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唐奴牙郎最新章節!
殷大榮最終被僕從們齊心合力架起,抬回了居住的小院。
周鈞稍晚一些去看望,只見殷大榮躺在臥榻上,面色蒼白,有氣無力。
听聞周鈞來了,他掙扎著想要爬起身,最終還是沒能如願。
走到床前,周鈞朝殷大榮說道︰“殷公,安心養病。”
殷大榮笑了笑,低聲說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日子過得太安逸了,原本十多年未犯的老毛病,最近卻是越來越嚴重了。”
周鈞問道︰“何時開始的?”
殷大榮︰“幾個月前吧……有段日子,心中總是堵得慌,晚上睡覺也不踏實,常常夜半醒來,之後癥狀便越來越嚴重了。”
周鈞︰“大夫有開藥方嗎?”
殷大榮︰“有,那宮中的御醫過來瞧了,說是心病,尋常草藥只能調理,卻無法根治。”
周鈞問道︰“心病?”
殷大榮嘆了口氣,看向房頂,幽幽說道︰“咱家打小在戲班中長大,跟著班主走南闖北,四處過活。有一次,戲班過了南宮縣,又搭台演了優戲。”
周鈞听著殷大榮的話,知曉這段往事怕是與他的心病有關。
殷大榮︰“那一日,觀眾席里來了一位小娘,生的出塵脫俗,我便多看了兩眼,不料沒留神,演砸了場子,吃了班主一頓笞打。第二日,我本以為瞧不見那小娘了,不料她又來了。後來,我從別人那里知曉,那小娘是縣令之女,名為張七娘。”
周鈞有些吃驚,思前想後對殷大榮問道︰“殷公在沒入宮前,就識得張七娘?”
殷大榮笑著點頭道︰“這事兒我對誰都沒提起,如今說了出來,卻是感覺心里好多了。”
周鈞思索,難不成殷大榮當年不惜自殘身軀,入宮成了內侍,而且放棄了內府的職事,就是為了去見張七娘?
過了幾日,周鈞收拾了行囊,又與別苑中的眾人一一道別,打算去往長安城的家中。
臨行之前,在灞川別苑,周鈞卻是遇見了一位久違的客人 內常侍範吉年。
範吉年在內侍省中,原本不過是個從八品的朝門內謁,能有如今的地位,也是得了殷大榮的一手栽培。
听聞殷大榮舊疾復發,自然要過來探望一番。
出了殷大榮的小院,範吉年面有悲戚,看見周鈞之後,拱手說道︰“殷公多年前就有心結,如今卻是一直都未解開。”
周鈞︰“那舊病本來已經許久沒有復發了,不知為何,這幾個月里又嚴重了?”
範吉年︰“適才與殷公交談,咱家倒是听出了些端倪。殷公那 癥,恐怕還是與當年張美人之死有關。”
周鈞也有此想法,不禁點了點頭。
範吉年不願在這件事上多說什麼,對周鈞說道︰“本來還想在灞川中多住幾日,但這次怕是不成了,咱家今日就要趕回長安。”
周鈞聞言,說了自己也要回去。
範吉年听了一喜,便對周鈞說道︰“既然二郎也要走,不如同行好了。”
周鈞應了。
坐在範吉年的馬車中,行向長安城中。
周鈞問道︰“何事如此急迫?需要範公這麼著急趕回去?”
範吉年無奈說道︰“二郎可還記得,咱家曾經對你說過,宮中每年都會向外遣散宮女、女工和官婢?”
周鈞點頭說道︰“範公曾道,宮中每年差不多有三千多人,需要安置和遣散。”
範吉年嘆道︰“這些遣散的宮人,往年大多都會安排去守陵、坊所,又或州府官作。但是今年,掖庭局這三千多人亟待安置,坊所和州府卻回信說,實在是安排不下。咱家也是無法,只能打算向每人發些遣散費,令她們自謀生路。”
周鈞見範吉年表情凝重,便問道︰“可是遣散途中,出了什麼事端?”
範吉年︰“有四十多名宮女和官婢,自忖離宮沒有生路,便在宿所中上吊自盡了。”
周鈞听了,心中一驚,連忙問道︰“為何要自尋短見?”
