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世界,我能修改命數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八九之爭,真龍氣數,生不逢時的紀九郎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白特慢啊 本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八九之爭,真龍氣數,生不逢時的紀九郎

    重雲垂落朝天闕,壓得茫茫四野好似一方低矮屋檐,有種伸手可遮天的古怪錯覺。

    游神御氣的監正化身如同一團輕煙聚散,倏然出現在東宮暖閣。

    藏于各個角落的禁軍班直、帶刀侍衛還未有什麼反應。

    就像中了定身法一樣,四肢僵硬立在原地。

    連同那些候在屋外的太監、宮女都如泥雕木塑,一動不動,眼皮子都不眨。

    要知道,按照景朝律條。

    皇城深宮明令禁止施展武功、道術。違例者斬!

    曾經有好事之人,逐一羅列難進難出的當世禁地。

    像什麼皇覺寺後山浮屠塔遍地的獅子林、懸空寺供奉大日如來的須彌頂。

    上陰、稷下兩座學宮的書山文海;真武山的斬道台、老君教的無盡藏。

    諸如此類,皆是戒備森嚴的龍潭虎穴!至少有一尊大先天級別的老怪物坐鎮其中,擅闖必死!

    可以上那些加在一起,也比不過布下九十九道龍脈禁法,削落十方元氣、封禁天地靈機的巍巍皇城!

    尤其是景朝,如今還有一位山河榜上十大絕頂聯起手來,都打不過的人間至尊。

    除非壽星公上吊嫌命長,否則的話,沒人會蠢到單槍匹馬闖皇城。

    而且,倘若真有人能在內廷來去自如,飛檐走壁,那他來頭肯定不簡單。

    因為未被歸入朝廷體系,不受國運庇護的江湖武夫。

    只需越過正陽門一步,頃刻就會被九十九道龍氣禁法鎮得粉身碎骨!

    比起真武山的那方雷池,還要來得威能可怖!

    當然了,作為天底下扶龍第一人的練氣士。執掌欽天監社稷樓的孟玄機,他並不在此列。

    甚至于,如果從人道皇朝的龍脈風水上講。這位監正大人才是真正的與國同休!

    跟景朝屬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本宮昨日收到黑龍台的密報,說是滅聖盟的天運子入關,

    跳過朝廷的眼線,直接抵達華容府,還與臨濟大師交手上了。

    五軍都督府的譚文鷹有意出京,攔下他。陳貂寺陳公公也主動請纓,東宮正想著選誰呢,

    萬沒想到,這樁事竟然能夠驚動監正。」剛剛下朝的白含章,此時正在低頭伏案,批改奏章。

    看到暖閣大門被人推開,不由坐直身子。見是孟玄機的化身,他就隨意說了兩句。隨即又繼續垂首,處理手頭上的朝政國事。偌大的皇城之中,這位太子殿下也就在寥寥幾人面前,沒有什麼儲君的架子。

    其一便是欽天監正!

    猶記得,白含章出生沒多久。

    大約堪堪學會走路,每天待在軍營里頭摸爬滾打。

    那時候的白重器還未打下應天府,與幾位反王梟杰隔江相望。

    等于腹背受敵,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自家兒子。

    也就作為謀士的孟玄機,喜歡在閑暇之時。過來轉悠逗弄一下年幼的太子爺,教他識字看書,聖賢道理。

    幾乎算得上半個開蒙老師!

