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鈞上疏,說清西行備事,又言道打算入宮面聖,在臨走之前向李隆基辭別。
皇帝心情大悅,在麟德殿中大擺宴席,名為寒食內宴,實際卻是為了給周鈞送行。
麟德殿是大明宮內規模最大的一處宮殿,李隆基在位時很少使用此處宴客,只有外使朝拜或是太府大社時才會啟用。
然而,這一次,為了給周鈞餞行,聖人不僅大擺宴席,以楊國忠為首的楊家,以及長安城中的其它顯族世家,皆被邀請入宴。
宴席從上殿的御座一直擺到外殿的龍門,綿延數百米,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了入夜,八珍玉食、觥籌交錯,從未有歇。
宴席入了,周鈞離席,又來到御座前,稽首說道︰“臣不日便將離開長安,臨行之前,準備了一份禮物,打算獻給陛下。”
李隆基听見這話,點頭笑道︰“周二郎準備的禮物,究竟是什麼?”
周鈞站起身,朝身後點了點頭。
不多時,有兩名內侍抬來一長軸型的木盒,先是將其小心放置在地上,接著又開始支豎起木架。
殿中諸人瞧著不解,紛紛湊上前來觀看。
只見那兩名內侍設置好了木架,又打開木盒,從中取出一副巨型輿圖,慢慢展開,又掛在了木架上。
李隆基看見那輿圖上描繪的事物,不禁驚到站起身來,口中喃喃道︰“這是……?”
只見圖中描述的,乃是長安城的周景。
其中,長安城的坊市位于地圖的最下方,大明宮位于地圖的正中央,往上一些是龍首原,再向東北方,是灞川的西岸,一直延續到地圖的最右側。
在輿圖之中,長安坊市和皇城,考慮到逾制之過,做了虛化和添謬的處理,而整個灞川,卻標注詳細,並且做好了完整的區域規劃和職能劃分。
從陸地交通上來看,車道和驛站重新做了升級和拓展,使得長安城與灞川之間的通行更加便利。
從航道交通上來看,長樂坡𤐄~游靼叮 疽延幸淮 寺臚訪 閽頌叮 舜慰 貝ㄇ 潁 を渤恰 漢印 貝 梢黃 S捎謁 闖澠媯 疽囁賞 劍 裕 漢佑 焙釉阱貝ㄎ靼兜慕換闃 Γ 衷鏨枇絲投傘 跽緩統ッ朔唬 饈溝貿を渤譴蟠筇嶸 四諍雍皆四芰Α br />
從區域分布來看,長安城外,主要以灞川作為人口集中地,又向東西兩側進行發散。向西一直延伸至𤐄~庸閽頌叮 蚨 哺橇甦 鰣貝ㄎ靼丁F渲校 か桃怠 骯邸き旅懟き桔印 偎 鵲齲 園湊展δ芮 擲創礪浞植肌 br />
不僅如此,輿圖上還詳細標注了水文防汛、人口遷移、施工運材等細節。例如,灞河湍急,上游有沖積地,其中的泥沙是上好的建築材料,在西岸直接挖取,再就地加工,就可以用于堤壩和水渠的修建,能夠節省大量的成本。
李隆基看到這里,慢慢走下御座,比起在場其他那些只看熱鬧的旁人,他更知道這份輿圖的價值。
右相倒台之後,李隆基專門尋戶部官員勾查大唐內府,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唐財稅的現狀,並不如他從前設想的那般美好。
稅賦每一年都在減少,支出每一年都在增加。由于過去都是李林甫在一手操辦此事,所以李隆基思來想去也不明白,大唐如今強盛至此,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
天寶八載,大磧商路的出現,成了戶部冊帳中唯一的亮眼,也成了大唐財稅的重要來源。但就是這樣一�支柱型產業,卻因為吐蕃和大食的進犯,幾近崩潰,原本每年幾百萬貫的稅賦,也就此化為煙雲。
如今的當務之急,是需要想到一個辦法,緊急為大唐稅賦增加收項。
所以,周鈞送來的輿圖,無疑成了李隆基的救命稻草。
此時,周鈞對李隆基說道︰“陛下,天寶三載,朝廷重開漕渠,使得灞河得以通行漕運和長行。至此,灞河通行無阻,從灞川渡出航,可以直達潼關黃河。相比從前,航程縮短三倍,航運時間縮短兩倍。10丈長的船只,可運700斛糧食,晝夜可行幾百里。”
“而長安城中,城北由于臨近皇城,人口密集,往來頻繁,而城南地廣人稀,即便朝廷每年花大力氣投入,依然不見有所轉好。所以,長安倘若日後要拓展,向南不是正途,卻是應當向北。”
周鈞用手指著輿圖,又說道︰“灞河為主,𤐄~游 飭教鹺恿俳 を玻 械A順侵械拇蟛糠咒鈐撕統タ校 哂忠浴喝恕蛔中蝸嘟唬 懍髦 褪清貝 S詿絲蠢矗 を踩繅 卣梗 せ 乇閌清貝 ! br />
李隆基听得仔細,走到輿圖邊,一邊看一邊點頭。
周鈞︰“灞川周遭的土地,大多都是宮產,拿來無論是征闢還是營產,都是便利。而且,建成宅院或是商鋪,再售賣出去,一來可以覆蓋長安拓城之用,二來也可以貼補大唐內府。”
李隆基听到這里,忍不住說道︰“周二郎字字珠璣,甚合朕意!”
周鈞這番話,在李隆基的心中,不僅是給長安拓城提供了思路,更是給大唐增加稅賦指明了一條道路。
倘若用後世的話來說,增加財政收入,最便利最取巧的方式,不是升級產業,而是賣房賣地。
得到了這樣一副規劃輿圖,李隆基心中的郁結也少了一半,拍著周鈞的肩膀,笑著問道︰“周二郎每有奇思妙想,總能解朕心頭之憂。”
周鈞躬身說道︰“微臣不敢居功,自從安盛園開園,臣見售宅營產之法行之有效,便想著是否能將其推行開來,再與長安城未來的發展結合到一起。于是,臣找了工部、將作監等部司的官員,眾人一起討論商議,最終才定下了這一套方案,完成了這一張輿圖。”
李隆基拍手說道︰“好,當賞,都當賞!”請下載小說愛閱閱讀最新內容
說完,他又回頭對高力士說道︰“將這輿圖搬入朝殿,來日朝會,朕與百官共議,當為首要之務!”
宴席結束,周鈞出了皇城,來到公主府的馬車旁。
孔攸侍立在側,孫阿應等親兵護衛前後。
待周鈞入了馬車,孔攸這才攀上趕車的位置,在一眾親衛的護送下,驅車順著長街行向前方。
路上,坐在馬車中的周鈞,幽幽說了一句︰“倘若沒有那件禍事,這本應是一個可以救大唐出水火的良策……”
孔攸一愣,回頭問道︰“主家,您剛剛說了什麼?”
周鈞沉默片刻,低聲回道︰“不,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