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周則入了那詩社,與他人笑顏相談,周鈞也松了口氣,從桌子上取了些糕點,一個人悄悄找了個干淨地方,坐了下來。
剛打算吃些墊墊肚子,身後的腳步聲,讓周鈞頓時停下了動作。
尹玉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那首詩是如何作的?”
周鈞頭都沒回,只是說道︰“馬有底力,人有急智,某的兄長,本就文采斐然,只不過平日里木訥了一些。”
尹玉沉聲道︰“那首落花詩,相較先前的對課,還有聯句,文風迥異,這又是為何?”
周鈞老神在在的說道︰“不足為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人偶有超然之才,自古皆有之。”
尹玉沉默片刻,接著冷聲問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句話是出自哪一本書?”
周鈞一愣,仔細一想,這句話好像是南宋陸游寫的,便含糊說道︰“哪本書卻是記不清了,或許是某無意間听過的吧。”
尹玉被這模稜兩可的回答給氣到了,直接喝問︰“你當真不會作詩?”
周鈞一口咬死︰“某就是一奴牙郎,招攬買賣,協議物價,還識得些。吟詩作對,那是讀書人才做的事情,與某無關。”
尹玉恨得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只是不停說道︰“好得很,你等著!”
听見尹玉走遠,周鈞笑了笑,拿起糕點,剛打算吃下,卻又听見身後有人走近。
周鈞回頭一看,這次來的人,卻是邵昶。
周鈞不敢托大,連忙站起身,將糕點揣入懷中,向邵昶行了一禮。
邵昶臉上有些不好意思,開口道︰“衡才,此次邀昌之入社,事前本已知會了當值的聶玄鸞,卻不知為何,她突然要刻意為難你的兄長。”
此次詩社的入會,周鈞全部看在眼里。
從頭到尾,邵昶對周則一直維護有加,甚至險些和聶玄鸞翻臉。
雖然最後是靠著外掛,才順利入社,但邵昶的這份恩情,卻是應當記下。
想到這里,周則對邵昶唱了個喏︰“家中兄長一直盼望入得鴻雁詩社,苦于無人引路,觀文此番相助,可是幫了周家兄弟的大忙,衡才感激于心。”
邵昶听了,先是松了口氣,接著笑道︰“周家兄弟,素有大才,某也只是順水推舟罷了。”
“言于此,衡才可听過近日朝中的風言。”
听了這句話,周鈞心中一緊,暗道,總算是來了。
邵昶為何要把周則引薦入詩社,又為何一定自己作陪前來,終于要說到正題了。
只听邵昶說道︰“殿中侍御史張端卿,上言太子逾制,諸器不察。”
周鈞听得莫名其妙,有人告太子逾制,與我何干?
邵昶繼續說道︰“天寶元年,寧王薨,壽王感念其養育之恩,守孝三年。算算日子,這孝期也快到了。”
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一起听,周鈞慢慢听出了一些名堂。
武惠妃(死後被追封為貞順皇後)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當上太子,構陷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騙這三人帶兵入宮,又假稱他們要謀反。
玄宗大怒,即日下詔,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
三王雖被貶謫,但黨羽尚存,武惠妃又擔心他們反撲,便伙同李林甫,共同向玄宗進了讒言。
玄宗當時擔憂謀反之勢難平,又在一天之內,殺了自己的這三個兒子。
這樁冤案,就是在大唐歷史上,有名的『三庶人』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事發生的不久之後,武惠妃就因為後宮鬧鬼,在驚懼不安中離世了。
在她死後,太子的位置也沒有傳給李瑁,反而讓玄宗封給了忠王李亨。
自從李亨坐了太子的位置,李林甫就一直與其作對,並希望讓壽王李瑁取而代之。
而壽王李瑁,從天寶元年開始,就一直在為大伯寧王李憲守孝。
眼下,孝期三年很快就要到了,朝中自然有人,開始蠢蠢欲動,籌謀換儲一事。
想到這里,周鈞看了眼邵昶。
這位邵縣丞找過來,怕是想通過自己,搭上龐公這條線,再通過龐公搭上壽王。
畢竟,龐公名義上是武家奴僕,情義上卻是武惠妃的叔公,壽王的長輩。
倘若李瑁出了孝期,首先來尋的,絕對不可能是李林甫,而應該是近乎家人一般的龐忠和。
想通了這些,周鈞嘆了一聲,這大唐官場上的事情,真是彎彎繞繞。
朝邵昶作了揖,周鈞說道︰“多謝觀文指教。”
邵昶擺擺手,笑著說道︰“指教二字不敢當。上個月中,衡才還是家中逢變,可眼下卻已經逢凶化吉,否極泰來。”
“由此可見,衡才必定是位福將,觀文趁個緊,多交往一些,也好多添些貴氣。”
周鈞客氣了幾句,剛想多問問朝中的事情,只听到不遠處傳來了聶玄鸞的聲音。
“咱們可都在行著聯句,就你們二人在這里私語,可是忘了這詩社的由頭?”
