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245章 應龍傳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245章 應龍傳道

    從茶坊中出來,孔攸對周鈞說道︰“主家,要不要去見見伊斯?”

    周鈞有些意外︰“伊斯?他人還在涼州城?”..

    孔攸︰“上一本應龍天書中所寫的災厄,已經全部結束。伊斯久未收到預兆,而涼州城中的應龍信徒又多,所以他如今選擇留在了涼州城中。”

    周鈞聞言,點頭說道︰“去見見他也好。”

    二人又上了馬車,出了金家,一路向著城南的一處小院行去。

    當馬車停下來的時候,周鈞見院門處來往行人眾多,有經教徒,也有平民百姓。

    經教徒們,正在拿著聖經向入院的民眾,解釋著應龍的來歷。

    用聖經向信徒解釋應龍?

    周鈞覺得有趣,便多听了幾句。

    只听那些經教徒們說道︰“聖經中,有一種身軀漫無邊際的巨蟒,它們擁有帶爪的四肢,又有燃燒著火焰的六翼,在外形上正如那顯靈的應龍一般。它們能夠呼風喚雨、改變天地,在聖經中也被稱為熾天使。”

    周鈞听著一愣。

    他雖然熟知中國歷史,但對聖經卻所知甚少,听見經教徒說出熾天使一詞,第一反應卻是前世電視小說中那些人形的天使,卻不知熾天使的原型居然是燃燒巨蟒。

    走入中堂,周鈞見屋中整潔有度、飾品華美,便猜測伊斯和那些經教徒,在涼州城中的生活,過得應該還算不錯。

    向經教徒們問了伊斯的位置,周鈞和孔攸去了側廂的抄經閣。

    剛進閣門,周鈞就看見屋中堆滿了書籍,不光是書櫃案台,就連過道牆角也放的滿滿當當。

    從地上撿了一本書,周鈞念出了書名《佛教三論宗》;又撿起來另一本,書名為《道家古源勘考》。

    周鈞滿心疑惑,入了內閣,拉開帷幕,只見伊斯伏在案台前,正在奮筆疾書。

    听見動靜,伊斯轉過頭來,發現周鈞,先是一愣,接著喜道︰“周二郎回來了!”

    周鈞見滿屋都是各式各樣的筆記和草圖,不禁朝伊斯問道︰“你這是在做什麼?”

    伊斯先是起身出了內閣,見四下無人,又返身關了房門,這才對周鈞和孔攸說道︰“你們都篤信應龍,我實話實說,倒也無妨……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為應龍之說開宗立教。”

    周鈞听了一驚。

    伊斯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又說道︰“當下說是開宗立教,未免有些太早,或許應該說是撰文傳道,會更加貼切一些。”

    周鈞朝伊斯問道︰“可否詳解?”

    伊斯拿來厚厚一摞文稿,遞給周鈞,又說道︰“應龍之說,起源于山海經,我听說那本書是由遠古族巫所寫,作者和時間都已經無法考究。”

    “這種來自于上古的神話傳說,由于缺少大量的文獻支撐,又沒有遺留下來的痕跡和建築,所以只能短暫性的引起話題,很難引起信徒們的長期共鳴,等過了風口,就很容易會被其它宗教所針對。”

    “假如把應龍之說,拿去與大唐的經教、佛教、道教、伊斯教和祆教相互對比,就會發現能夠支撐前者存在的理論依據,實在是太少,非常不利于傳教和講經。”

    听到這里,周鈞點點頭。

    事實也正如伊斯所說。

    無論是經教、佛教、道教、伊斯教還是祆教,任何一個教派,都擁有大量的文獻和聖跡,作為理論和史料支撐。

    但是,應龍之說,即便周鈞不停用後世的天災,來提高它的可信度和靈驗性,這種只在山海經中才驚鴻一現的神話,對于信徒而言,實在是太遙遠,也太抽象了。

    伊斯翻開文稿,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說道︰“想要讓應龍之說開宗立派,以最快的速度來獲取信徒的認可,最好的辦法,其實是讓它沉浸到各大教派的經學環境中去。”

    見周鈞面露不解,伊斯解釋道︰“先說基督教。聖經最早是由古希伯來語所寫,其中聖經中熾天使一詞,寫作seraphi,名為燃燒的巨蟒,在外形上是擁有四肢尖爪、身背六翼、渾身燃燒的遠古之蟒。”

    周鈞听了,又想起在院門處經教徒的講經,不由的一怔。

    伊斯笑著說道︰“怎麼樣?听上去,是不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巧合?在最古老的聖經中,對于熾天使外形的描述,恰巧與山海經中的應龍,極其相似。起初我翻閱經文的時候,發現這一相似之處,也嚇了一跳。”

    “聖經中又說道,熾天使是無窮、永恆神旨的標志,它們只在最險惡的時刻,才會降臨凡間,用聖潔的神火淨化人們心靈和靈魂,用萬丈光芒驅散黑暗的陰影。”

    “這樣來看,應龍的預示天災,又與熾天使的救世職責相吻合,這樣可以使得基督教們,以最快的速度來認可應龍的存在。”

    將手中書本放下,伊斯又拿起了另一本書︰“第二個來說伊斯教,在大食的經文和傳說中,寫著真主以龍形降世,此龍名為jazahr。根據記載,jazahr在群星之間舞蹈,在身後引發彗星和月食,它向信徒預示災難,又警告那些褻瀆者,不得踏入真主庇護的聖地。”

    說完,伊斯朝周鈞又說道︰“有趣吧?伊斯教中的天龍,也擁有預示災難的能力,這又和應龍之說相互印證。”

    伊斯拿起第三本,卻是一本天竺佛書。

    打開書頁,伊斯說道︰“古天竺文獻之中,並無『龍』字。漢朝之後,由于漢唐龍神傳說流入天竺,而天竺佛教又將其引入佛經之中,並形成了特有的『龍王』之說。”

    “佛經有雲,龍王有八,皆為護法善神,逢世律背行,當滅度眾生,再歸于蒼寂。”

    說完這些,伊斯對周鈞說道︰“周二郎,說了這麼多,伊斯的意思是應龍向世人預示災厄,又救萬民于水火,但它畢竟是上古孤傳,倘若與其它教派一意割離,恐怕不利于傳道,又會引起其它宗教的打壓。”

    “因此,我想做的便是,在應龍之說尚且理論單薄的時候,將其融合到其它宗教中去,借著其它宗教的理論環境,來降低他教信徒對于應龍的排斥。”

    “等到應龍之說,一旦成了氣候,再以山海經和其它經書作為宗教藍本,為應龍開宗立派,獨立成為一個全新的宗教體系。”

    周鈞听完,與孔攸對視了一眼。

    接著,周鈞回過頭,對伊斯說道︰“你需要什麼,無論是錢帛還是書冊,盡管與我說,只要可能,都會盡量滿足。”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245章 應龍傳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245章 應龍傳道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