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397章 任命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397章 任命

    周鈞心無旁騖,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專心致志陪著妻兒,對外面發生的一切,並沒有過多的關心。

    直到有一日,周逍滿月,宮中有人來告,說是聖人攜貴妃,幾日後會來公主府上。

    起初听到這個消息,周鈞還有些意外。

    唐玄宗時期,大唐公主誕子,宮中大多的做法,都是派下一份賀禮,倘若關系稍好一些,還會送來一份聖旨,象征性的說些吉祥話,勉勵一二。

    但是,孩子滿月,皇帝親自上門跑到公主府中,探視外孫,史書中卻從未有過。

    听聞陛下和貴妃要來,灞川別苑忙碌了起來,開始為了迎接聖駕做著準備。

    到了宮中隊伍抵達的那一天,周鈞帶著尹玉,後者又抱著周逍,等在大門前。

    待儀仗到了大門前,周鈞瞧見李隆基和楊玉環下了馬車,又走向自己,便稽首在地,呼道萬歲。

    李隆基快步上前,用雙手扶起周鈞,口中又直言平身。

    周鈞站起身,看向李隆基,後者的臉上雖是微笑,但卻有著掩不住的疲憊。

    而且,周鈞隱約察覺,皇帝不同以往,對自己未免有些太熱情了。

    入了公主府,楊玉環見周逍活潑親人,愛不釋手,尹玉母子陪著她去了後廂的庭院。

    而李隆基則領著周鈞,在高力士的陪同下,入了偏廳。

    李隆基坐在上座,周鈞得了準,入了下座。

    李隆基看向周鈞,笑著說道︰“周二郎數年前不過一奴牙郎,如今做了駙馬,又有了妻兒,可算是功成身就。”

    周鈞拱手道︰“鈞幸得陛下垂青,這才有了今日的身份,皇恩浩蕩,銘記在心。”

    李隆基點點頭,似乎很滿意周鈞的回答,又說道︰“說起來,周二郎不過才二十出頭,年少有為,意氣風發,如果只是滿意當下的生活,一味安逸,未免有些屈才。”

    周鈞一愣,李隆基說出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李隆基向高力士招了招手,後者取出兩份奏疏,拿給了周鈞。

    周鈞在征得李隆基的同意之後,打開了奏疏,細細看了一遍。

    兩份奏疏分別來自敦煌郡和安西都護府。

    敦煌郡的奏疏,其中說道,吐蕃三千騎軍攻下軍鎮之後,沙州徹底失去了龍勒山這處隘口要所,吐蕃大軍從南部陸續開拔而來,屯兵于甘泉水一帶,與豆盧軍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三危、蒼烽、新鄉、常樂等地,時有動亂發生,局勢並不樂觀。

    安西都護府的那份奏疏,高仙芝由于怛羅斯之敗,被勒令返回長安,上疏者乃是副使封常清。其中說道,石國被滅一事,引起昭武九姓反彈,九姓之國紛紛倒向大食。再加上怛羅斯之敗,安西諸國在粟特人的推波助瀾之下,或多或少都表達了對大唐的不滿,有些小國甚至私底下開始勾連大食。

    李隆基見周鈞看完奏疏,先是嘆了一聲,接著說道︰“正月里的上元節,朕向周二郎詢問局勢,你分析了三地之亂……現如今,卻都是一一驗證了。”

    周鈞拱手說道︰“陛下,北庭暫且不提,沙州有吐蕃犯邊,安西又有大食侵犯,沙州和安西之亂,眼下已經隱隱有連動之勢,倘若其中一地的局勢敗壞到不可收拾,另外一地怕是也無法向好。”李隆基點頭道︰“不錯,更關鍵的是,大唐稅賦的來源——大磧商路,就位于這二地之中……當下,需得尋一位能臣,破吐蕃、退大食,盡快穩住沙州和安西的局面,保住大磧商路這條大唐的商業要道。”

    听見皇帝說出『能臣』一詞,周鈞心中一顫,穩住情緒,向李隆基提議道︰“高仙芝如何?”

    李隆基想都沒想,直接否定道︰“敗軍之將,又如何能擔起重任?”

    周鈞又提議︰“河西節度使安思順如何?”

    李隆基︰“安思順本就出身昭武九姓,處置沙州、安西之亂,難免束手束腳,不妥。”

    周鈞又提議了幾�人。

    李隆基不是嫌棄文官不懂軍事,就會嫌棄武官不知經營。

    到頭來,周鈞也不再提議,只是問道︰“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人選?”

    李隆基笑道︰“處置沙州、安西之亂,朕心中的最佳人選,就是周二郎你啊。”

    周鈞聞言,先是松了一口氣。

    他本來就打算向李隆基主動請纓,借著處理大磧商路的事務,去往隴右安排退路。

    如今倒好,皇帝主動給了台階,令自己去處置沙州、安西之亂,這倒省下了不少功夫。

    但回念一想,周鈞倒也是能夠理解李隆基的做法。

    處理沙州和安西亂局的人,必須同時擁有軍事、政治、商業和外交的經驗。

    周鈞帶過兵打過仗,任職過涼州刺史,經營過大磧商路,還出使過回紇。

    說起來,朝中有相似能力的人,大多都已經無法擅動崗位,剩余的官員,還真沒有哪個人,擁有這般豐富的經驗。

    周鈞先是裝出面露難色的模樣,接著又說道︰“臣乃是駙馬,循照儀制,怕是不適合出任外職。”

    李隆基不在乎的說道︰“大唐開國之初,多有帝婿外放做官,或是領兵打仗,你出身不顯,又無世家的背景,即便出任外職,也不會有言官多話。”

    周鈞又說道︰“臣早先不過是互市監,位輕言微,倘若去處置沙州、安西,恐怕無法服眾。”

    李隆基︰“朕許你官身,再授你權柄,只要能穩住局勢,再重開大磧商路,但凡一切,準你便宜行事。”

    周鈞咬咬牙,打算嘗試一下︰“周逍剛剛滿月,臣倘若遠行,怕是數載之內不得回來,臣思念妻兒,可否讓她們同往……?”

    李隆基猶豫片刻,回絕道︰“囡娘和逍兒,還是留在長安吧。沙州和安西路途遙遠又局勢惡劣,讓她們一起去,朕不放心。不過,周二郎且安心,你走了之後,朕會給她們最好的照顧,絕不會生出事端。”

    周鈞本想嘗試帶著尹玉母子一起離開,听見皇帝的話,面露失望。

    而李隆基瞧見周鈞的表情,誤以為後者不想赴任兵禍之地,只想留在長安。

    于是,李隆基對周鈞說道︰“朕深知此行艱難,又有巨大的風險,周二郎倘若應下,朕也絕對不會虧待你。由于你是駙馬,朕打算授你隴右黜陟使,統管官員升遷獎懲,可調動沙州諸軍;再代安西節度使,處置安西軍政事務,與大食談和。最後,朕封你縣伯,食邑七百戶,同正四品上。如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397章 任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397章 任命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