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因何下跪?”
趙禎還沉迷于那首詞呢,瞧見滿朝文武皆跪,心中的驚嘆化為疑惑。
他眼皮子下壓,繼續往下看了幾行,雙眸以風馳電掣般睜到最大。
不過他並沒有急著發作,而是被這本膽大包天的小說給“吸引”了,不由自主地往下掃。
掃完第一頁,他的臉上已經一點兒血色都沒有了。
狸貓換太子、沒有子嗣、身患隱疾、精神錯亂、明仁暗戾、錯信佞臣……
書上所寫並沒有一口否認他是個明君,而是將一些宮廷舊事、皇家密辛等雜糅起來,來個真真假假,模稜兩可地誹謗。
然後再把這兩年大宋發生的天災人禍都歸咎到他身上,直言梁山泊眾好漢造反是為萬千百姓爭一口飯吃,圖一畝良田,謀一條生路!
“呵呵,這還真是蓄謀已久啊!何為梁山泊好漢?”
趙禎甩著手中的書籍,面色猙獰地嗤笑了起來。
見百官皆是瑟瑟發抖,無人敢言,他硬著頭皮往下看。
“刺啦啦!”
“刺啦啦!”
“刺啦啦!”
……
沒看多久,他便踉踉蹌蹌地站起身,雙眼噴火地將《水滸傳》給撕得粉碎道︰“什麼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們偽裝得再好,那也只是一幫魑魅魍魎,還妄想顛覆我大宋?”
“陛下息怒!”
晏殊眉頭緊縮道︰“如果僅是流民造反,不足為懼,但他們趁著朝野全力備戰大唐之際,見縫插針,已經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聚攏三四萬百姓,其中還包括數股流民!”
“而這本《水滸傳》更是在我大宋境內遍地開花,已經難以禁絕!為今之計,既要剿滅他們,也要揪出始作俑者!”
富弼出列道︰“陛下,臣贊成晏相所說。普通流寇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手筆,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定是唐帝所為。”
“陛下應下旨將此書列為禁書,然後告知萬民那些所謂的梁山泊好漢皆是大唐在暗中扶持,意在禍亂大宋。”
听他們這麼說,趙禎的臉色稍微好轉。
不過梁山泊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聚集了三四萬百姓,還是讓他備受沖擊。
眼下可是備戰大唐的關鍵時期,說是千鈞一發也不為過。
此事若處理不慎,極易引發連鎖反應。
他看向晏殊和富弼道︰“兩位愛卿,禁書和調查之事,就由你們二位負責。劉城何在?”
一將出列道︰“末將在!”
趙禎道︰“朕給你半月之期,你立即率領兩萬禁軍前往梁山泊,並調動附近各府人馬,務必將他們斬草除根,不然提頭來見!”
“末將領命!”
劉城可是禁軍副統領,自然不把這些流寇放在眼里。
他正準備離開,只听殿外有人大喊道︰“陛下,八百里加急,大唐突然精銳盡出,猛攻我大宋!”
“什麼?!”
趙禎屁股都還沒坐熱呢,再次有些慌亂地站起身。
待斥候走進大殿行禮後,他迫不及待道︰“飛龍軍、白袍軍和岳家軍全都出動了?”
斥候欲哭無淚︰“回稟陛下,他們三路齊發,已拿下我邊境六城!”
“六城?”
趙禎癱坐在龍椅上,緩了好一會兒,還是無法相信,質問道︰“我大宋的王家軍和種家軍何在?宋隋聯軍又何在?他們構築了那麼長時間的防線就如此不堪一擊?”
斥候戰戰兢兢道︰“他們太過凶猛,我大宋兵馬又一直在準備進攻,突然被他們先發制人,有些招架不住。好在現在已經穩住了陣腳,請陛下派人催促蒙恬和衛青大軍,讓他們盡快馳援。”
“不可!”
韓琦眼皮直跳,慌忙出列道︰“陛下,如今梁山泊之亂尚未平息,大唐又主動攻我大宋,如果還按照原計劃讓蒙恬和衛青大軍過境大宋的話,萬一他們調轉兵鋒,攻打我大宋,我大宋可就要亡國了!”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
趙禎也是冷汗直冒。
他說得沒錯!
大宋雖和大秦、大漢結盟,但這兩國也是豺狼虎豹。
一個大隋的韓擒虎已讓朝野保持警惕了。
如果再來蒙恬和衛青……
大宋很容易出現引狼入室,請佛容易送佛難的局面。
而且喜歡偷襲的大梁保不齊又要趁機割大宋一刀,同樣不得不妨。
在這種情況下,讓蒙恬和衛青大軍入境,絕非良策。
情況再危急,也不能拿江山社稷當賭注啊!
所以趙禎連忙看向韓琦道︰“韓愛卿言之有理,你速去勸阻,暫時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踏上我大宋疆土。”
韓琦點頭道︰“劉將軍需盡快滅了梁山泊的流寇,不然這事傳到秦帝和漢帝耳中,他們可能會讓蒙恬和衛青從南部攻打我大宋。”
屆時,被瓜分的可能就是大宋了!
天下大勢就是這麼瞬息萬變。
早晨和傍晚往往是兩個樣。
不過說實話,李韜這手筆也是讓他開了眼界。
竟然以一本小說在大宋境內鬧出那麼大的動靜。
那皇帝當真有手段!
