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便傳來了的獨立戰爭槍聲。
波士頓郵路在獨立戰爭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英國旋即對北美殖民地采取強硬措施,英國海軍封鎖了波士頓港口。
北美第一份報紙的誕生,也是富蘭克林的功勞。
這個消息再一次通過報紙,迅速傳遍了整個新英格蘭,之後又通過紐約,經南邊新建的其它道路,快速傳向了南方各殖民地。
報紙傳遞的不僅是英軍封鎖波士頓的消息,還傳遞著殖民地人民的不安、憤怒和失望。
求訂閱!求票票!)
當這項業務逐漸發揚壯大之後,人們對道路的平整度和寬度等又有了新的標準。
于是,波士頓郵路被擴寬、平整,並且越過紐約,繼續向南沿著海岸線延伸。
丑國就此提升了自己的速度,就連郵政局也被迫順應潮流,不再使用騎馬的人當郵差,轉而改用馬車寄送信件。
而引發了這一系列變革的勒維•皮斯,被後人譽為新英格蘭公路之父。
到了汽車出現之後,這條路被進一步平整、擴寬,並逐漸從波士頓延伸到了佛羅里達半島,和南方的另外兩條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路徑——林肯公路第一條橫穿丑國的公路)和迪克西公路最早的縱穿丑國的公路之一)——的部分路段連成一體,組成了一條溝通南北的東海岸大動脈。
在丑國建立後,波士頓郵路上還發生過許多大事件。
例如,林肯在競選老大前,曾連續地在波士頓郵路沿途巡回演講,得到了很高的支持率,這里就像他的票倉根據地一樣;
不過“高速公路”這個概念,最早是小羅提出來的。
而小羅提出這個概念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在紐約當州長的時候,被堵在了曾經的波士頓郵路上。
這條路還在日後引發過關于鐵路和公路究竟誰更重要這樣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
如今,丑國要重新規劃國道系統,這條由波士頓郵路為雛形發展而來的東海岸大動脈,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貢獻,必然會榮獲1號公路的編號。
其實丑國建立國道系統之前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他們並沒有什麼經驗。
在建國初期,各地區之間的長距離交通主要是靠水路,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城鎮和村莊,穿越曠野,只能靠步行、騎馬或者馬車。
但那時並沒有道路服務于長途旅行,只有一些零星的崎嶇不平的小徑,摸著石頭過河是尋常事。
聯邦後,開始意識到國家需要提供一個運輸網絡,以便能將松散的殖民地編織成一個有凝聚力的國家。
隨著丑國國土開始向西擴張,這種需求也變得更加強烈。
關于建立技術規則統一的路網的認知,就是在這種需求下逐步形成,並陸續在經濟需求的推動下付諸了行動。
直到18世紀末葉,丑國幾乎所有的道路都是由地方修建的本地道路,以滿足城鎮內的交通需求,並沒有跨區域的公路網。
當時地方也難以支付所需的築路和維護費用,修路主要靠勞役制度,要求身體健全的男子服勞役來修建道路。
再後來,這些勞役演變為可以用支付費用購買他人勞動服務的形式來替代。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鄉村地區需要道路來服務于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運輸,而建成的那些連接城鎮之間的道路也需要持續的養護和改善。
商人們抓住機會修建和運營收費公路,那時的收費公路叫“turnpike”,這個詞由兩個單詞合並而成,“轉動”和“長矛”,後來丑國的收費高速公路還有一些沿用了這種稱呼。
