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對于大磧商路的相詢,周鈞知無不盡,言無不細,不僅能夠做到對答如流,而且針對未來經營和用度的細節,能夠提出自己的建議,引得聖人心喜。
答完了問題,周鈞回到席中,見尹玉仍舊在陪著杜美人說話,便低下頭自顧自的喝酒吃菜。
過了片刻,有一身穿紫衫的中年男子,來與周鈞吃酒。
周鈞瞧他服飾,料想應是哪位皇子,便起身離席,向其見禮。
一番交談之後,周鈞終于是知曉了對方的身份——太子李亨。
面對這位未來在安史之亂中登位的唐肅宗,周鈞打起精神,小心作陪。
興許是長期宮中生活的緣故,李亨在言行之間,早已被磨去了意氣風發的稜角,他說話緩慢而又平和,神色之間有著不符合年齡的老氣。
二人只是稍作交談,又互飲了幾杯,便各自分開。
周鈞看向李亨的背影,心中暗道,又有誰能想到,這樣一位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太子,未來居然敢做出自請登位的舉動。
這之後,周鈞又與一些人見了禮,吃了酒;尹玉也與母親說完話,回到了席中。
李隆基此時側身向高力士說了幾句話,後者點頭,離開大殿,去往了一樓。
不多時,楊家一行人上了二樓,又向聖人行禮。
李隆基和楊玉環從上座走了下來,來到楊家眾人之中。
李隆基轉頭朝周鈞說道︰“周二郎。”
周鈞連忙起身,又行至李隆基的身旁。
李隆基向周鈞介紹了楊家的眾人。
介紹到楊釗時,李隆基對周鈞說道︰“鈞為重計,釗為金折,二者皆乃用器,可為國所用,如此說來,你們二人就如同朕的左膀右臂。”
楊玉環也是笑著說道︰“族兄楊釗在楊家之中人緣頗佳,族中大小字輩,都念著他的好,偶爾有些不經意的行事,也是很快就自省了。”
說完,楊玉環看向楊釗,給了後者一個眼色。
楊釗皺了皺眉頭,舉起手中的酒杯,朝周鈞說道︰“釗與周二郎相識已久,在長安和洛陽已有數面之緣,只是聚少離多,恨不能相見。如今,周二郎做了帝婿,釗心中欣喜,你我二人日後定要多走動走動。”
周鈞見此情形,哪有不明白的道理。
自己因為大磧商路的功勞,得了聖人的賞識,卻又引來楊釗的記恨。
自己與萬春公主結為夫婦,而後者又與楊玉環私交甚好。
所以,李隆基和楊玉環從中轉圜,打算緩和楊釗和自己的矛盾。
想到這里,周鈞舉杯,躬身向楊釗說道︰“鈞出身寒微,從前相識時,您就不嫌棄我的身份,甘願屈尊而交,此事鈞謹記于心,無時無刻不在感激。”
周鈞態度誠懇,楊釗听了,臉色稍好。
周鈞又道︰“鈞年弱,當奉您為兄輩,從今往後,但有相遣,鈞絕不推辭。”
此言一出,楊釗輕嘆一聲,與周鈞共同舉杯,飲下了杯中之酒。
李隆基和楊玉環只當二人冰釋前嫌,一起笑了起來。周鈞坐回席中,楊家眾人紛紛離開大殿,回到花萼相輝樓的一樓。
楊玉環向尹玉問道︰“公主府仍在修建,如今你夫妻二人,暫住在灞川別苑之中,可有什麼不方便?”
尹玉搖頭道︰“灞川別苑風景秀美,靠著街市,吃喝玩樂,一應俱全,哪里又會有什麼不方便呢?”
听見灞川街市,李隆基向周鈞問道︰“朕听聞,那街市原本是不毛之地,是周二郎謀劃管理,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周鈞︰“陛下,鈞不敢居功,灞川街市能發展至今,臣只是領了個頭,後來又有許多能人異士幫襯,才建成今日的模樣。”
李隆基听了點點頭,又問道︰“灞川街市,一年下來,得利幾何啊?”
周鈞心算了一筆賬,說道︰“稼洲、溪洲、榭洲,每年的租金、湖產、私市等等,通算下來,差不多有百萬貫。”
李隆基手中的筷子一頓,抬頭向周鈞確認道︰“百萬貫?”