“末將願立軍令狀,半月之內,必滅流寇!”
劉城不願被這些文臣看輕,當朝立下軍令狀,然後帶著兩萬精銳直奔梁山泊。
十三天後。
“大宋亡了?”
睡夢中的趙禎猛地驚醒,坐起身時一身是汗。
從門外滲進來的冷風讓他打了個寒蟬,也意識到這原來是一場夢。
不過臨朝那麼多年,他還是頭一次夢到大宋亡了,而他則成了亡國之君……
不知為何,明明是一些難成氣候的流寇,但最近這幾天他寢食難安,總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可理智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劉城率領的是大宋精銳中的精銳。
再加上附近各府兵馬,就是拴頭豬指揮,也能輕而易舉地取勝。
“想來是朕多慮了!”
趙禎搖了搖頭,正要躺下,一個宦官在門外大聲道︰“陛下,八百里加急!”
“怎麼又是八百里加急……”
現在他听到這話,就會心驚肉跳,當即披上一件長袍道︰“進來!”
宦官推開門,雙手呈上道︰“陛下,是梁山泊方向的戰報。”
“這麼快就平息了?這劉城真是有大將之才,沒有讓朕失望!”
趙禎松了口氣,打開戰報,看了起來。
沒看幾眼,戰報便從他的手中掉落。
他強撐著身體試圖站起身,但試了幾次都沒能成功。
“陛下!”
宦官慌忙上前攙扶。
趙禎一腳將他踹翻,勃然大怒道︰“廢物!一群廢物!朕養你們有何用?立即召晏殊、富弼和文彥博前來宮中面聖!”
“喏!”
宦官意識到劉城戰敗了,連滾帶爬地離開。
半個時辰後。
趙禎的御書房已是一片狼藉。
晏殊、富弼和文彥博走進後,看到他還在盛怒之中,慌忙伏拜于地。
趙禎直接將戰報甩給他們道︰“這劉城死有余辜,死有余辜,他害我大宋不淺!”
三位重臣小心翼翼地拿起戰報看了看,皆是臉色蒼白。
劉城貪功冒進,到達梁山泊附近後,根本就沒有和附近各地兵馬聯手,而是直接攻打梁山泊。
結果先是遭遇大雪,旋即被梁山泊的流寇迂回包抄,竟讓兩萬禁軍折損大半,劉城自己也被斬殺。
這還不算!
那幫流寇又在府兵馳援途中設伏,以少勝多,再勝當地府兵,一時聲威大振。
前往投靠的百姓更多了。
梁山泊附近的兩座城池也落入他們之手,和梁山泊呈犄角之勢。
據說這一應計策皆是綽號為“智多星”的吳用所想。
他準確預知了大雪將至、府兵馳援等,神機妙算,相當了得。
而那一百零八個好漢也是各有神通,不似普通流寇……
晏殊眉頭緊縮道︰“看來梁山泊中藏有李韜的武將和謀臣。陛下,還請您重新啟用呂夷簡!”
“呂夷簡?”
趙禎渾身一震,沒有任何的猶豫,立馬派人去召!
此人被罷相,完全是因為大唐以重兵壓境逼迫。
殊不知他運籌帷幄,很有手段。
在朝中大將多在北境對抗大唐兵馬的情況下,宜再派一將率禁軍前往,讓他在幕後調兵遣將。
以他行事之老辣,以及為官幾十年所積累的聲望,各地兵馬莫敢不從。
梁山泊之亂一定能夠盡快平息。
……
消息傳到長安時,李韜正在望天閣和諸葛亮下棋呢。
李韜笑道︰“這下趙禎該體會到文臣太多,良將太少的苦惱了,竟然又重新啟用了呂夷簡那個老東西!”
諸葛亮輕捏一子放下道︰“有吳用在,呂夷簡不足為慮。”
李韜道︰“把龐統從天啟調到梁山泊扮智多星,搞個新馬甲,朕總覺得不厚道。”
“陛下這新馬甲想來是新身份之意吧?”
諸葛亮抿了一口茶道︰“龐士元心里估計很高興!從今以後,天下不僅有鳳雛,還多了一個天機星,不知要羨煞多少謀士。這大概也是戲志才願意屈尊去扮個道士的原因吧?”
“哈哈哈……”
他提到戲志才,李韜便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本來入雲龍公孫勝他已經選好人了。
只是隨著戲志才投靠大唐,他覺得應該給梁山泊的謀士陣營上雙重保險。
所以特意問了戲志才。
戲志才剛開始時有些猶豫,但听說吳用是龐統所扮後,他立即啟程前往。
有這兩大謀士在,再加上一群武二代兜底,李韜也放心。
不過論洞察大勢,統籌全局,李韜覺得秦懷玉、羅通等人還是欠些火候。
他準備增派翼國公秦瓊和莒國公唐儉前往。
他們倆能征善戰,經驗豐富,而且秦瓊的病情也好得差不多了。
到了梁山泊之後也不需要親自上陣,只需坐鎮幕後指揮調度即可。
想到這,他也在西北方向放下一子道︰“梁山泊氣候已成,接下來該西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