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響貪歡,日上三竿。
李韜和大小喬都是午時才起床。
姐妹倆相顧無言,各自忙碌。
不過都如雨後的牡丹,格外明艷。
李韜揚帆掌櫓,逆流而上,回到扎營之地,吃了午膳,然後坐在河邊垂釣。
大喬躡手躡腳地走到他身旁,緊挨著他坐下,靜靜地看他釣魚,也不說話。
李韜轉頭道︰“今晚咱們繼續泛舟湖上如何?”
回想昨夜的瘋狂,大喬有點慌亂地撩了一下耳邊的發絲,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她太喜歡昨天的一切的,一點一滴都記在心頭,足以讓她銘記終生。
從今以後,她們姐妹倆不再是有名無實的皇妃了。
她會像李貞英、孫尚香、貂蟬、甄宓她們那般一心待他,並力爭為他的宏圖霸業盡一份力。
至于小喬……
她昨天太皮了!
姐夫姐夫地喊個不停,妄想通過這種方式逃過一劫。
結果在後半夜遭遇了狂風暴雨般的“報復”,今天走路都不太利索了,也變得特別乖順。
這會兒正躲在營帳里看《紅樓》呢,喊都喊不出來。
估計三人再次泛舟湖上,她躲無可躲後,又會活潑起來。
李韜自然也發現小喬的異常了。
他同樣沒放在心上。
萬事開頭難。
既然昨晚已經開了頭,今後他和她們倆自然會如魚得水,默契和諧。
這該死的溫柔鄉啊,還是由一對傾國傾城的姐妹共同編織的溫柔鄉!
他一時半會都不想回長安了……
是以一連在青草湖游玩了半個月,和大小喬攜身把那艘客船晃得快要散架了,他才帶著她們依依不舍地離開。
回到皇宮後,他又當回了“甩手皇帝”。
軍國大事交給李淵和內閣。
他則是派人遍尋京畿一帶的木匠,然後讓曾經的“打鐵聖地”武德殿變成了“木工坊”,整日和木匠們一起敲敲打打,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奇怪的是,百官無一人勸諫。
李淵還隔三岔五跑來偷窺。
每當李韜無意中瞥見站在門旁的那雙仿佛在冒光的眸子時,他都會嚇一跳。
所以他直接下旨將李淵給禁足在了太極宮。
李淵是在听內閣議事時听到這聖旨的。
他氣得拍案而起道︰“這個臭小子,怎能如此對朕?朕夙興夜寐地幫他把控朝局,他竟然下旨禁足朕,這若是傳出去,朕豈不是淪為天下笑柄了?”
“不行,朕這就去找那小子算賬,朕倒是要看看誰敢攔朕!”
張居正、諸葛亮、和 、嚴嵩等人似笑非笑地看著彼此,都沒有阻攔。
李淵走到門口後,回頭看了他們一眼,突然覺得自己不僅被自家孫兒給吃得死死的,還被這幫大臣給吃得死死的。
他們一點兒都不配合啊!
他若是自己回去坐著豈不是很尷尬?
沒法。
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外走。
張居正若無其事道︰“諸位,這是工部結合《農政全書》編撰的興修水利之策,你們看看可有不妥。”
和 又有點心疼錢袋子了︰“大修官道的同時,再興修水利,咱們恐怕要問陛下借更多的錢了。”
“非也。”
諸葛亮輕搖羽扇道︰“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有大筆錢財送入長安,陛下想必會將他們充入國庫。”
這話倒是提醒了和 ,他立即翻了起來︰“興修水利好啊,此乃功在當朝,利于千秋之舉,可做到旱澇保收,其實和某也早就有這想法了,奈何國庫羞澀……”
張居正、諸葛亮和魏征等人相視一笑,都沒有多說什麼。
他們早就習慣了。
跟這位和尚書談錢傷感情,但若是在往國庫里送錢的時候談,那便一切好說。
而且他看似斤斤計較,其實精明得很,把戶部和國庫打理得很好。
現在他最大的願望大概就是幫助皇上打理小金庫了。
他們也希望他能夠得到這差事。
可惜皇上的小金庫掌握在曹正淳的手里。
其他人根本無法染指。
自然也不知道他的小金庫里到底藏有多少錢。
李淵負手走到太極宮的大門前,看到李貞英手按佩劍站在那里。
他松了一口氣,不待李貞英行禮便暴躁道︰“讓開,朕要看那小子敢不敢給朕定個抗旨不尊的罪名!”
