,嫉惡如仇。涉及到不公之事,哪怕對方出身皇室,也會秉公執法,絕不徇私。

    而郭子儀,無論帶兵打仗,還是為人處世,手腕顯得更加世故和老練。

    唐代宗時,權宦魚朝恩趁著郭子儀外出作戰,掘了後者的祖墳(另有一說是無意)。郭子儀回來之後,听聞此事,不惱不怒,只是哭道,我父親的墳墓受損,與他人無關,一定是我惹怒了上天,所以降了懲罰。魚朝恩之後宴請郭子儀,後者不顧他人勸阻,只帶了幾個親兵,就欣然前往,一時之間傳為佳話。

    所以,熟悉歷史的周鈞,心中清楚,對于郭子儀這樣的人,說些好話,施些恩惠,並沒有多大用處。

    郭子儀的心中有一桿秤,他對事物的評價,有他自己的衡量,外人很難將價值觀,強加給他。

    只有通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才有可能慢慢使得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想到這里,周鈞對郭子儀說道︰“早些年,在朔方時,我于王都護麾下職事……”

    听周鈞提起王忠嗣,郭子儀肅然起敬,坐直了身體,又微微點頭。

    周鈞︰“論戰力,朔方軍于唐軍之中,當為翹楚;但論援持,自從突厥勢微之後,朔方軍糧餉短缺,難以為繼。王都護為了軍中貼補,甚至以戰俘為奴,私底下做起了奴牙的營生。”

    郭子儀身為橫塞軍使,自然對這些是知曉的,听到這里,也只能輕輕嘆了一聲。

    周鈞︰“某在長安之時,曾經向道觀中的真人們,求來了雲茶的制法,後來又將制好的雲茶,以平價賣給了朔方軍,用來貼補軍中的糧餉。”

    郭子儀听到這里,站起身來,向周鈞做了揖禮,口中又說道︰“倘若沒有駙馬相贈的雲茶,朔方軍這幾年下來,怕是過的困苦艱難。”

    周鈞︰“朔方軍與我有舊,王都護更是對我有恩,雲茶雖然貴重,但與恩義相比,還是輕了。”

    停頓片刻,周鈞看向郭子儀說道︰“你很快便要遷任朔方節度副使,朔方軍的重擔,很快便要落在你的肩上。我與郭軍使臨別了,也沒有什麼像樣的禮物相贈,想來想去,打算將制作雲茶的秘法,傾囊相授。”

    郭子儀怔在原地,好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雲茶的利潤有多大,他自然一清二楚。

    倘若能夠掌握雲茶的制法,光是與漠北部族的互市,就可以獲得無法想象的財富。

    周鈞願意將從道家真人那里學來的雲茶制法,贈送給朔方軍,借以來補貼軍餉,這可以說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大恩。

    郭子儀過了好久,才猶豫說道︰“駙馬此禮過于貴重,子儀不敢受。”

    周鈞加重語氣,沉聲問道︰“為將者,當以何事為重?”

    郭子儀猶豫了片刻,回道︰“當以忠君報國為重。”

    周鈞微微搖頭,又緩緩說道︰“為將者,士卒為子,百姓為親。背叛了士卒,辜負了百姓,又何談什麼江山社稷?”

    郭子儀聞言,愣在了原地。

    周鈞從懷中取出一本書冊,里面記載的是炒茶的整套流程,以及相關機巧的制造方法。

    將書冊輕輕放在案台上,周鈞又對郭子儀說道︰“你且知曉,我並不是將雲茶制法贈給你,而是將它贈給了朔方軍中的千萬士卒。有了這技法,朔方軍中的士卒,就不至于再為糧餉發愁,自然也能守得一方百姓的平安。”

    郭子儀看著那書冊,站立了許久。

    最終,他雙手捧起那本書冊,向周鈞躬身說道︰“郭某受教。”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423章 兩地事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423章 兩地事務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