    這份師生情義,縱然過去數十年也不會變。〞社稷樓時刻都有天眼懸空,遍照京城,出不了大亂子。

    所以察覺到紀九郎那邊有異常,本道就忍不住靜極思動,施展游神御氣之術,

    好前往大名府外瞧一瞧發生何事,沒成想逮到天運子這條大魚。

    可惜了,這人保命手段極其多,又身負大氣運,沒能將其留下。」

    孟玄機搖頭一笑,言語當中似有幾分惋惜意味。

    滅聖盟三大應運之人,天運子、納蘭桀、江神宵,都是朝

    廷的心腹大患。

    若能除去一兩個,興許能夠緩解日後的嚴峻局勢,增強景朝國運。

    「逃就逃了,無傷大雅,這一局棋盤上,天運子並非決定勝負的關鍵手。」

    白含章語氣輕描淡寫,好像沒把滅聖盟的一尊大先天放在眼里。

    換成別人,可能有些胡吹大氣的嫌疑。但是作為景朝儲君,他確實具備這份底氣!畢竟僅兵家武廟的世間絕頂,就有好幾位。

    想要剿滅一個天運子,對于太子而言,雖然難說是反掌之間,卻也費不了什麼氣力。

    「殿下,敢問聖人他究竟出關了沒有?」孟玄機仔細斟酌了一下,旋即開口問道︰「本道與天運子閑扯幾句,探到一些口風。四神爪牙蠢蠢欲動,幾位王爺的心思也摸之不透。

    這局棋下到中盤,已經是變化莫測,越來越難看破虛實。

    請恕本道多嘴,講一句大逆不道的僭越話,景朝看似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國運鼎盛為三千年之最!

    但實則外強中干,隱患極多,且正好應和上四神惡讖!五龍同朝耗盡八百年氣數!

    聖人是景朝的定海神針,若無他出面,未必壓得住之後的局勢!」

    白含章眼皮輕輕一跳,眸光沉凝未變,始終保持平靜之色。

    雙手合上奏章,從容答道︰

    「本宮也不清楚,聖人靜修二十年,除去護法的應督主,誰又能真正了解情況?

    此前也不知道是誰,傳出小道流言,

    聲稱聖人會在講武堂殿前大比的時候,選擇出關,面見朝臣。

    弄得懷王、寧王紛紛來信,攪擾廟堂的清靜!

    監正坐鎮社稷樓,皇城內外有半點風吹草動,難道能夠瞞過你麼?

    既然那座封神台至今毫無動靜,那就是聖人還沒出關的心思,何必多問。」

    孟玄機眉頭微皺,想到懸于紀淵腰上的那塊太平無事牌。

    他將隱晦念頭按在心底,繼續問道︰

    「那麼,重用紀九郎也是殿下的想法,而非聖人的授意?」

    白含章微微一愣,眼中透出疑惑之色,失笑說道︰

    「監正此言何意?本宮青睞于紀九郎,自是因為欣賞他的本事,看重他的性情。

    朝廷上下,既需要忠臣、能臣辦事,也不能一昧壓住權臣、佞臣,讓他們喘不過氣。

    這不正是監正教給本宮的制衡道理?

    上面那四種,古往今來留名史書的都不在少數,全看帝王如何用之。

    但無論哪一種,他們最後做大,均免不了走上結黨這一條路。

    一旦結黨,便會營私。

    為小利造大害,因個人之爭成國家病根!紀九郎與旁人不同,他是本宮苦苦尋求的那口神劍!

    其出身北鎮撫司,注定參與不了朝政事務。不像姜贏武,其父忝為兵部尚書,屬于武廟培養的翹楚大材。

    也不像王中道,有提拔他的岳父大人,要為邊將一派出力。

    至于其他的將種勛貴,學宮儒門,

    要麼受過世家門閥恩惠,迎娶貴女;要麼有座師、同窗等錯綜關系。

    本宮可以用這些人,卻不能完全放心。唯獨紀九郎,他上可斬國公軍侯,下可殺高門大族。

    監正,你說本宮如何能夠不器重這等人杰!孟玄機頷首,好似贊同白含章的這番說法。

    從古至今,明君難得,孤臣、獨臣亦是希罕。

    太子想做聖明君主,自然就需要紀九郎這樣的孤臣、直臣,倒也不足為奇。

    念及于此,他躬身拱了拱手,淡淡笑道︰「那就是

    本道多想了。

    紀九郎這一次斗敗天運子,氣數更上一層樓。

    欽天監打算將他拔擢為幼鳳榜第一,正冊首位。

    不知殿下怎麼想?」

    白含章眼眸一閃,即刻理解孟玄機所做的個中深意,點頭認可道︰

    「也好,少年天驕若不揚名天下,等同錦衣夜行!

    若沒有無兩的風頭,又怎麼凝聚無敵大勢,做到橫壓同輩,一往無前!?

    本宮想到天京城中的將種勛貴,總是若有若無貶低紀九郎,將他的微末出身掛在嘴邊。

    左一個泥腿子,右一個遼東賤種,真真不堪入耳!

    他們難不成忘了,聖人也曾做過乞丐討過飯?真是大逆不道!

    縱觀三千年,王侯將相、開派宗師,寧有種乎?!

