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61章 戲本分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61章 戲本分歧

    在木樁上扎了半天馬步、回到廂房的周鈞,一頭栽在床上,整個人如同散架一般。

    同樣也是腰酸背痛的畫月,躺在小間的床上,喊道︰“肚子好餓。”

    周鈞在臥房里回了一句︰“案台上有早膳吃剩下的餅。”

    畫月思考了一會兒,又喊道︰“算了,不吃了。”

    周鈞在床上掙扎了一會兒,終于還是爬了起來。

    動了動胳膊和腿腳,周鈞走到外堂旁側的書房,攤開紙磨了墨,又從架上找了本書,開始練起書法。

    休息好一會兒的畫月,有了些力氣,從床上起來,去案台上拿了兩個餅。

    自己嘴中叼了一個,畫月拿著另一個,先是來到里面的臥房,發現周鈞不在。

    出來後四處找了找,最後在書房里找到了周鈞。

    將另一個餅放在一旁的小幾上,畫月湊過去看了看周鈞臨摹的字帖。

    看了一會兒,畫月皺眉問道︰“你拿炭筆寫字倒是挺工整,怎麼用毛筆寫的這般難看?”

    周鈞看了眼畫月,將手持毛筆的姿勢,改成了前世寫字的方法,又寫了幾個字。

    畫月看了一愣︰“咦?又變得好看了。”

    周鈞嘆了口氣︰“不過是習慣罷了。”

    畫月瞧著周鈞,遲疑片刻後問道︰“二郎,你這拿筆的姿勢,是從哪里學來的?”

    周鈞的手一頓,毛筆上的墨水也濺了幾滴出來。

    看著紙上慢慢渲染開來的墨漬,周鈞輕輕笑了起來。

    畫月奇道︰“你笑什麼?”

    周鈞︰“這還是你第一次稱我二郎。”

    畫月︰“從前沒有喊過嗎?”

    周鈞︰“心情好些,便喊作你,心情差些,便直呼其名了。”

    畫月一愣,之後撇撇嘴,說道︰“唐人的稱呼就是麻煩。”

    眼見著畫月走遠,周鈞又看向小幾上放著的餅,輕聲自語道︰“青山一道同,明月何曾是兩鄉。”

    “過上數日,便是離別。”

    “再過數年,回了故鄉,許是就忘了這里的一切。”

    “如此一來也好,權當是夢一場。”

    接下來的十來日里,周鈞上午跟著公孫大娘習武,下午在書房中練字。

    生活簡單但也並不枯燥,直到一位訪客的到來。

    這日上午,周鈞正在木樁上扎著馬步,門房有人來報,說是周家大郎就在門外。

    周鈞向公孫大娘告了一聲罪,跟著門房來到別苑的大門,看見周則牽著馬,停在門外。

    周鈞走過去,問道︰“兄長今日怎麼有暇?”

    周則笑著對周鈞說道︰“衡才,詩社來邀。”

    周鈞︰“詩社邀某?”

    周則︰“那西廂記的戲本,前幾場正在寫著,但是卻出了分歧。”

    周鈞︰“怎麼?”

    周則︰“管著唱曲的聶玄鸞,和管著台詞的尹玉,因為些許詞句之爭,正吵的不可開交。”

    “邵觀文幾次相勸,都沒什麼用。”

    “他也是無法,只得遣了某,來邀你去詩社一趟。”

    周鈞一听,尋思了一會兒,點頭說道︰“衡才去向東家告假一日,兄長請稍候。”

    半個時辰後,騎馬行在官道上的周鈞,朝身旁的周則問道︰“那戲本寫的如何了?”

