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執筆見春秋 本章︰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

    這或許是朱棣一生以來,最為艱難的時刻。

    同時朱棣的心中也帶著幾分後悔。

    前期的征戰太過于順利,這也讓朱棣想要更加的深入,取得更大的成功。

    只是他卻忘記了,草原不是他的主場,一望無際的平原,更是沒有什麼可以躲避的地方。

    北元高空上的獵鷹,更是如同附骨之蛆,完全沒有擺脫的可能。

    或許在成吉思汗的年代,還有彎弓射大雕,可現在大家都是用輕弓了,射程上完全是達不到。

    這也讓獵鷹更加的肆無忌憚。

    “這獵鷹,真是一個好東西,往後本王也必然要養出幾只來。”

    逃跑之余,朱棣還很有感嘆的說道。

    張玉一臉愁容,時不時的向後看看,依稀可以看到追逐而來的蒙古騎兵。

    “王爺,恕末將往後不能再追隨左右了。”

    張玉眼楮閃過一道精光,語氣中帶著幾分悲涼的說道。

    朱棣當即明白了張玉的意思,當下沉聲道︰“本王不準!”

    現在的朱能,已經是斷了一條臂膀,如果張玉再折此處,那等于是左膀右臂全沒了。

    這對于往後的朱棣,是真正的元氣大傷。

    士兵沒有了可以再操練,可再想有這麼一個大將,那就極其困難了。

    “可是”

    “沒有可是!!!”

    風在咆哮,朱棣幾乎是怒吼中打斷張玉的話語。

    “他們不敢將本王怎樣,即便是現在你去拖延一些時間,那也沒有任何的意義,足足百騎,能夠擋住幾息。”

    “這幾息的功夫,本王難道就能插上翅膀飛走嗎。”

    “若是被擒了,那就一起被擒,有本王在,他們也不敢將本王怎樣,還得好酒好肉伺候著。”

    “本王在,你的性命自然也是無憂。”

    “別忘記了,北元亦是從中原過來的,他們不是野蠻生長的草原人。”

    朱棣很清楚,就現在這樣的情況,北元于大明處于極大的弱勢。

    自己被擒拿之後,便也是作為跟大明談判的籌碼。

    雖說是丟了幾分面子,可父皇從小就教導他,在戰場上失敗並不可怕,怕的是自己被擊倒。

    像是朱棣這樣的人,心性堅定,意志堅強,而北元也不會說有什麼會怠慢的地方。

    頂多是利用他來跟大明談禁運的事情。

    而且自己排行老四,只是一個藩王,即便是把自己給斬殺了,又能有什麼意義。

    張玉听到王爺如此之說,當下虎目含淚,心中哽咽。

    而就是在這個時候,朱棣這邊的戰馬們,經過長期的奔波,速度已經是慢下來了。

    蒙古那邊一人雙騎,依舊是保持著極高的姿態,很快便就圍了上來。

    “放下弓箭吧。”

    朱棣停馬,而後對旁邊的親衛們吩咐道。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做什麼無謂的掙扎了。

    數千蒙古騎兵,很快就將朱棣百騎團團圍住,但是他們只是看著,並沒有要動手靠近的意思。

    顯然是在等待後邊的統領過來。

    朱棣雖說是被包圍了,但是神態自若,沒有絲毫的頹廢和喪氣,看向周邊蒙古兵的眼神中,依舊是帶著高傲。

    作為大明的藩王,他有這個底氣。

    很快,在密密麻麻的蒙古騎兵中讓開了一條道路。

    一個身著輕甲,外披北元朝廷服飾的蒙古人,慢悠悠的騎著馬走了過來。

    “北元兵部尚書哈巴,見過大明藩王。”

    哈巴坐在馬上,遙遙作揖對著朱棣說道。

    至少是在禮儀上無可厚非,完全不是那種勝利者的姿態,反倒是更像朋友一般。

    朱棣搖搖拱手,道;“去哈巴尚書大帳?”

