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人之外,趙軍中還有一個算是人物的人,正是趙高名將李牧的孫子,此時已經被趙王歇封為了廣武君的李左車。
四人在巨鹿城中商議,他們到底該如何響應項羽的這一次跟秦軍的決戰。
“諸位,他熊心既然能跟項羽和劉邦約定先入關中這為王,那便是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封王的權力,這是沒把我們其他五國放在眼里啊!”
趙王歇的開場白已經把趙國當前的情況說的相當明白了。
楚國完全把自己當成了皇帝一般的存在,其他的叛軍完全不在他們的眼里。
項羽來救援巨鹿也完全不是為了真的幫助趙國,而是為了趁機入關。
“大王,楚國狼子野心,天下人又怎能不知,不過討伐強秦,卻是我們趙國不可或缺的大事,秦國對我趙國做出的事,趙國人盡皆知,咱們參與滅秦,趙國的百姓才能真正支持大王啊!”
張耳在趙國掛著丞相的名號,自然得先發言,而陳余則掌控了數萬人馬,並且一直在城外駐扎,在巨鹿被圍困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也在劃水,所以張耳和趙王歇對于他多少都是有些不信任的。
張耳這麼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陳余的人馬以趙國的名義跟著項羽一起討伐大秦,好為他們確立為前輩們報仇的形象,從而獲取趙地百姓的民心。
陳余目光掃視一番,半晌沒出聲,直到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時候才說道︰“我趙國百姓心之所向,自然不能違背,只不過如今項羽已經坐擁近乎二十萬大軍,我軍不過五萬,就算是入了關,怕是也會被項羽驅趕,大王能否再給我調撥五萬大軍,如此,不管是面對秦軍還是項羽,我趙國大軍就都無所畏懼了!”
陳余幾乎是拍著胸脯做著自己的保證。
趙王歇和張耳對視一眼,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思,趙王歇反而是嘿嘿一笑說道︰“寡人的確也是此意,不過這巨鹿城中百廢待興,實在是湊不出五萬人馬啊!寡人這些時日一直在征兵,得了兩萬余人,這一次就都給將軍調遣,此外廣武君乃是名將之後,朕派廣武君為這一次征戰的副將,全力配合將軍!一旦入關,怎麼也要為我趙國從中分一杯羹!”
“臣,定不辱命!”
說出這話的不是陳余,而是一直沒怎麼說話的李左車。
李左車不是胸無溝壑的人,他當然知道滿口趙國如何的張耳和陳余其實全都是魏國人,兩個魏國人在如今的趙國主事,能真心為了趙國復國嗎?
這一次出征是他主動跟趙王歇提出來的,他相信自己的能耐就算比不上自己的祖父,但也一定是比陳余強上不少的,這一次跟隨陳余出征,他心里是有著一些計較的,甚至有些事連趙王歇都不知道。
陳余一看這個架勢,自己要是拒絕那就顯得太虛偽了,于是只能答應了此事。
定下來之後,趙王歇當時就給項羽發了一封書信,書信里說的是趙國願意出兵十萬,一定要滅了秦國,好給之前慘死在長平之戰中的趙國兒郎們報了血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