    周則︰“前兩場寫的倒還算順暢,到了第三場,崔鶯鶯帶著紅娘在廟里祭拜,無意間遇上了張生,這戲詞就出現了爭論。”

    周鈞听完,點了點頭。

    二人入了長安城,又趕到了尼姑庵旁的詩社庭院。

    邵昶看見周鈞趕來,也是松了口大氣,連忙拱手說道︰“勞煩衡才跑這一趟。”

    周鈞連忙還禮道︰“觀文哪里的話,分內之事。”

    走進院里一看,以聶玄鸞為首的一幫詩社成員,坐在溪畔的石桌旁;而尹玉、虞娘領著另一幫人,則留在小亭內。

    兩群人隔著一條小溪,彼此不見。

    周鈞見了也苦笑一聲,朝邵昶問道︰“寫好的戲本,可否容某一觀?”

    邵昶從懷中取出一疊紙來,交到了周鈞的手中。

    周鈞仔細看了起來。

    相比元明朝代,這唐朝的西廂記,在劇情和細節的處理上,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比如元明朝代的西廂記,崔鶯鶯的丫鬟紅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聰明伶俐,是整部戲不可或缺的配角。

    但在大唐鴻雁詩社的改編之下,紅娘的戲份被減少,人物塑造上更加偏向于謔角。

    而崔鶯鶯在角色個性上,則更加敢愛敢恨,勇敢獨立了許多。

    這種改編,其實更加符合大唐的時代特色。

    在唐朝,男女之間的禮教壁壘,要比元明時代更加薄弱。

    女子身上,沒有那麼多的封建禮教,也沒有壓抑人性的條條框框,所以戲中的角色自然更加獨立。

    看完了戲本,周鈞倒也知曉了聶玄鸞和尹玉的矛盾,到底出現在了那里。

    管著戲本唱腔部分的聶玄鸞,在第三場崔鶯鶯拜佛時,在對話時大量引入了唱樂,而且將奏樂,定為了柔媚的小雅情風。

    但是尹玉卻堅決反對,理由是見面處乃是佛堂,本就莊重肅穆,怎可使用靡靡之音。

    尹玉認為,二人對話中非但不應有唱樂,而且背景音樂,也應該采用煌煌佛音。

    兩邊本就互相不對付,再加上意見相左,一下子便吵了起來。

    邵昶也是無法,只能把周鈞找了過來。

    周鈞想了想,先是就著第三場,取出紙筆,根據聶玄鸞和尹玉的意見,做成了兩套戲本。

    接著,他將詩社眾人召集到一起,開口說道︰“某听觀文言,那西廂記的戲本,詩社之中,有些許不同看法。”

    “文無定式,言及不同,這本來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倘若想要知道,哪一種看法更加好些,其實也簡單。”

    眾人听了,紛紛向周鈞問道,應當如何。

    周鈞先是朝眾人問︰“可有通熟音律者,能奏演這戲本的演樂?”

    在詩社成員的推舉下,虞娘和另幾位被薦了出來。

    周鈞先是拿著兩套不同的戲本,向她們說了些細節。

    接著,他又轉頭向人群說道︰“可有人願意與某,試一遍戲?”

    見周鈞看向自己,尹玉惡狠狠的回瞪了一眼,轉過頭去。

    周鈞笑了笑,選了另外一人飾作崔鶯鶯,在虞娘她們的奏樂下,拿著兩份不同的戲本,逐一演將了一遍。

    兩個戲本演完,眾人都看出了門道。

    聶玄鸞的戲本,唱戲太多,奏樂太媚,與戲演的場合不符,還沖淡了角色的個性。

    而尹玉的戲本,對白太多,奏樂又太平正,給人的感覺單調乏味。

    二者倘若加以綜合,再修改一番,就能得到一個相對完美的戲本。

    見所有人都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周鈞說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與其花時間和精力去爭論孰是孰非,不如根據各自的意見,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各自實踐一次,自然可見分曉。”

    邵昶听了周鈞的話,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

    尹玉卻是皺著眉頭,和身旁的虞娘交頭接耳起來。

    討論了一番,二女看著周鈞的眼神中,又多了不少懷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61章 戲本分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61章 戲本分歧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