楊玉環用手輕輕捂住嘴巴,面露驚色。
李隆基不動聲色的放下筷子,又問道︰“朕還听聞,灞川街市除了每年固定的營收,另有一塊最大的得利,卻是來自賣宅?”
周鈞點頭道︰“起初,灞川街市是將土地直接賣給買家,任由買家自行建宅。但是,賣地所得的收入,不僅較少,而且買家需要費盡周折來自行設計、建築、裝修,也覺得不便。于是,灞川街市便改賣地為賣宅。即由灞川丈量並分切土地,再統一設計、打樁、上梁、築牆、封頂等等。買家只需要在買賣之前,認可作為樣板的宅子,建成之後再來驗收便可。”
楊玉環不解︰“倘若有買家不滿意樣板,打算親自設計呢?”
周鈞︰“如果有買家想要用自己的設計,那麼就可以定制建宅,諸如風格、材料、分廂、庭院、綠植……宅院里的一切,都可以根據買家的喜好,來定制打造。相關的報價,也會在定制方案完成之後,交給買家進行確認。當然,倘若是定制建宅,自然就要比購買統一制式的宅子,要貴上不少。”
李隆基想了想,問道︰“將土地交給買家,由他們自行建宅,對于賣家來說,不是會省心很多?為何要費心費力的幫他們建好宅子,再賣給他們?”
周鈞︰“陛下,因為賣地和賣宅的收益,是完全不一樣的。賣地的話,只能是一片淨地賣出後得來的絹帛。但是,賣宅的話,這其中的學問可就大了。”
李隆基︰“哦?你細細說來。”
周鈞︰“首先,宅子的設計圖稿,可尋工造方面的大家來執筆。一套圖稿只需要交一次費用,就可以套用到數十甚至上百套的宅子中,但是每一位買家,都需要為了這份圖稿,交一次設計費用。這是賣宅的設計收益。”
“其次,宅子的打樁、建材、綠植、上瓦、內飾和挖塘等等,倘若買家自行尋找貨商采購,或是尋找匠人來做,那麼收費自然按照獨家來收。但是,數百套宅子,一起進行采購,再一起開工建設,這中間的采購價和施工價,就有折扣可談。這折扣下來的所得,便是賣宅的建築收益。”
“再次,賣地之後,買家建設而成的宅院,樣式不一,甚至可能會引發侵佔公地之事,而且買家日常的生活也是不便。賣宅則不一樣,每一棟宅子,統一設計和規劃諸如上水、道路、綠植等等細節,再安排專人,負責每一家每一戶的防盜護院、廚余夜香的傾倒等等。這公地的管理,還有護院除污,又可以收取一筆不小的財貨,這便是賣宅的管理所得。”
“最後,倘若只賣地,買家建好宅子之後,婢女和下僕大多都要去中市另行采購。賣宅的話,灞川就可以先去中市,錄好所有奴婢的信息,再闞錄成冊,交由買家,方便他們一一比對查看。倘若有看中的,便約定時間,邀來所有買家,將奴婢用大車運至灞川,統一買賣和過戶。這中間能夠收取一筆居間的費用,便是賣宅的的奴牙所得。”
周鈞心中清楚,除了最後那一項奴牙收益,其它三項收益,分別對應了後世房地產項目中常見的設計費、建築安裝費和物業管理費。
後世的人听到周鈞的這些話,覺得再尋常不過。
但是唐朝的地主,大多只賣地,不幫買家建房,即便土地上已有房屋,也是舊有物產的獨棟獨賣。從來不曾像後世房地產項目,那種大面積拿地,接著請設計院設計出幾種樣板房,再請施工隊七通一平,統一建築、安裝和做好內飾,最後進行銷售的模式。
不知何時,在周鈞談論賣宅之時,周遭的那些皇子公主和勛貴公卿都紛紛圍了過來。
當他說完這些,一時之間大殿中靜悄悄的,無人言語。
李隆基和楊玉環看向周鈞,兩眼發怔,嘴巴微微張開,面上都是驚色。
尹玉听了半天,卻是一頭霧水,再看周遭人的表情,卻是覺得夫君或許說了一件很厲害的事情。
其他人中,有听懂賣宅之說的,倒吸涼氣,連連嘆服;而那些听不懂的,只能向旁人求教,請其幫忙解釋之中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