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頭,迎著漫天的風沙,周鈞看向遠方的大漠。
孫阿應侍在他的身後,小聲提醒道︰“主家,城頭風大,不如先下去吧。”
周鈞回頭看了一眼孫阿應,問道︰“這次與吐蕃的戰斗,你怕是沒有機會上場殺敵,可有怨言?”
孫阿應說道︰“阿應身為親兵,照顧主家才是大事。”
周鈞轉過身去,拍了拍孫阿應的胳膊,開口說道︰“今後有的是打仗的機會。”
孫阿應不明就里,含糊應下。
下了城頭,來到甕牆,周鈞看見郭子儀等在不遠處,便走了過去。
郭子儀躬身說道︰“駙馬,前方來報,吐蕃大軍已經開拔。”
周鈞︰“主將、兵力,可有打探?”
郭子儀點頭道︰“主將名為莽素繒,乃是吐蕃本翼旗下的老將,為人謹慎,心思縝密,用兵老練,是個麻煩的對手。至于兵力,吐蕃動用兩翼共計兩萬五千大軍,五千留守大營。兩萬主力沒有采用行軍陣型,而是布成了哨陣,分為左前、右前、左廂、右廂、中軍,兩兩相接,緩速前進。”
周鈞︰“吐蕃人這次入沙州,倒是學會了小心為上。”
郭子儀︰“吐蕃過去入侵沙州,大多都是為了劫掠,這一次卻是為了侵佔,再加上去年奇襲得手,今年謹慎一些,倒也是尋常。”
周鈞︰“偽造的情報送出去了?”
郭子儀點頭道︰“送出去了,想必這個時候,應當是送到吐蕃人的手中了。”
周鈞︰“軍務安排妥當了?”
郭子儀︰“豆盧軍駐扎城中,負責接敵。墨離軍封鎖了出兵的消息,又隱藏了屯兵的營地,全軍埋伏在三危山,距離敦煌不過半日的距離,一旦開戰,會立即馳援。此外,城中布防全部安排妥當,箭矢、滾石、檑木、火油,一應俱全。”
周鈞︰“如果吐蕃人看破計策,半途退兵呢?”
郭子儀搖頭道︰“吐蕃人無論是否看破計策,都不會退兵的。”
周鈞有些意外,郭子儀說這話的時候,絲毫沒有猶豫。
郭子儀停頓片刻,又說道︰“敦煌一戰,避無可避。某得了信號,會盡快趕來,駙馬只需留在城中,靜候戰果便是,切勿以身犯險。”
周鈞看向郭子儀說道︰“我設了一只伏兵,安排在了龍勒山口。”
“伏兵?”郭子儀思緒飛轉,想來想去,也沒想出哪�番號的唐軍就在左近,于是問道︰“駙馬布下這只伏兵,是想奇襲吐蕃軍的大營?”
周鈞點頭。
郭子儀︰“吐蕃軍從去年開始,就在子亭鎮布防。如今大軍北上,鎮中留有五千精兵,戰力不俗,又武備齊全,奇襲大營怕是不易。”
周鈞笑了笑,對郭子儀說道︰“我對那只軍隊有信心。”
郭子儀先是一愣,接著又想起周鈞說話,從不無的放矢,便也應了一聲。
與此同時,吐蕃大軍行進至甘泉水畔,設下行營。
桑赤若站在營中,回頭看了眼身後遠方的群山,臉上看不出是喜是悲。
有吐蕃近衛騎馬來到營門,說是東本有請。
桑赤若收拾一番,跟隨近衛,來到牙帳的門口。
通報之後,桑赤若入了門簾,卻發現帳中只有莽素繒一人。
右手置于心口,躬身行了一禮,桑赤若呼了一聲大人。
正在看著信件的莽素繒,頭也沒抬,只是嗯了一聲。明明是對方叫自己過來,現在卻又不搭不理,桑赤若有些惱火,但形勢無法,他也只能侍立在帳中。
過了好一會兒,莽素繒抬頭看向桑赤若,將手中的信件放在案台上,又示意後者拿起來看看。
桑赤若打開信件,發現寫信人居然是敦煌城中的吐蕃內應,一位康姓的領頭人。
通讀之後,桑赤若緊鎖眉頭,面色凝重。
莽素繒︰“信中說道,去年大井糧倉被焚,今年春糧還未上市,附近州縣都是缺糧,豆盧軍更是軍糧匱乏。敦煌州府不得不向民間征糧,以供軍隊使用。沙州民間本就局勢不穩,過年時雖然用減稅和治貪的法子,緩和了官民矛盾,但是這一次強行征糧,又使得民情激憤,內亂四起。”
桑赤若︰“去年,大井糧倉被焚毀時,我亦派人確認過,的確做不得假,今年豆盧軍缺糧也是自然;眼下剛剛開春,敦煌州府想要籌措糧餉,只能向民間強行征糧,這一點倒也是能說得通……”
莽素繒︰“這封信中還說了,我軍逼近敦煌,沙州已經上疏唐國皇帝,請求調動軍隊和糧食,來支援敦煌。此外,城中民情激憤,州府從年初開始,派兵強行鎮壓,又封鎖城門,只許進不許出。”
桑赤若的眉頭,皺的更深了些︰“從年初開始,送來的沙州情報就越來越少,假如城內戒嚴,這倒也能對上。”
莽素繒輕輕點頭。
桑赤若︰“大人,送情報過來的人呢?可曾查驗過身份?”
