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er_ip"><b></b> “太尉……”胡軫、華雄、成廉、魏越等人就算再蠢,也听出老董在譏諷自己。
“不用在意老夫。”老董繼續陰陽怪氣,道“你們這麼勇,連軍令都不在乎,老夫又算個der……”
“屬下一時魯莽,實在……”四個大老粗想認慫,看憋半天,也說不出一句通順的話。
當然,也可能是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徹底被老董嚇住了。
“如此說來,你們不想打了?”
“不打,不打了……”四人連連擺手,伏首頓地。帶動著身上沉重的甲葉,嘩啦作響,一如他們顫抖的心。
老董卻突然變臉,聲色俱厲“既然不敢打,就換老夫來揍你們!……無虎符調動擅自出營,按律當斬!”
“念爾等對老夫還算忠心,先留你們一條狗命,一會兒當眾領五十軍棍,各降半格,以觀後效!”
說實話,老董此時心頭怒火突突直冒,很想親自上場揍這些家伙個生活不能自理。但努力克制一番,還是死死壓住了火氣。
畢竟,他們不配!
自己動手,也得是董璜這種有血親關系、值得信任的人。而這些將校,若非還有些用處,老董連怒氣都懶得生!
“唯!……”四人聞言如蒙大赦,當即拜首謝恩。哪怕五十軍棍下去,至少兩個月都下不來床……
分而處之後,老董才回到事情的源點。
手也不按著劍柄,淡然向王方走去“老夫再問一遍,公偉和這司馬到底是因何,才斬殺了四名士卒!”
“太,太尉……”王方完全沒有料到,事情竟會鬧得這麼大,早已超出自己的意料和控制“我,他們……”
“這四名好兒郎,可一直跟著老夫出生入死。在涼州時但有一聲令下,哪怕刀山火海,他們連眼皮也不眨一下!”
“沒想到未曾被敵人所殺,今日竟冤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陰沉地將王方剛才的話重復一遍,老董居高臨下地看著王方“說出來!老夫就是拼了這條命,也要為他們討回公道!”
“太,太尉……”王方瞬間冷汗直流,抖如篩糠。
“說!”
老董驀然又一聲怒吼,仿若晴天一記炸雷,震得王方心神大亂,下意識地道“我,我只是下令讓兒郎出來放松下,誰知他們竟敢多管閑事……”
“多管閑事?”
四個字入耳,老董都想扒開王方的腦殼,看看里面裝得是啥老八秘制漢堡醬料“違背老夫軍令,縱兵劫掠百姓!”
“有人義憤前來阻止,在你看來竟是多管閑事?”
說著看向朱�y,道“尤其公偉還乃老夫表奏的司隸校尉。司隸校尉是做什麼的,你不會不清楚吧?”
“屬,屬下讀書少……”
老董聞言,頓時感覺被出了輕語的蓋倫劈一刀,沉默重傷加破防老夫麾下,都是些什麼他娘的貴物!
好半天才反過勁,看向成廉、魏越兩人問道“你倆呢?”
“屬,屬下也沒讀過多少書。”
“屬下根本不識字……”
老董瞬間感覺低血壓被治愈,還有向高血壓轉變的征兆,又猙獰地看向胡軫道“你來說!”
“司隸校尉,持節,職掌糾察京都百官及京師附近的三輔、三河、弘農七郡的犯法者。又兼檢敕、領兵之權。”
總算是涼州有名望的豪杰,家底豐厚讀過一些書,胡軫準確說出了司隸校尉職責。
“那他阻止亂兵劫掠百姓,算不算多管閑事!”
“太尉……”胡軫有些情急,似乎想說些什麼,可感受到老董如隱隱欲發火山的氣勢,只能不甘地道“自不算多管閑事,反倒是份內之責。”
說完還是忍不住,又補充道“然司隸校尉雖可糾察檢敕,卻無執刑之權。士卒有錯,自有軍法處置……”
老董不由面露疑惑地看向他,似乎不明白這家伙為何此時還這麼勇。
但很快,他就釋然了涼州豪杰嘛,自是有些傲氣的。
只不過,能承受這樣做的後果就行。
“胡文才,有空還是多讀些書。莫要讓世人以為老夫有眼無珠,盡選些酒囊飯袋把持重權。”
老董聲音很平靜,听不出一絲喜怒“司隸校尉持節,可代天子行事。雖不如使持節般可殺兩千石高官,但殺無官位之人,只需證據確鑿、如實稟復即可!”
“太尉……”胡軫登時滿臉錯愕,完全沒想到董卓會當眾諷刺自己是酒囊飯袋。
入主洛陽之前,董卓一直都很器重信賴他。
歷史上董卓派兵攻打孫堅時,便以胡軫為大都護,統領騎督呂布及眾多步騎校督,可見其信任度。
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的他,下意識又想說些什麼。
但一次,已感受不到老董身上半絲怒氣,唯有視而不見、棄之如敝履的冰冷和不在意。
瞬間,他也彷如大冬天里被兜頭澆下一桶涼水,徹骨冰寒。
老董隨即已走向朱�y,深深一禮道“公偉兄鐵骨錚錚,處事果決,老夫在此謝過了。”
“太尉言重。”
老董從始至終未直接向他詢問,一是敬,二便是信。歷經風雨的朱�y,豈能看不出來。
同樣回了一禮後,又看向身旁那位司馬,道“太尉,卑職也是接到此人報訊後,才能迅速趕往此處。”
“且卑職至此時,此人及麾下將士正忍受那些亂兵圍毆,竟未違抗軍令還手。尤其那些亂兵持刀砍來,他亦不曾後退一分。”
“情急之下,老夫才斬殺了四名凶狂之徒。”
說著,忍不住拍向那人後背,稱贊道“卑職統兵多年,唯見此人能這般得軍心、嚴軍紀,令行禁止,實乃名將之材!”
“太尉……”這時,張遼也上前準備開口。
老董卻擺擺手,用不著他來介紹高順嘛……
之前成廉喊那句‘順兄’,他就有預感了。再听聞朱�y所言事跡,也唯有高順這般清白自守、嚴于律己的名將能做到。
忍不住看了一眼那四具尸體,就很想抱起來再摔一下,說一句‘汝等這些缺心眼兒之徒,幾損我一員大將!’
“高順,無字,並州人。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善統兵,麾下士卒甲兵齊整,嚴守軍紀,勇猛善戰……”
不能跟劉備一樣摔人收買人心,老董只能先將高順的履歷說出來,顯得自己這位大領導一直在默默關注。
面色冷峻的高順聞言,眼中果然閃過一絲訝然,很快又恢復平靜“軍司馬高順,參見太尉!”
“唔,順,依勢也,亦有理之意。”
老董又揪著胡須,努力回憶前世語文知識,道“理者,治玉也。玉得其治之方謂之理,凡物得其治之方皆謂之理,汝覺得‘方理’這表字如何?”
表字這玩意,自上古時姓氏演變而來,漸漸變成達官貴族、地方豪強的專屬稱號,普通人家無緣得之。
一般士族子弟,行冠禮之後,會由族中長輩,或者恩師,亦或是德高望重之人賜字。而在極度注重孝禮的漢代,賜字與被賜者間,便會多一層親厚關系。
有些類似于認呂布當義子。
不過收義子這形式,有些太武人化,關系進展也太快。高順這種人吧,明顯屬于慢熱型,太快了怕接受不來。
好在,高順雖不善言辭,卻並非不懂人情世故“多謝太尉賜字!”
7017k
<div id="cener_ip"><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