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爭霸之我在大唐當昏君

第312章 精心算計釜底抽薪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方邵康 本章︰第312章 精心算計釜底抽薪

    宦官磕磕巴巴的,半天沒把緣由給說出來。

    眼見朱元璋殺氣騰騰了,他雙腿一屈,重重地跪在地上道︰“是真武大帝!”

    “你說什麼?”

    朱元璋暴跳如雷道︰“你這是嫌腦袋長在脖子上太久了,想要被砍了喂狗是嗎?真武大帝也是你這種卑賤之人能夠褻瀆的?”

    “啪啪啪!”

    “啪啪啪!”

    “啪啪啪!”

    ……

    那宦官慌忙左右開弓,狂扇了自己幾十巴掌,打得口鼻流血,面龐紅腫,方才道︰“是唐帝利用真武大帝引起的民亂。”

    他很能理解皇帝的怒火。

    大明百姓多信仰真武大帝。

    這就跟大唐百姓在李韜的影響下,多信仰元始天尊差不多。

    他剛才整個人都不太清醒。

    那樣沒頭沒尾地回答,確實該死。

    只是這也不能完全怪他。

    而是事情太大了。

    影響也太廣了。

    若是無法及時平叛,大明很有可能會步大清的後塵。

    大清剛開始不就是被白蓮教和天地會給搞亂的嗎?

    真武大帝的信徒可不是那兩個小教派能夠相比的。

    一旦李韜充分利用了,勢必會讓大明風雨飄搖。

    “你再說一遍!”

    朱元璋青筋暴起,怒氣更勝了。

    真武大帝被他視為大明的守護神。

    特別是在李韜利用元始天尊禍亂諸國後,他更加重視。

    凡涉及真武大帝禮敬之事,他都是親力親為,從不讓他人染指。

    李韜是什麼時候把毒手伸到這方面的?

    他又有何德何能左右大明的守護神?

    宦官渾身發抖,汗流浹背道︰“回……回陛下,是兩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道士在暗中幫助李韜。早在李韜于大宋奔襲千里,連破三道獵殺線之後,便有說書人說他是真武大帝轉世,世間第一戰力。”

    “當時這種說法主要在唐宋邊境一帶流傳甚廣,好像並未傳入大明。只是後來不知怎的,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兩個道士潛入大明南部,向一些乞丐、流民等窮苦百姓傳道。”

    “傳的是真武大帝心系蒼生,救苦救難之道,也沒說李韜就是真武大帝轉世,所以各地府衙不以為意,直到最近……”..

    說到這,他如鯁在喉,不敢繼續往下說了。

    朱元璋雙眼噴火道︰“說下去!”

    宦官欲哭無淚道︰“他們……他們最近突然向窮苦百姓免費發放精鹽,還說無論是雪災,還是鳳南糧倉走水都是天尊對陛下濫殺無辜,欺壓百姓的懲罰。還說真武大帝乃天尊之徒,司命之神。”

    “那李韜便是真武大帝轉世,以精鹽來為受苦受難的天下百姓擺脫奴役,增強體魄,延年益壽。同時他也會一統天下,讓世間再無戰火,百姓們也都能豐衣足食,福壽延綿,從此過上好日子。”

    “一派胡言!簡直一派胡言!”

    朱元璋直接沖到他面前道︰“如此荒誕之言,他們也說得出口?”

    “陛下息怒!”

    宦官連忙道︰“他們這是在有意蠱惑和蒙蔽大明百姓,只要陛下立即戳穿他們的陰謀,他們必然無所遁形,百姓們也能幡然醒悟。”

    朱元璋不僅沒有回應,反而不受控制地向後踉蹌了幾步,臉色比鍋底灰還要難看。

    吳良也是倒吸涼氣,意識到失態的嚴重性了。

    李韜此舉不亞于釜底抽薪啊!

    他巧妙地將大明近來發生的事都給串聯了起來。

    然後又以廣施精鹽這種手段來收攬民心。

    偏偏精鹽確實能夠增強體力,延年益壽還尚待證實。

    這無疑增加了他是真武大帝轉世的說服力。

    考慮到劉伯溫被帶到天啟後,就一直在給流民發放精鹽。

    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力又很大。

    這顯然會讓更多信奉真武大帝的人,相信那兩個道士的說法。

    在大明眼下天災人禍交織的情況下,信奉真武大帝轉變為信奉李韜之人,肯定會以星火燎原之勢猛增。

    哪怕他們現在出手,估計都會影響整個大明了。

    大明真的要亂了。

    趙庸也意識到自己被李韜利用了,先是看了眼吳良,隨後又看向朱元璋道︰“陛……陛下,那李韜妄想以此舉禍亂我大明,簡直痴心妄想!臣願帶兵前去平叛!”