    哈巴微微躬身,單手虛招道︰“有請燕王大駕光臨。”

    並沒有卸甲,朱棣便就是這般騎著馬,如同是客人一般,跟在哈巴的身後。

    後邊張玉想要跟著,不過被蒙古騎兵攔住。

    哈巴稍微停頓了下說道︰“咱們這邊的僕從可能會有些不懂事,燕王帶三五僕從即可。”

    听到這話,張玉把自己身上的兵器交給旁邊的親衛,然後帶了兩人,跟在朱棣的後邊。

    在這個時候,哈巴的心情是無與倫比的。

    不僅僅是哈巴,所有的蒙古騎兵們,將軍們,都是異常的興奮。

    這可是大明的藩王,而且在大明的眾多藩王里面,都是極為靠前的。

    普通的蒙古人自然不懂得,但是北元對于這些事情,可謂是太過于了解了。

    誰能想到,真的會有這麼一天的出現。

    哈巴的名字,將會徹底的在整個北元草原上流傳。

    沒有人會想到,大明燕王,竟然真的被北元給俘虜掉了。

    這個消息,僅僅只是在三天的時間里,就已經徹底的傳遍了整個草原邊關。

    大軍雷動。

    所有隸屬于邊關的衛所兵,被全部的召集了起來。

    原本還有一些走私的商販,在這個時候也是全部的被徹底的斬斷。

    但凡是有點腦子的將軍,指揮使,都知道在這個時候意味著什麼。

    一個不好,北元和大明之間,將會上演一場空前盛況規模的大決戰。

    七日之後,消息便就傳到了京師這里。

    京師震動。

    這可是燕王朱棣。

    竟然會成為北元俘虜,這是在打整個大明的臉,也同時是在打整個大明軍隊的臉。

    沒有人覺得燕王朱棣在軍事能力上很容,太多的戰績足以證明其能力。

    可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

    奉天殿上。

    朱元璋再次坐在了龍椅之上,之前的那道垂簾也被解除,這意味著洪武大帝再次回歸到執政之上。

    朱英和從前一樣,安靜的站在龍椅的側前方。

    下邊的文武百官,一個個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異動。

    其實大部分的大臣們都非常的清楚,雖然燕王跟太孫殿下曾經有些不和,但眾多皇子之中,除開已經薨逝的太子外,也就是燕王最是得到陛下的喜歡。

    如果燕王不是因為排行老四的話,或是在老二的這個位置上,可能于太子薨逝之後,就已經被確立為新的太子了。

    而這樣的燕王,現在卻成為了北元的俘虜。

    這對于陛下來說,絕對是極為憤怒之事。

    “咱南征北戰多年,和北元也打過不少的交道,可是咱大明,從來是沒有吃過這般的大虧。”

    “是咱的將士們老了嗎,還是新的將士們不頂用,在草原這等地方,竟然會發生如此之事。”

    “現在去追究這些,已經沒有了太多的用處,咱也懶得再去管。”

    “便就好生商議一番,看看現在怎麼辦吧。”

    朱元璋的聲音,平靜中帶著幾分憤怒,若是換了從前,指不定就已經有大批人頭落地了。

    現在于脾性上,倒是因為朱英的關系收斂了很多。

    只是這個話,哪個大臣敢來接茬啊。

    這要是一個回答不好,必然就是腦袋搬家的下場。

    半晌,整個奉天殿里安安靜靜,無人言語,甚至連呼吸聲都極為細微。

    數百的大臣們,就跟雕塑一般,沒有絲毫的動靜。

    這般氛圍,更是讓整個奉天殿內安靜得可怕。

    “怎麼,咱的兒子被人給抓走了,你們這些平日里一個個說要展現抱負,宏圖大志的臣子們,就沒有一個敢說話的嗎。”

    “就沒有一個能夠給咱出謀劃策的嗎,那咱還要留著你們干嘛用,盡數是些吃干飯的家伙。”

    朱元璋的咆哮聲,于整個奉天殿里不斷的回蕩,都不需要太監傳話,整個大殿的人都可以听得是十分的清楚。

    在這個瞬間,所有的大臣們頓時全都跪倒在地。

    朱元璋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而後冷冷的看向前面跪著的幾個尚書,目光最後是落在了兵部尚書茹的身上。

    “茹,你來給咱說說,現在咱們要怎麼去干。”

    听到陛下親自點名,茹自然不可能說拒絕,微微躬起身子,而後說道︰“啟稟陛下,北元如今被全面禁運,草原民眾生活苦不堪言,自然是想以燕王殿下為質,而後跟咱們大明談判。”

    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你說的這些,咱自然是知道的。”

    “可是咱心里頭這股氣,可順不下去,你得想個法子出來,能夠讓咱心里頭這股子氣順下去。”

    “自咱大明建立起來,何曾出現過這樣的事情,這對于咱大明來說,是恥辱,是羞恥!”

