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八載的上元節,聖人將往年舉辦上元宮宴的地點,從花萼相輝樓遷至了太極宮東的含元殿,原本定下的三天宴席,也延長至了七日。
這一年的上元宮宴,無論規模還是用度,放眼天寶年間,都是迄今為止的最高水平。
光是宮場和大殿中的花燈,就多達九千余盞,所有花燈全部亮起來,能夠將整個皇宮照的宛如白晝一般;宴席取暖所用的炭薪,取自長樂坡一帶,將一整處森林伐成了光地,加工好的木炭,又運在龍首原的平地上,堆積成了一座數十米高的小山,遠在數公里外仍然清晰可見。
曾經有內庫府記,闞算過花銷和支出,光是天寶八載的這一場上元宮宴,就花掉了大唐八十余萬貫,這筆錢自然還不算封賞之數……
話歸正題,上元節當晚,長安皇城金鋪珠綴、畫拱交映、花燈似海。
李隆基坐在殿中的御座上,看著下方數不盡的賓客,俯首齊道,昭昭大唐,天俾萬國!不禁喜笑顏開,意氣風發。
文武百官,皇親國戚,舉杯當賀,熙攘繁盛,光耀萬年。
這贊聲,聲破九霄,回音悠長。
這天國,千秋盛況,萬世開河。
貴妃楊玉環坐在李隆基的身側,看向後者,眉眼間雖是笑意,卻隱隱含著憂愁。看書喇
在這皇城之中,楊家上下風頭正勁,坐在顯門上座,又有單獨的排面。
楊釗攜楊家戚黨,來向聖人和貴妃恭賀上元。
李隆基見到楊釗,心中愉悅,開口問道︰“你身為度支員外郎、專判度支,如今職事做的如何?”
後者唱喏說道︰“臣謹記聖命,不忘皇恩,殫精竭慮,不敢懈怠……如今,內庫藏帛堆積如山,貫朽粟陳,大唐百業興盛,天享至命!”
李隆基心中大悅,口中又說道︰“好,上元節後選一日,朕要去內府看看,你來領路!”
楊釗連忙低頭稱是。
右相李林甫就坐在一旁,這一幕看的真真切切,就連對話,都听得一字不落。
李林甫將酒杯舉起來,僅僅只是淺淺抿了一口,又懸在嘴邊,看向楊釗的背影一言不發。
歌舞樂聲響起,李隆基與百官斗酒賞燈,楊玉環尋了個由頭留在殿中。
見到萬春公主尹玉意興闌珊的在那里發呆,楊玉環向她招了招手,示意後者過來說話。
待尹玉坐在自己身邊,楊玉環向她問道︰“除夕前的一個月,到處都找不到你,究竟去了哪里?”
尹玉低聲說道︰“灞川。”
楊玉環︰“去灞川做什麼?”
尹玉︰“這是秘密,現在還不能說。”
楊玉環皺眉說道︰“你還是未嫁之身,不能四處亂跑,不然會遭人非議。”
尹玉︰“腿長在我的身上,至于那些人想說什麼,由得他們便是了。”
楊玉環︰“過年前,有人為了你來說媒,對方是……”
尹玉急的大喊︰“我不願意!”
楊玉環連忙止住尹玉︰“小點聲,三郎來詢問意見,我用年紀尚小的理由揭過了此事。”
尹玉長吁了一口氣。楊玉環︰“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難不成,你真打算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
尹玉︰“我知曉,他會來的。”
楊玉環︰“他即便回來,三郎也不見得會同意。”
尹玉一愣,接著怒道︰“我與父皇有過約定!”
楊玉環︰“周鈞的出身擺在那里,你的父皇當初首肯這門親事,也是因為一時沖動。如今再想來,也有了其它的考慮……再說了,周鈞重開大磧商路,提出首年二百萬貫的貢金,三郎一時興起,信了海口,後來回過神來,認為此人夸夸其談,不當托付。”
尹玉眼楮泛紅,聲音有些發澀︰“周二郎向我許過諾,他會回來娶我的。”
楊玉環無奈道︰“男人的話當不得真,今日他說著甜言蜜語,明日就移情別戀,曾經的海誓山盟,不過是過往雲煙……”
楊玉環的聲音越來越低,最後幾近全無。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