它是借鑒了英國的私人道路上的收費站形式,那時英國人在道路上用一條很長的長桿擋住過路人,收費後才會把長桿打開,很像後來收費站前的那種抬臂欄桿。
然而大多數早期的收費公路只是穿過荒野的小路,路面由壓實的泥土構成。
丑國第一條私人出資修建的收費公路出現在賓夕法尼亞州,在費城和蘭開斯特之間穿越了62英里約100公里),佔用的是公有土地,用兩年時間建設完成。
當時賓州沒有花錢建設,但州政府于1792年把這條路包租了下來。
在這個時期,人們發現修路可以給商業帶來跨地區的市場,投資公路有利可圖,于是不少私人紛紛投入建路的生意。
這與後來華夏的口號“要想富先修路”的認識形成階段非常相似。
19世紀中葉,全丑建了1500多條私人收費公路。
這些公路大部分並不怎麼賺錢,但是給道路沿途和附近的居民與企業帶來了巨大的間接利益。
到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蒸汽機輪船和鐵路的出現,以及國家在河道上的建設投資,嚴重沖擊了私人收費公路的贏利能力。
而且這些公路也都因為築路技術缺陷大量陷入惡劣狀況,許多私人公路干脆被股東們放棄,交給國家或地方政府來控制。
這個過程中,人們也建立了一個重要的認識,就是道路是有生命周期的,需要花錢維護,耐久性是道路工程一個重要的技術要素,道路的經濟效率則是致命關鍵。
從19世紀中葉開始,丑國的私人收費公路大約有16000公里,使用了一種被稱作為‘木板路’築路技術。
就是先在道路兩側夯實泥土,再在上面鋪設縱向的木梁,然後把木板橫向鋪設在木梁上,這應該算是嘗試用木板穩定道路物理狀況的初步嘗試。
這種路通常有18至22英尺寬,當年算是高技術等級的道路。
由于這種木板路的建築費用很高,所以通行費也高,而且在一些原本對本地人出行是免費的地方,這種道路也不免費。
可是造價問題,直接影響了這種木板路技術的推廣。
丑國大約有5萬到8萬公里的公路上都修建過這樣的木板路。
這種幾乎是不計成本的建設方式的缺陷,應該是丑國人在實踐中的又一個重要的經濟學認識。
其實總體而言,丑國各地修建的私人收費公路並沒有確切數量的統計記錄。
後來隨著公眾對私營收費公路和收費公路的不滿呈增長趨勢,最終促使商人把道路的建設和運營逐步過渡到政府手中。
從19世紀20年代算起,在運營的私人收費公路已經不多了,大部分公路建設和維護已移交給州、縣的地方政府。
也是在這個時期,聯邦首次介入了道路網絡的供應工作。
1803年,俄亥俄州建立,並開始快速發展。
這是丑國東海岸英國殖民者建立的最初的北美十三州之外向西面美國腹地發展的第一個中東部州,需要穿越東海岸平原西側的高山才能到達,這使得連接東海岸和西部遼闊地區道路的必要性越來越明顯。
為了將被大山阻隔的傳統的水運商道打通,1803年,國會提議利用出讓俄亥俄州土地所籌集的部分資金修建一條“國道”。
起點是從馬里蘭州坎伯蘭到弗吉尼亞州的惠林,以便連接兩條重要的商業水道。
經過大量的討論和爭論,當時的丑國老大杰斐遜于1806年5月29日批準修建該公路,並為此提供了3萬美元的聯邦資金。
這條公路1811年動工,1819年建成,該公路是丑國第一條路面使用碎石滿鋪的公路,比以前的道路具有更高的耐久性。
國會在1820年和1825年又批準該公路向西進行擴建,這件事意義深遠,稍後再談。
在國道建設領域,還有一個重要的事件,對後世影響深遠。
1830年,時任丑國老大安德魯•杰克遜否決了“梅斯維爾公路法案“。
梅斯維爾路雖然是國道的一部分,但完全位于肯塔基州。
杰克遜表示,聯邦不能資助任何不能使“整個國家“受益的公共項目,尤其是不能資助完全位于一個州內的公路。
他宣布如果需要用聯邦資金為某個州單獨修路,就需要修改憲法。
這一否決對後世產生了持久的影響,並有效地阻止了聯邦政府直接建設、維護和管理丑國的道路。