莽素繒︰“身份、暗語、令牌,通通查驗了一遍,都沒有問題。”
桑赤若低聲自言自語道︰“難不成……是我多慮了?”
莽素繒︰“我軍一路行來,不見人煙。唐國強行將人丁和所有能夠搬走的東西,全部運入了敦煌城中,這一行為,倒也是符合當下的局勢。”
桑赤若︰“沙州與瓜州相鄰,之前有探子來報,瓜州的墨離軍正在加緊操練,有出兵的可能。”
莽素繒︰“即便瓜州得到軍令,墨離軍從調動再趕到敦煌,最起碼也要半個月的時間。就算騎兵急行軍,三日內趕到,那點兵力倒也不足為懼。”
桑赤若︰“如此說來,敦煌城算是一座孤城,這個時候的防備最是薄弱。”
莽素繒︰“信的最後寫道,城中有內應,以燈火為號,趁亂搶奪城門,再引吐蕃大軍入城。”
桑赤若一愣︰“開城門放我軍入城?就像去年那樣?”
莽素繒看向桑赤若︰“你怎麼看信中所說?”
桑赤若垂首,用右手摸著下巴,自言自語道︰“听上去沒有問題,所有事情都能對得上號……但我總覺得,這一切,似乎太巧了一些。我軍眼下進攻倉促,我還是建議,或許還是暫且退守,再派些探子,去搜羅消息要更加穩妥一些。”
莽素繒听見這話,嘆了口氣。
桑赤若有些不解︰“大人為何嘆氣?”
莽素繒︰“先不談此信的真假,假如這封信是一個圈套,那麼唐軍定下計謀的那個人,料定我絕對不會退兵,必定會攻城。”
桑赤若︰“為何?”
莽素繒︰“假如我因為擔心中伏,不戰而退。事後萬一發現是我多慮,從而拖沓行軍,延誤了戰機,使得敦煌城迎來了糧食和援兵,那我必定會受到下屬和政敵的攻擊。祖贊和貴族們會因此大怒,我的家中全族都會因為這件事情,跟著一起受罰。”
桑赤若有些懂了︰“這封信的出現,等于堵死了撤兵的退路,使得大人不得不領兵攻城。”
莽素繒無奈的笑了笑。
听到這里,桑赤若問道︰“大人為何不將自己的顧慮,說給軍中的那些將軍們听?”
莽素繒看著桑赤若問道︰“你先前也參加了軍議,他們是什麼樣的人,難道你還不知道?”
後者沉默。
莽素繒說道︰“去年你領著騎軍,帶著大批大批的財物,回到邏些城,在祖贊面前說道,唐國的大磧商路,遍地都是財寶,你和你的手下們,即便拋下武器和鎧甲,盡力攜帶,也只能拿走不足十分之一。”
“吐蕃的頭人和將軍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唐國沙州的大磧商路居然會富庶到這個地步。他們的眼中充滿了貪婪和渴望,對于他們而言,攻下敦煌城就等于佔領了大磧商路;而佔領了商路,就等于打開了一座寶庫。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敦煌之戰勢在必行,退兵已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