李貞英二話不說,閃開道︰“就是給末將天大的膽子,末將也不敢阻攔太上皇。”
“……”
這一個個怎麼都這樣?
給一個台階下那麼難嗎?
李淵重重地咳嗽了數聲,有些頭疼︰“他是不是在造木牛流馬?”
那可是一對運糧神物啊!
《三國演義》中把它們描述得神乎其神。
他早就垂涎三尺了。
自從李韜開始做木匠後,他便時常詢問諸葛亮,他會不會做木牛流馬。
諸葛亮只說和李韜聊過,他確實有一些想法。
但那東西既然是李韜寫出來的,他將他們造出來的可能性也最大。
這可以說是他這段時間最大的盼頭了。
也是他三天兩頭往武德殿跑的原因所在。
不過昨天去看的時候,他發現李韜在指揮木匠們造多輪車。
那玩意和木牛流馬八竿子打不著。
他有點泄氣,可也沒完全放棄失望。
不想在這種時候跟李韜杠上,就是擔心李韜暴脾氣上來了,撂挑子不干了。
那木牛流馬豈不是永遠只能存在于小說中了?
“末將不知!”
李貞英如實回答道︰“不過他這兩日好像有點煩,似是遇到了什麼難事,誰都不想見,如果太上皇去了……”
“你說得對!”
不等她說完,李淵扭頭返回道︰“這個時候還是不打擾他為好!”
望著他迅速消失的背影,李貞英干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嘀咕道︰“陛下,你可一定要造出木牛流馬啊,那是看過《三國演義》的所有大唐將士共同的期待!”
武德殿。
李韜拿著毛筆,看著自己畫的設計圖,陷入沉思。
他精通機關術,這些又都是大唐最好的木匠。
另外還有前世的一些知識儲備。
造出不需要外力,能夠自己運糧的木牛和流馬是不可能了。
因為這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但造出方便、快捷、載貨量大,而且只需少許人力就能夠推動的木牛流馬還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糧草的運輸無論對于哪國而言都是重中之重。
遇到特殊地形,比如吐蕃的高原地形,糧草的運輸就更為重要了。
可以說直接關乎到戰場的勝敗。
現在大唐的糧草運輸和各大帝國相比差不多。
能走水路,就盡量不走陸路。
而陸路又多用馬車。
馬車載重有限。
雖然通過在距離邊境近的地方多設糧草儲備點,能夠彌補大規模、長距離運輸的短板,但在修建了水泥路之後,李韜想的更多了。
他搞出來的東西,不僅要利于糧草運輸,也要利于商業運輸。
無論馬車、木牛流馬,還是船只,他都想嘗試。
他要親自為大唐打造一個“超級物流網”,而這一切得先從改良交通工具入手……
正琢磨著呢,系統的聲音響起︰“叮,恭喜宿主觸發系統隱性任務,沉迷于奇技𠺘巧,不理國政,特獎勵雜交水稻技術和一次人物隨機抽取的機會,請問是否現在抽取?”
“這次獎勵如此豐盛?抽取!”
“叮,系統抽取中……恭喜宿主抽得陳近南,他傍晚時分將會出現在東廠附近。”
“那個天地會總舵主???”
李韜高興得扔了毛筆,搞事情的念頭如潮水一般涌出。
他早已讓東西廠調查過天地會和白蓮教。
畢竟在他的眼里這樣的組織都是可以利用的棋子。
白蓮教當前在宋、明、清等國皆有一定的勢力,其中以在清國的勢力最大。
天地會則是在清國,由一個名叫鄭洪二的僧人創立。
他化名為萬雲龍,帶著其子鄭繼,部下陳彪、陳丕、張普、張狗、盧茂、李少敏、趙明德等數百人于清國福南一帶,打著反清的旗號,
.
白日誦經禮佛,夜間聚眾賭博,累積銀錢,預謀起事。
在李韜看來,這就是一群宵小之輩,難成氣候。
早晚會被康熙給滅了。
他頗為期待的陳近南在這個時代並不存在。
現在好了,系統給送來了。
那大清的天地會該改頭換面了。
他要成為天地會的龍頭大哥,還得給自己起個響亮的綽號。
叫什麼好呢?
萬雲龍已經為那個僧人所有了,他也不屑于搶過來。
要不就叫“龍傲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