在這次否決之後,在丑國形成共識,道路的建造和維護是地方州政府的一項職能。
盡管隨後的最高法院裁決宣布聯邦政府可以根據《丑國憲法》商業條款的規定建造和管理州際公路, 但認為修路屬于州政府職能的觀點仍然一直佔上風。
杰克遜反對的,只是出資修建一條僅僅位于單獨州內的道路,並不反對出資修建跨州的國道,所以他同時批準為該路線的跨州路段追加資金。
國道的建設在聯邦的支持下持續到1838年,當時它的西部終點到達了丑國中部五大湖區的伊利諾依州的萬達利亞。
從19世紀30代開始,國道的各個路段都移交給各州進行維修和管理。
在19世紀後期,丑國國道因維修不善而陷入廢棄狀態,其各個部分被轉移到州和地方轄區。
原來的國道路線大部分是現在的丑國40號公路的一部分。
再說回坎伯蘭,在多數人眼里,坎伯蘭隘口似乎是個默默無聞的地名。
談到丑國歷史的時候,人們總是會想到諸如詹姆斯敦、列克星敦、費城、波士頓等地,而對于坎伯蘭隘口和經過它的那條“田納西荒野之路”知之甚少。
實際上,坎伯蘭隘口對丑國歷史的影響完全不亞于上述的任何地點。
甚至可以說,沒有坎伯蘭隘口,就不會有後世的丑國。
是的,就是這麼意義重大,絕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
打個比方,這就像你脫掉了女神身上最後一件遮蓋,此後的道路必然暢通無阻。
如果不脫掉這一層,你就死活進不去,氣不氣?
這麼一比喻是不是就形象了很多?
()
1秒記住網︰。
獨立戰爭之後,波士頓郵路逐漸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
一位名叫勒維•皮斯的鐵匠,在波士頓郵路上跑起了一項新的生意——長途載人馬車。
他為往來于波士頓、普羅維登斯和斯普林菲德三地之間的旅客提供舒適的寬蓬馬車服務。
列克星敦之戰當天,一位民兵騎著快馬,沿著波士頓郵路南下,沿途傳遞著一個消息︰
“渴望自由的朋友們,大家注意了,今天早上天亮前,大約1000到1200名英國士兵在沒有受到任何挑釁的情況下,對我們開槍了!”
這條簡短的消息點燃了殖民地人民的怒火,一直傳到了紐約,後來又傳到了費城、弗吉尼亞,沿途的民兵紛紛做好了戰斗準備,正式拉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
比較詼諧的是,獨立戰爭中,丑國國父、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率隊打的第一仗,便是在紐約阻擊英軍,保護波士頓郵路。
可是華盛頓失敗了,被迫退走新澤西的普林斯頓,直到他夜渡特拉華河、奇襲特倫頓得手之後,才扭轉了戰局。
列克星敦戰役的前夜,波士頓的銀匠保羅•列維爾便是通過波士頓郵路,前往列克星敦及康科德的殖民地志願民兵集合點通風報信,這才有了列克星敦那場著名的戰斗。
殖民地和英國的矛盾就此激化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這樣的旅途比騎馬和徒步都要舒適、省時很多,受到人們的熱捧。
從此,長途客運業務在美國出現。
從此,新英格蘭和紐約的居民開始關心時政,新英格蘭的識字率也得到了提升。
報紙有不容小覷的力量,換句話說,輿論不可忽視。
當郵政事業開始蒸蒸日上之後,富蘭克林覺得,這麼偉大的系統,除了傳遞人們之間的私信之外,應該還能產生更大的作用——傳遞新聞和思想。
在他的倡議下,《波士頓新聞信箋》問世了,它滿載各類新聞和文章,沿著波士頓郵路,被送往了千家萬戶。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港口發生了傾茶事件,第二天,關于此事的新聞就通過報紙傳遍了幾乎整個馬薩諸塞。
不出幾天,從新罕布夏到紐約的人們都知道了這件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