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就不牢你費心了。”
趙雲淡然一笑道︰“本將軍和甦將軍雖然帶著四萬李家軍前來,但駐守在清國邊境的李家軍還有六萬,清帝想要攻破絕非易事。”
“另外,薛延陀也有兵馬駐扎在清國邊境,而清帝現在又為了南洲而和魏、楚、明等國打得不可開交。”
“他若貿然出兵攻打李家軍,那麼南洲可就沒了。”
听到這話,不可一世的伏允呆立得像個傻子……
此時他才徹底意識到,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和李韜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李韜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是暫時舍棄吐谷渾,還是西突厥。
他是兩個都有。
而且還以此來制造迷障,迷惑世人。
他不得不承認,這位大唐的荒誕皇帝打起仗來可一點兒都不荒誕。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他齜著牙道︰“那是何物發生的巨響?”
趙雲微微一笑道︰“陛下說,此等神器就沒必要讓一個死人知曉了。”
伏允暴怒道︰“他在故意欺我!”
“成王敗寇,這就是你的命,拿命來吧!”
“休想!”
雖然知道大勢已去,但伏允忍不了都要死了,還被李韜隔空擺了一道,當即揮舞著腰刀殺向趙雲。
然而,沒用幾個回合,趙雲便一矛捅了他,隨後割下他的頭顱道︰“伏允已死,繳械投降者不殺!”
吐谷渾的將士看到伏允的首級,一個個都懵了。
剛才還在慶賀,現在就要亡國了?
他們沒法接受,卻又不得不面對。
兩個時辰後,城中大定。
甦定方和趙雲按照原計劃,兵分兩路。
趙雲率領一萬多兵馬攻向吐谷渾都城伏俟城,不給吐谷渾部眾任何反應的機會。
甦定方則是帶著其余人馬前去攻打吐谷渾的精銳。
兩日後。
听說伏允被殺,倉促撤兵的吐谷渾精銳遇到了甦定方。
雙方陷入大戰。
而一路尾隨追擊的劉弘基和範仲淹看到這畫面,笑著打趣了起來。
劉弘基搖頭道︰“咱們可算是臭媳婦熬成婆了!不過 敵之戰打得太過辛苦,哪有他們這天降奇兵來得痛快?”
“範大人備受陛下恩寵,還望今後在陛
“這種髒活累活總得有人干!”
範仲淹笑了笑道︰“範某看劉大人這些天已經習慣了,不過吐谷渾被滅後,咱們就是想繼續 敵,恐怕也難嘍。這也算是 敵 出威名了。”
“也是!”
劉弘基大笑數聲,將劍一指道︰“眾軍听令,殺啊,這些天積下的憋屈,咱們要統統還給這幫混賬!”
“殺!”
“殺!”
“殺!”
……
兩軍一合擊,再加上吐谷渾沒了可汗,軍心早已大亂。
他們沒撐多久便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滅了吐谷渾的精銳後,範仲淹善後,甦定方和劉弘基又立即率領大軍攻入吐谷渾。
一時間,三路大軍在吐谷渾境內廝殺,而吐谷渾上下見大勢已去,主動獻城者不在少數……
當消息傳入長安,李韜正在太極宮,听李淵和內閣大臣商議減稅之事。
本來李淵這段時間又開始不問政事,忙于造娃了,但一听李韜要增稅,他僅剩的這點樂趣便變得索然無味了。
為了杜絕李韜胡來,他決定親自參與此事。
在他看來,大唐的底子還是太薄了,百姓也好不容易不再頻繁地遭受戰亂了,應該休養生息。
國庫空虛可以用開源節流來解決。
向百姓增稅無異于殺雞取卵。
殊不知,他又被李韜給套路了。
李韜暫時也沒有增稅的想法。
這跟褥羊毛是一個道理。
得等到羊長大了,羊毛旺盛了,才好褥。
現在百姓窮得叮當響,許多連吃飯都成問題,如果加重賦稅的話,他們恐怕會沒法過活。
李淵看了張居正的減稅之法後,點頭道︰“還是張首輔想得周到,以前大唐的苛捐雜稅確實太多了,今後慢慢過渡到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錢財,按畝折算繳納,不失為良策!”
“這不就是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嗎?”
李韜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道︰“既然你們已經商議了,那就這麼定吧。朕這剛得到了一份前線的戰報。”
“戰報?”
李淵快速湊到他身旁,迫不及待地詢問道︰“如何?雖然朕知道你用兵如神,但此番你想把吐谷渾和西突厥一起吞了,還是太過冒進了,朕近來一直為你捏著一把冷汗呢。”
“那你可以把冷汗甩了。”
李韜笑道︰“伏允已經被子龍所殺,吐谷渾精銳或降或滅,如今我大唐三路大軍正在橫掃吐谷渾,拿下整個吐谷渾指日可待!”
“這……這就拿下了?”
李淵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忽然覺得自己臉上無光。
因為他臨朝時,伏允屢屢犯境,一度讓他很頭疼。
結果李韜才登基一年,就把吐谷渾給滅了,整得跟老虎吃豆芽差不多。
爺孫倆的差別怎麼這麼大?
“伏允是稱霸的野心,弱雞的實力!”
李韜一語道破道︰“朕從來沒有把他放在眼里,在這群雄並起的時代,他只是個小角色。之所以能夠蹦 那麼久,還不是因為……”
說到這,他看向了李淵。
李淵慌忙掃了眼內閣眾大臣,繃緊神經道︰“你……你給朕好好說話!”
李韜哈哈大笑道︰“還不是因為吐谷渾易守難攻,他一直龜縮不出!這次朕和薛延陀汗國、回紇、高昌聯手攻打西突厥,讓他意識到如果不抓住機會主動出擊,哪怕他在吐谷渾打造萬千龜殼,那也阻擋不了我大唐鐵騎。”
這是人話!
李淵松了一口氣。
李韜卻話鋒一轉道︰“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皇爺爺你把朕扶上皇位了!”
“……”
這不還是拐彎抹角說他不行嗎?
李淵要不是看在這皇帝確實是他扶持的份上,估計已經一腳踹過去了。
不過相比于他這個太上皇,內閣大臣們都顯得風淡雲輕。
他們似乎和李韜一樣,覺得伏允是個小角色。
李淵又一次感覺自己不適合再參政了,偏偏這逆孫又揪著他不放,真是不厚道。
他正準備離開這個鬼地方,曹正淳急匆匆走來道︰“陛下,大喜啊,任城王和河間郡王傳來捷報,他們首戰大捷,大敗西突厥十萬兵馬!”
“而且不出您所料,西突厥兵敗後人心惶惶,更加不服莫賀咄,弩失畢部共同推舉泥孰莫賀設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他們轉而迎立統葉護可汗之子�A力特勤,為乙毗缽羅肆葉護可汗。”
“現在肆葉護和莫賀咄互相攻擊,薛仁貴率領先鋒軍在西突厥境內千里奔襲,形勢一片大好!”
听到這話,張居正、和 、嚴嵩、魏征、諸葛亮等內閣大臣才一起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絲綢之路打通指日可待!”
“打通絲綢之路?”
李淵慌忙道︰“如此大好時機,不是應該一鼓作氣,滅了西突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