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111章 心歸所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111章 心歸所安

    龐公與李瑁又說了一會兒話,便自稱年邁力弱,讓周鈞作陪,先回了院子去休憩。

    周鈞見李瑁醉心這灞川的山水,便提議乘坐艄舟,在榭洲中泛舟游覽一番。

    李瑁欣然同意。

    艄舟是漁家常見的小船,長度不過五米有余,上面還加著籬篷,只能容納五人。

    李瑁帶了一名武衛,又帶了一個懂水性的僕役,再加上周鈞和艄公,恰好五人。

    其他侍衛乘了另一條艄舟,遠遠跟著。

    艄舟從內苑的景湖,緩緩前行,出了苑牆處的渡口,又順著榭流,一路向東。

    灞川四涯,曲溪相連;江洲小島,星羅密布。

    小舟順著潺潺流水,暢游于天地之間。

    微風拂過,湖水波光粼粼;蘆葦吹斜,水鳥展翅欲飛。

    李瑁看著這灞川的景色,感慨的說道︰“兒時,本王曾隨母後游歷灞川,只見煙波浩渺,又聞鷺暇越聲,卻道是仙寰福地。”

    “開元年,又攜家眷至,琴瑟和鳴,樂鼓錚錚,不思君臣,只羨眷侶。”

    “如今……灞川仍是灞川,人卻不在了……”

    周鈞聞言,一陣沉默。

    他明白,壽王話中那不在的『人』,一為武惠妃,二為楊玉環。

    李瑁閉上眼楮,輕輕嘆了一聲,開口問道︰“周二郎,本王問你,這世間可有前生?可有來生?”

    周鈞略作思考,答道︰“有。”

    這不廢話嗎?

    壽王眼前站著的這人,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只不過周鈞不敢明說罷了。

    李瑁回過頭來,看向周鈞問道︰“你為何如此這般篤定?”

    周鈞又想了想,拱手說道︰“某嘗聞一事。”

    “有一舉子,入山禮佛。”

    “見了方丈,便問道,這世間哪里可以見到佛祖?”

    “方丈不語,只是將他帶入一小屋,言道屋內便是佛祖。”

    “那舉人進了屋中,瞧不見窗,看不見光,突然門又被關上,頓時伸手不見五指。”

    “舉人大急,便喝道這屋中哪里有佛,出家人誆騙與某!”

    說到這里,周鈞停頓了片刻。

    李瑁听著有趣,問道︰“後來呢?”

    周鈞︰“方丈開門入了屋中,點了燭台,火光亮起,照了個通明。”

    “那舉人,這才看到,那屋中四面牆上擺滿了佛像。”

    “方丈對那舉人說道,世道艱難,人間疾苦,世人只道無佛,卻不知閉上眼楮,佛祖便在身邊罷了。”

    李瑁听完這個故事,整個人愣在船頭,看向周鈞的眼神中,多了幾分吃驚。

    思忖了一會兒,李瑁輕聲問道︰“人間苦,是苦一時?還是苦一世?”

    周鈞看向遠方,話語中滿是兩世為人的滄桑︰“生生世世,綿綿不休。”

    李瑁身體一顫,重復了一遍周鈞的話︰“生生世世,綿綿不休……”

    一皇子,一奴牙郎。

    二人並肩而立,想著往事種種,一時之間都陷入了沉默,良久未語。

    過了許久,李瑁看向周鈞,神色誠摯的說道︰“言及苦字,旁人總與我說,且要忍耐,且要想開。”

    “如周二郎這般,直言不諱,倒是從未有過。”

    周鈞輕嘆了一口氣︰“未嘗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李瑁听見這句話,先是怔住,接著不住點頭道︰“是了,便是這句了。”

    接著,他又抬頭看向天空,語意悲蕭︰“某所逢之難,又有何人可懂,世人為何皆以為然?”

    周鈞看了眼李瑁,只見他面有戚戚,情緒激動。

    待得他平靜下來,周鈞開口說道︰“某這里還有一個故事,不知壽王想听否?”

    李瑁點頭道︰“二郎速速道來。”

    周鈞︰“有一農家子,家境貧苦,只有薄田三畝,所幸妻子賢惠,兒女聰慧,生活倒也其樂融融。”

    “一日,農家子路過豪門宅邸,瞧見那豪紳的家中,奴婢成群,吃穿不愁,想起家貧糧緊,不由自怨自艾,卻道自己命苦。”

    “此時,那豪門家主恰巧出門,遠遠看見縣官的儀仗,威武不凡,左右躲避,又想起自己無權無勢,前些日子還被官府惡吏欺辱,挨了打不說,還以稅金的名義,被訛了不少錢財,到頭來只能道自己命苦。”

    “而那坐在轎中的縣官,掀開帷簾,看見田壟上唱著俚歌的農家子,不由嗟嘆。”

    “雖為官身,但一面要受著上官的催告,必須要在年底前完成縣稅之額,一面還要巧立名目的盤剝百姓,承著治下的咒罵。”

    “早知如此,不如當初舍了這官袍,隱居深山,一潭沁水,幾方落田,自由自在,豈不快哉?”

    “哪曉得,這十年寒窗,沒有換來半分安逸,卻成了天底下最命苦之人。”

    周鈞說完了這個故事,只是看向李瑁。

    後者呆立在那里,雙唇微動,看向周鈞的眼神里,不僅僅有著吃驚,還有著幾分頓悟。

    周鈞︰“彼苦若為飴,此苦何曾戚?”

    李瑁︰“苦生參于心,無相亦無疾。”

    周鈞拱了拱手,朝李瑁笑道︰“壽王卻是悟了。”

    李瑁大笑了起來。

    那笑聲中,有對往事不再的感慨,也有放下執念的輕松。

    只听李瑁說道︰“母後崇佛,曾嘗言,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今日听了周二郎之言,原來這八苦,歸結至四個字,不過是『心有所念』罷了。”

    周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念,拾起不易,放下更不易。”

    “但世事種種,除了欲念使然,還有心歸所安。”

    李瑁拍手笑道︰“好一個心歸所安!”

    “瑁有幸,今日聞得周二郎之言,卻知曉世間之苦,人生之念,卻是有了一個正名的歸所了!”

    “今日得此喜信,勝听撻音,當得浮以大白!”

    在談笑和鶴鳴之聲中,艄舟破開湖面的漣漪,向著灞川別苑的方向駛去。

    待得舟船泊穩,早就等在岸上的龐公,看見下了船的李瑁,臉上滿是釋懷一般的笑容,不由心生驚奇。

    李瑁走到龐公的面前,先是拱手,接著笑道︰“叔翁相人有術,這周二郎,當真是妙人也!”

    龐公又看向周鈞,後者只是躬身行了一禮,臉上平靜無波,看不出悲喜。(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111章 心歸所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111章 心歸所安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