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275章 相知同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275章 相知同渡

    尹玉瞧著楊玉環意興闌珊的模樣,開口問道︰“玉環娘子從前最愛熱鬧,怎麼最近這些日子,總覺得心事重重,變了個人一般?”

    听了尹玉的話,楊玉環輕聲說道︰“從前還不覺得,後來漸漸明白了一些,這世間總有些事,要比歡愉更加重要……”

    尹玉還想再問,有內侍走來,說是請貴妃和公主入席。

    尹玉跟在楊玉環的身後,坐在了李隆基的身邊,當她瞧見對面站著的周鈞時,臉上一紅,又笑著眨了眨眼。

    周鈞正在說話︰“重修敦煌古道,籌措錢糧並不難,難得是沖破當地的阻礙?”

    李隆基︰“當地的阻礙?”

    周鈞︰“就拿粟特人來說,他們被稱作昭武九姓,大多都是經商好手,河西商路無論涼州、沙州、瓜州,都有他們的身影。這些人信奉祆教,又不與外族通婚,宗族凝聚力強,可謂是鐵板一塊。”

    “這次涼州糧荒,昭武九姓借機哄抬糧價,險些釀成大禍,所幸河西安家深明大義,及時拿出糧食來賑濟災民。”

    李隆基听到這里,不禁點頭︰“難能可貴。”

    周鈞︰“再說回重建敦煌古道一事……倘若敦煌古道重啟,那麼原本途徑瓜州、伊州的北線商路就會受到影響,在這條商路上經營許久的昭武九姓,必定會極力反對,蠢蠢欲動。”

    李隆基︰“那依你之見,應當如何做?”

    周鈞︰“最好的辦法,不是強壓,而是分化。”

    李隆基︰“如何分化?”

    周鈞︰“重建敦煌古道的過程中,可以拉上部分粟特人,令其與大唐共享得利;再許以他們官位和權力,令他們內部生出間隙,互相攻訐。”

    李隆基︰“詳細說說。”

    周鈞︰“共享得利這一條,鈞已經在做了。重建敦煌古道,需要從民間借貸,鈞打算引入部分粟特商人,再給予他們一些商路上的便利,令他們的待遇,與其它粟特部族產生差距,進而引發落差和嫉妒,以達到分化九姓的目的。”

    李隆基︰“那許以官位,又是如何說?”

    周鈞︰“河西治理,關鍵在于對當地宗族之間的利益協調,倘若以他鄉之人,行使職權,必定會引起當地人的抱團抵制。所以,想要牽制和應付河西的宗族,不如尋一名對大唐忠心耿耿的當地人,令其管理河西事務。”

    李隆基︰“用當地人來牽制當地人?”

    周鈞︰“是。”

    李隆基沉思良久。

    過了好一會兒,李隆基抬起頭來,朝身旁的內侍說道︰“將曲牌取來。”

    內侍得了旨,連忙取來了教坊的曲牌。

    李隆基專心致志看起曲牌,卻是絲毫沒有再提起河西治理一事。看書喇

    片刻之後,李隆基擇出一牌,交給了內侍。

    見身旁的尹玉一直在偷眼瞧著周鈞,楊玉環有些無奈,趁著更換曲戲的空檔,開口問道︰“听聞周二郎身為闞錄,記過不少戲本?”

    周鈞將頭低了下去,說道︰“稟貴妃娘娘,某不過是說了些故事,撰寫戲本其實另有其人。”

    楊玉環︰“周二郎才情好,人也敦厚,而且生財有道,也不知將來會娶哪一家的小娘?”

    說這話時,楊玉環雖然眼楮看著周鈞,但話里的由頭,卻是說給了李隆基听。

    李隆基精明,自然能听出楊玉環的弦外之音,但是他從頭到尾沒有任何表示,只是裝作沒有听到,這不禁讓後者感到有些失望。

    就在這時,教坊的樂伎們入了堂中。

    周鈞朝她們看去,為首的女子身穿赤琥羽衫,又梳著月荷髻,倒是一位熟人——大唐歌姬許合子。

    待得許合子張口演唱,又有十數位樂伎翩翩起舞,堂中頓時一片融融。

    周鈞朝那群樂伎中看去,突然發現其中有一位女子,生的長相,居然有幾分眼熟。

    又仔細看了一會兒,周鈞總算回過神來,那女子的樣貌與蕭清蟬有幾分相似,就是年歲小了一些。

    就在周鈞打算仔細看看的時候,身邊傳來一聲輕咳。

    循聲看去,周鈞瞧見尹玉正盯著自己,一臉的探究。

    周鈞只得低下頭喝酒,無奈的笑了笑。

    又過了幾日,李隆基在灞川別苑中設了盛大的晚宴。

    宴會以文道為題,參加者不僅有皇子公主,也有高門顯貴,更有翰林學士,眾人作詩填詞,可謂是賓客如雲,高談闊論。

    晚宴進行到一半,楊玉環笑著向李隆基提議︰“時辰也差不多到了。”

    李隆基點點頭,令內侍們傳旨。

    伴隨著一聲唱告,有花瓊樓的下僕們,入了場院,在戲台上架起了屏風,升起了暖爐,搭建了布景,又安置了道具。

    尹玉朝坐在身邊的楊玉環說道︰“我听說,這一出戲,名為《白蛇傳》,主演不是別人,正是那戲本的作者——寒宵居士。”楊玉環有些吃驚︰“居士也會演戲?”

    也難怪楊玉環吃驚,宋若娥自從在平康坊演了一出西廂記之後,便隱入幕後,再也沒有登台過,所以長安城中的人,大多只知道她會寫書,卻很少有人知曉她也會演戲。看書�br />
    坐在側席中的周鈞,此時也想起了前幾日解琴的話。

    這白蛇傳,宋若娥本來不想登台,但手下訓教的小娘,無人能夠撐得起白娘子這個角色,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親自上陣。

    就在這時,場院中的長明燈被紛紛掐滅,只留下戲台周圍的燈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275章 相知同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275章 相知同渡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