周鈞看了過去,只見聶玄鸞帶著一群詩社成員,一邊走過來,一邊說道︰“既然入了詩社,總要有些文貨,交出來听听不是。”
周鈞欠身說道︰“某不過是一作陪,並非想要入社。”
聶玄鸞笑道︰“二郎且看看,這詩社作陪的婢子僕從們,哪個不會吟上兩句,莫非你自認肚中的墨水,還不如這些下人?”
周鈞有些惱火,這女人究竟和自己有什麼仇什麼怨,犯得上這樣針對?
邵昶此時站出來說道︰“聶女真此言差矣,術業有專攻,周二郎平日里不諳文道,又何必強求?”
聶玄鸞還未開口,人群中的尹玉突然說了一句︰“周二郎不比常人,觀文怕是看走了眼。”
此言一出,聶玄鸞一愣。
她沒想到,平日里和自己向來不對付的尹公子,居然此時和自己站在了一起。
邵昶還想分辯,周鈞苦笑著止住了他。
看了看眼前的這些詩社成員,周鈞朗聲說道︰“衡才乃一俗人,不懂得吟詩作對,但肚中倒是有幾個故事,不如說出來,讓各位評鑒一番。”
眾人皆好奇,便催促周鈞速速道來。
周鈞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某接下來說的這個故事,名為『西廂記』。”
“前朝有位崔相國,得了急病,撒手人寰。”
“他的夫人鄭氏,攜小女崔鶯鶯,送丈夫靈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暫住普救寺。”
“書生張生,本是西洛人,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趕考,恰巧遇到在寺內玩耍的崔鶯鶯與紅娘……”
一出西廂記,周鈞整整說了半個時辰。
里面有些劇情,他實在記不清,就自撰一些補了上去,所幸對整體的劇情,還沒有太大的影響。
周鈞最終講到,張生考得狀元,寫信向鶯鶯報喜,而信件陰差陽錯,並沒有送到後者的手中。
而鶯鶯的指婚對象鄭恆,趁機來到普救寺,捏造謊言,說張生已被衛尚書招為東床佳婿。
于是崔夫人再次將鶯鶯許給鄭恆,並決定擇吉日完婚。
恰巧成親之日,張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歸來,征西大元帥杜確也來祝賀。
真相大白,鄭恆羞愧難言,含恨自盡,張生與鶯鶯終成眷屬。
听了結局,詩社的所有人均是出了一口大氣。
邵昶稱贊道︰“跌宕起伏,蕩氣回腸。”
聶玄鸞抹著眼角,只是說道︰“可正應了結尾的那句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尹玉和那虞 娘手握在一起,感傷不止,偷偷抹淚。
周鈞看著這些人感慨個不停,臉色有些尷尬。
這西廂記,他大約是有些記不全的,不僅劇情上有些許偏離,而且里面那些優美的唱詞,他也只記得一句——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遺憾之余,周鈞突然也有了一個想法。
他開口對詩社的眾人說道︰“倘若……倘若將這個故事,寫成戲本,在台上演出來,諸位覺得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