    茹听完陛下的咆哮之後,不敢有絲毫的停歇,生怕晚了幾息,陛下就直接降罪過來了。

    當下回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此刻應當是調動邊關軍力,給予北元最大程度的反擊,讓他們清晰的明白自身的情況,如此一來也能是非常之好的保護住燕王殿下的安危。”

    “也能讓北元知道,現在的大明已然不是從前的大明,是他們完全招惹不起的存在。”

    听到這番話,朱元璋才算是微微點頭,略帶幾分怒意道︰“別一個個給咱都跪在那里了,咱要的是你們能夠給咱排憂解難,而不是說出了什麼事情,就只會朝著地上一跪。”

    “咱這大明,是你們這些臣子跪出來的嗎,是咱帶領著百萬將士們,一寸寸打出來的。”

    “往後若是再遇到什麼大事,你們就只會是一個個這般跪著,那就全部都致仕吧,要你們也沒有什麼用處,浪費口糧。”

    “這麼多年的書,一個個都是白讀了。”

    朱元璋對于這些大臣們,是真的特別的失望。

    好像是整個奉天殿,都沒有什麼能臣了。

    其實這樣的局面,也是說皇權對于朝臣的壓制體現。

    在最初的時候,也很少是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那個時候不管是有什麼事情,也會有像是李善長,胡惟庸,劉伯溫這等人才站出來出謀劃策。

    而隨著他們一個個的去世,在當今的朝堂之上,盡數已經被朱元璋徹底的壓制。

    在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處理什麼事情,而是要先保障住自己的性命。

    先前朱元璋在朝堂上殺的大臣太多了,這也導致很多大臣有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權衡利弊,而不是想到去怎麼處理這個事情。

    當然,若是逼迫一下,也是能夠想得出辦法的。

    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朱英其實也沒有想到,朱棣竟然會被真的活捉了。

    其實說起來,朱棣被捉到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微乎其微的。

    畢竟茫茫的草原上,七八千人看似很多,但是幾萬大軍的動向是更加的明顯。

    獵鷹雖然是神奇,但除非是直接的發現了敵人,不然也是有很多可以規避的方式。

    嚴格說起來,朱棣被活捉的緣由,其實跟朱英是脫不開干系的。

    倒不是朱英特意讓朱棣被活捉,只是想讓朱棣于草原上的進展,並不是那麼順利罷了,亦是可以更好的打開出一個局面。

    只是沒想到會出現如此的局面。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局面對于大明是非常有利的。

    听上去有些糊涂,但從現實的情況上來說,就比較簡單了。

    對于征伐草原,對于大多數邊關的將士來說,其實在心里頭並不是很樂意,因為草原對于大明,是一塊很難啃下的硬骨頭。

    這里頭主要的體現是草原太遼闊,加上草原部族動輒遷徙,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居所,想要徹底的消除這個威脅就比較困難。

    步兵在草原上的存在感又不是很強,只得以固守邊關,較為被動的迎接戰斗。

    現在朱棣被活捉,那麼從名義上就比較強而有力。

    至少這些邊關衛所的指揮使們,就非常懂得在這個時候,千萬是不能夠消極怠工,必須得真正的使出力氣來。

    否則要是傳到了京師陛下這邊,管他是誰,也絕對不會有什麼留情的余地。

    而就現在的邊關,在朱元璋的諭旨到達之後,所有的衛所兵是徹底的動了起來。

    邊關的城池大門一個個洞開,大量的士兵們開始上陣,直接就是朝著北元的深處進行一個推進。

    這一下給了北元極大的威懾力,但凡是收到消息的部族,立即就是開始遷徙。

    誰也不想去面對一個暴怒的大明。

    任何在這方面有阻擋的,都會被強行摧毀。

    這個消息,也很快的傳遞到了北元朝廷這里。

    朱棣,頓時就變成了一個燙手山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並對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