範吉年︰“那些宮女和官婢,年幼時便入了宮,如今年紀最大的已經四十多歲,雖然在掖庭局中學了些女紅、盥洗、桑農的手藝,但久不曾出宮,早已無法在外過活。與其出去掙扎度日,她們自然更想在宮中安穩的過完余生。”
周鈞︰“既然有了手藝,那這些宮人即便出去,也應該能尋到營生才是。”
範吉年苦笑道︰“事情哪有二郎說的那麼簡單。這些宮女年紀都不小了,因為長期挑燈做事,眼力和體力都大不如前。州府中的那些官坊和私坊,倘若接受這些宮人,一要提供口糧,二又要支付工錢,盤算下來,還不如雇佣那些年輕的小娘或是雜戶來做事。”
周鈞︰“那她們可以去投奔親戚,或是尋戶好人家嫁了。”
範吉年︰“在宮中一住就是幾十年,再出宮去,原本的父母長輩多半都是去世了,剩下的兄弟姐妹都已有了小家,哪個又願意接納從宮中遣散出來的拖油瓶呢?”
“至于尋戶人家出嫁,那就更難了。一來年紀已高,二來宮中遣散,尋常男子,想要娶妻,對這兩點都非常忌諱,寧可找外蕃女子,都不願意娶宮女為妻。”
周鈞听到這里,也明白了範吉年當下的難處。
遣散的宮女,對于他而言,的確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周鈞想了想,對範吉年說道︰“倘若可能,鈞想助範公一臂之力,尋法解決遣散宮人的難題。”
範吉年聞言,先是一愣,接著大喜︰“二郎有辦法解決宮人遣散之事?倘若成功,當是頭功一件,吉年必定相報。”
周鈞不想把話說得太滿︰“鈞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只是打算先隨範公去了解一番情況,再做定奪。”
範吉年點頭說道︰“這個是自然。”
周鈞︰“只不過,宮人皆在掖庭局中,鈞並非內侍,如何進入……”
範吉年擺擺手說道︰“不礙事,咱家令人打開廣運門的側門,在掖庭局外有一外廨,二郎可以隨我去那里辦事。”
周鈞點頭應下了。
接下來,範吉年的馬車,帶著周鈞,先是從春明門入了長安城,接著又從安上門入了皇城,最後順著皇城內道去了掖庭局外的廨所。
範吉年找來掖庭局的幾名當值太監,收拾出一間輾浚又按照周鈞的要求,取來了遣散宮人的名冊和闞錄。
周鈞翻看一番後才發現,宮中遣散的宮女、女工和宮婢,在工作職能方面,尚食、尚工、尚衣、尚禮,卻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而年齡方面,這次被遣散的三千多名宮人中︰四十歲以上的『高齡』者,只佔了五分之二;三十歲左右的人,也佔了五分之二;剩下的五分之一,卻不過才二十來歲。
周鈞一邊看一邊搖頭,心中暗暗嘆道,這算是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了。
在反復翻閱了名冊之後,周鈞從中找出幾位身兼一技之長的宮人,對範吉年提出請求,想要與其交談。
此言一出,有當值太監小心朝範吉年提醒道︰“範公,此舉于禮制不合。”
範吉年瞪著眼楮,吼了一聲︰“又不是去禁苑,只不過見些遣散的宮人,談何禮制?!”
眼見範吉年發火,太監們唯唯諾諾,皆不敢再言語什麼。uu看書
不多時,有太監領來了三位宮人。
第一位是西內苑職事尚食的廚婢,今年三十一歲,曾經負責過妃嬪的宮膳,燒得一手好菜,後來因為膳房人員精簡,不得已被遣散出宮。
第二位是芳林苑中職事尚功(尚工)的女官,今年三十七歲,主要司制宮中用品,並兼任寶器的修繕,因為入秋的時候,不小心被大火燒傷了手臂,所以入了今年遣放的名單。
最後一位,姓彭,四十二歲,原本的名字已經無人知曉,宮中都稱她一聲彭婆。彭婆出身江南東道的織染名家,幼年時因家人卷入宮斗,被籍沒入了掖庭局,因為紡織和漂染手藝令人驚嘆,故而成了尚服的女官。
看著面前的三位宮人,周鈞心中暗道,針對這三千多名亟待遣散的宮婢,接下來自己怕是又要重操奴牙郎的舊業,想盡辦法做成一筆大唐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契單。
為您提供大神夜盡長的大唐奴牙郎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231章 重操舊業免費閱讀.https://(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