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時間,變化不大啊。”
當張運到達天山南麓,從遠處看著天山城的時候,感覺和印象中十年前差不多。
“恭迎尊主回歸。”
正準備讓大黃帶著自己先去靈鷲宮,突然發現遠處一道道身影腳踩輕功,快速接近。
正是梅蘭竹菊四劍帶著靈鷲宮的直屬女弟子快速而來。
“都起來吧。”
看著面前跪在自己面前的眾女,張運笑道,“這十年來,你們做的很好。”
其他暫且不說,十年沒有在靈鷲宮現身,現在還這麼恭恭敬敬地恭迎自己,真的已經很好了。
“一切都托尊主洪福。”梅劍笑道。
“好了,這些客套話咱們就不多說了,先回靈鷲宮,然後讓我看看這十年的具體情況。”
靈鷲宮,尊主大殿內。
張運坐在尊主位上,兩側各三張椅子,分別是坐著梅劍、喬峰、薛慕華、烏老大、趙鼎以及韓世忠。
梅劍︰監察執法之主。
喬峰︰天山鐵騎統領,天山城最強之矛。
薛慕華︰天山城商務部部長,掌管經濟。
烏老大︰天山城外交部部長,負責接洽中原江湖勢力。
趙鼎︰天山城大總管,總管天山城大小事務
韓世忠︰天山城治安軍總管,治安、城防、屯田,作戰等,天山城最堅實的盾牌。
這幾人中,趙鼎和韓世忠是張運和逍遙子生活外出采買時撿到的,因為對這兩個人有很深的歷史記憶,就把他們扔給了每年都會來匯報情況的梅劍。
這二人也不負眾望,擔當重任,盡職盡責,且做的很好。
“諸位,辛苦了。”打量了一番這六人,張運拱了拱手,真誠感謝。
“這是我等職責,尊主言重了。”三十多歲的趙鼎,不苟言笑,總是很嚴肅的樣子,“不過尊主回來了,我等也終于算是有了主心骨。”
“是啊,尊主您不在,很多事情我等也不知究竟是該進還是該退,只能維持原樣不動。”梅劍感嘆道。
雖然每年都要去匯報情況,還有書信往來,可是!
人在和不在,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比如天山城十年積聚,如今是往外擴張還是維持,這就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可不是張運遠程一個命令就行的。
“放心,這一趟回來,暫時就不會走了。”張運笑道,“大家先匯報一下各自的情況吧,就從趙鼎開始。”
“尊主,如今天山城人口十一萬,分布在一城五鎮中,天山城內六萬人,五鎮位置位于邊境,共五萬人,這十一萬人,有八萬是漢人,其余各色人種皆有,多為西域之地活不下去的流民匯聚而成。”
“按照尊主最初的規劃,十年來我等安心積聚發展,開墾農田,修建弛道,如今每年農業產糧不僅自給自足,更有大量容余,按照現在的農田規模,我們可以養活三十萬人。”
“而這還只是農田規模,天山城真正的核心受益在于商貿,東西兩方商貿,每年獲利接近千萬兩白銀,且在逐年遞增,去年已經達到1156萬兩白銀,即便是大量招工用于全方位的基礎建設、軍隊武器不斷更新換代、軍卒待遇不斷提升,依然有大量容余。”
“教育方面,依照尊主規劃,建設公共學校,十歲以下五歲以上孩童必須入學,除了教授文字,還教授龍象般若功,如今龍象般若功已經普及整個天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