    朱元璋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大聲道︰“傳旨,趙庸辜負聖恩,肆意妄為,濫殺無辜,夷九族,以平民憤!”

    “……”

    趙庸一屁股癱在大殿上,六神無主地看向朱元璋,苦笑了兩聲。

    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也許他大難不死之時就應該想到這一點的。

    他對于這位九五至尊而言就是一個隨時可以利用,利用完了又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罷了。

    他沒有給自己求情。

    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

    滿朝文武也都沒有替他求情。

    包括他的女婿齊王。

    他們皆是心照不宣。

    大殿里鴉雀無聲。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趙庸被拖出去以後。

    鳳翔侯張龍出列道︰“陛下,為今之計,當快刀斬亂麻,調回大軍鎮壓。不然一旦讓他們起勢,後果不堪設想。”

    吳良攥起拳頭道︰“現在看來那李韜讓趙雲、侯君集等人退出孟州,既是為了暫避鋒芒,也是為了軍向西,遲緩他們回撤的時間,真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想起前些日子還說過李韜年輕氣盛,朱元璋只覺臉上被他扇了幾巴掌。

    他看向十四子,肅王朱漗道︰“湯和等人回撤尚需時日,你速速代朕前去南部主持大局!”

    朱漗連忙道︰“兒臣這就動身!只要兒臣還有一口氣在,便不會讓那李韜的詭計得逞!”

    朱元璋想了想,又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道︰“且慢,此事還是讓吳愛卿前去吧。”

    朱漗一臉懵逼道︰“父皇,這……”

    金口玉言。

    又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給的成命,怎麼說改就改了?

    枉他剛才還大喜過望,以為自己被重用了呢。

    朱元璋搖頭道︰“你做事沒什麼章法,尚需歷練。而吳愛卿有勇有謀,又執掌錦衣衛。此事背後定有李韜麾下的那股神秘勢力在推波助瀾,派他前往再合適不過了。”

    這是沒重用成,還被奚落了一番?

    看到幾個兄弟似乎都投來了嘲笑的目光,朱漗心里那叫一個憋屈。

    不過不少宦海沉浮的老臣,都從此事中看出了一些苗頭。

    若是以往,陛下必然不會這麼做。

    在這個節骨眼上,這是有意防著諸王掌兵或者跟開國之將走得太近啊!

    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可在陛下身體康健的情況下,他大可不必如此警惕。

    難道說……

    腦海中閃過某個猜測後,他們瞬間打消。

    只是面龐早已蒼白。

    “退朝!”

    朱元璋很煩躁。

    離開朝堂後,回到後宮,讓人攜密旨去孟州。

    做完這些,他突然往榻上一坐,劇烈咳嗽了一聲。

    一個老宦官急忙給他拍著後背道︰“陛下,您消消氣,您可一定要保重龍體啊!”

    “無礙!”

    朱元璋伸手推了他一把,這才發現自己剛才用手捂著嘴的時候,竟然磕得滿手是血……

    “血!”

    老宦官嚇得魂飛魄散道︰“御醫,快傳御醫!”

    “狗東西,喊什麼?”

    他氣得一腳踹出,結果人沒踹出,自己卻從榻上翻倒。

    腦袋還“磕”得 當了一下。

    老宦官見狀,心驚膽寒的同時趕緊攙扶道︰“陛下,您沒事吧?老奴罪該萬死,老奴罪該萬死!”

    朱元璋坐著緩了很久很久,隨後往榻上一躺道︰“去……去傳王御醫!切記,只傳他!另外,速宣皇太孫入宮。”

    “喏!”

    老宦官離開了一會兒,王御醫急匆匆趕來,給他把了把脈,旋即臉色大驚道︰“陛下,您真不該離京的……”

    朱元璋有氣無力道︰“無需多言,告訴朕,朕還能活多久?”

    王御醫慌忙伏拜于地道︰“您本就積勞成疾,離京後又遭寒氣入體,一直在強撐著,今日又急火攻心,已經快燈盡油枯了。”

    “你是想讓朕殺你?”

    “多則兩個月,少則半個月……”

    說出這話,王御醫已是泣不成聲。

    走到門口的朱允𩵼癒y錳 苯喲罌拮牌說攪獎叩潰骸安唬 獠豢贍埽』室   獠豢贍埽 br />
    “傻孫兒……”

    朱元璋微笑著摸著他的面頰道︰“朕的身子骨,還有誰比朕更清楚?朕本來還想著幫你擺平這一切,無論如何也不能交給你一個爛攤子,誰曾想那李韜如此陰險,竟拿真武大帝做文章,還把近來發生的所有事都給串起來了。”

    “終究是朕大意了,朕還是輕視他了。不過只要朕還有一口氣在,朕就一定掃平民亂,把一個安穩的江山交到你的手里。”

    “皇爺爺!”

    朱允鵐曏靰〥荂�降氖滯螅  鸕潰骸澳鬮蘼に綰我慘﹥然室   蝗晃胰媚忝欽鎏 皆號閽幔 br />
    王御醫咬著牙道︰“臣一定竭盡全力。”

    ……

    孟州。

    中軍大帳。

    常遇春、李文忠、湯和、傅友德、沐英等人聚首議事。

    一斥候快速走進大帳道︰“諸位將軍,天啟有變!”

    常遇春眉頭微皺道︰“難道徐庶和袁天罡有所察覺?”

    斥候道︰“他們不僅有所察覺,而且還突然動手了。我們安插在流民中的人,還有那些刺殺商賈的細作,全都被一鍋端了。”

    “怎麼會這樣?”

    常遇春不願相信道︰“那些人很是分散,又潛伏得極好,他們即使發現了,也休想快刀斬亂麻。”

    斥候苦聲道︰“是出了大量叛徒,他們發了瘋似的揭發,給了那雨化田一鍋端的機會。”

    “叛徒?”

    不僅常遇春,李文忠、湯和等人皆是面色凝重。

    直覺告訴他們,此事不簡單。

    要知道為了能夠里應外合拿下天啟,範增、賈詡等人都參與了。

    大明更是出人出力,耗費良多。

    潛入天啟的也都是經過他們精挑細選,忠于大明的。

    又怎麼會背叛?

    而且還是大量背叛!

    斥候硬著頭皮道︰“末將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很震驚,不過在來的路上,末將得到消息,南部八州發生了叛亂。”

    “什麼?!”

    眾將不約而同地站起身,難以置信地看向他。

    斥候頭大如斗道︰“末將已經派人前去核實了,不過茲事體大,末將還是覺得必須得盡快告知諸位將軍。”

    “這次叛亂的起因是……”

    他把兩個道士如何傳道,如何利用李韜是真武大帝轉世,慫恿百姓造反的事,詳細地說了一遍。

    湯和臉色鐵青道︰“鹽亂、劉伯溫、糧倉,原來這一切都是他精心算計好的,他真正的目的在于此!”

    “他這是要讓我們不戰而退啊,我們全都著了他的道了!”

    傅友德連忙道︰“此事尚有疑點,我們也不要在這自己嚇自己,待核實了以後再說。”

    “只能如此了!”

    幾人相互看了眼,皆是有種不好的預感。

    沒過幾天,消息核實了。

    又過數日,他們收到了密旨。

    看完密旨後,身經百戰的幾個大將似乎都變成了啞巴,誰也沒有吭聲。

    大概一盞茶的功夫後,李文忠才強撐著身體,萬分艱難地走了幾步道︰“諸位,伐唐和平叛就交給你們了,本將在應天府等待你們的捷報!”

    他是皇帝的外甥。

    皇帝這個時候讓他回應天府,只怕應天府有變。

    他相信這幾個大將都看出來了。

    好在他們都是皇帝的心腹大將,對皇帝忠心耿耿。

    即便應天有變,有他們掌兵,大明也不可能變天。

    待他走出大帳後,常遇春萬分不甘道︰“我們終究沒能拿下天啟。失去了這個機會,再想攻打天啟,只怕會難上加難。”

    湯和二話不說,拍了一下他的胸膛道︰“說什麼呢?你常十萬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喪氣了?只要有我們在,天啟遲早被拿下!”

    “走吧,八州之亂迫在眉睫,陛下又特命你我二人前去平亂,我們可不能辜負陛下對我們的信任!”

    常遇春心事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後轉頭對傅友德和沐英道︰“這里就交給你們了。在內亂平息之前,二位當固守。”

    傅友德和沐英應了一聲,親自送他們離開。

    看到他們率軍走遠了,沐英低聲道︰“這猛然間少了三十萬大軍,我們也只能固守了。不過眼下最令人擔憂的恐怕既不是這三州,也不是八州之亂,而是……”

    “慎言!”

    傅友德一把捂住他的嘴道︰“陛下春秋鼎盛,皇太孫又聰慧持重,應天府必定安然無事。”

    “但願如此。”

    沐英擠出一絲笑容,旋即號令大軍加強戒備。

    不出他所料,僅僅兩天後,趙雲和侯君集等人率軍從齊州攻入孟州,而且士氣鼎沸。

    他們雖然竭力應對了,但還是難以招架,只得撤出孟州,固守騰州。

    結果騰州也沒守住。

    因為一個天大的噩耗徹底影響了軍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爭霸之我在大唐當昏君》,方便以後閱讀帝國爭霸之我在大唐當昏君第312章 精心算計釜底抽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爭霸之我在大唐當昏君第312章 精心算計釜底抽薪並對帝國爭霸之我在大唐當昏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