    本宮沒有記錯的話,現在的幼鳳榜前三甲,一個是刀王莊的少主,遼東豪強;

    一個是涼國公義子,神拳龐鈞。

    讓紀九郎煞一煞他們的威風,好教天下人知道,泥腿子又怎樣?照樣可以登天!」

    听到太子殿下這樣講,孟玄機面上帶笑,連連頷首。

    雖然紀淵只是記名弟子,但多少沾些師徒情分,也不能忽視虧待。

    這幼鳳榜第一,以換血三重天斗敗當世絕頂的驚天聲名,定然要給紀九郎傳遍玄洲。

    讓他好好地享受一番,獨佔天驕鰲頭的滋味。

    最後再將六大真統、豪強大族統統都給踩下去!

    那該是何等風光!

    「為師能做的就這麼多。

    試問哪個少年不愛出風頭,做出一番大事業。

    九郎平日太過低調,哪怕小寒山一舉壓過虞卿飛、徐懷英、玄明,都沒什麼名氣。

    換成那幫將種勛貴的門戶子弟,還不得大肆宣揚,賺取名望!

    為師特來助你一臂之力,添一把火。從此天下誰人不識君!」

    孟玄機滿意一笑,打算告退離開。

    想著等到紀淵知道這樁事的背後原委,必然是感動交加。

    臨濟老和尚傳法之恩,怎麼比得過自己的揚名之情!

    大笑幾聲之後,游神御氣的化身返回社稷樓九層。

    形體微微一散,好似一團團煙氣,吸入孟玄機的七竅之內,歸于本尊軀體。

    這位欽天監正三魂七魄掃過無數念頭,紀淵的撼天弓、無極箭,臨濟和尚的斷三世如來身,天運子的燭照光陰、重瞳之法。

    如同光滑鏡面,將發生過的諸般事情一五一十倒映心間。

    孟玄機眼簾低垂,仍舊思忖道︰

    「倘若聖人沒有出關,那塊震破光陰長河的太平無事牌,紀九郎又是從何處得到?

    可聖人要是出關,豈不早就破開天地重關,所有大先天都該有所感應才對!

    當年一同定下的大計也不知,聖人到底走到哪一步了?」

    大袖飄飄的監正,難得露出一副苦思冥想的疑惑表情。

    天底下能夠讓他弄不明白的東西,可以說是極少。

    聖人閉關沖擊神通之前,曾經與他有過一番隱秘對話。

    造九重社稷樓,是為了隔絕虛空目光,防止四神親身降臨皇城,引發天災動蕩!

    此是對外之法!

    成立欽天監,收攏培養練氣士,遍布景朝疆域勘探龍脈。

    此為對外之策!

    目的在于以人道洪流的眾生之力,結合周天星斗的寰宇大陣。

    修復被打崩的玄洲,重現太古劫前的原初祖庭!

    蓋因

    ,四神如同離離原上草,背靠無盡諸界。

    一把野火燒之不盡,來年春風吹又生。想要斬盡殺絕,必須徹底遮攔虛空。

    讓那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古老四尊,再無立足之地!

    「這是本道要做的事,守住社稷樓,廣招練氣士。

    對于太子殿下,應該也有類似的交待。可再深遠的布局,都建立于聖人能夠功成的先決條件上。」

    孟玄機眸光閃爍,他很清楚,聖人正以景朝國運、玄洲未來與四神對弈。

    倘若完成此事,那就是驚天動地的彪炳功業。

    足可證萬古一帝,載入史書數劫不滅。相傳太古天地,三皇合道。

    共同演化青史之書,如同一張囊括大千世界的赫赫金榜。

    收錄古今的人間至尊,文臣將星!

    這也就是所謂的「名留青史」之典故由來。萬類生靈,一旦名入史冊,等同以身合道。死後能夠化為周天星辰,算是另類的成神。所以千年以來,才有這麼多上應天星,仙人投胎下凡歷劫的離奇故事。

    說是穿鑿附會並不為過,但深究緣由也有幾分切實之處。

    目前登頂「帝王本紀」的人間至尊,也就慶皇、炎武、盛帝這三位。

    若無什麼意外,景朝聖人極有可能成為浩瀚新史之內,第四顆照耀千秋的明亮帝星!

    「說起來,聖人小名重八,白重八,本道那記名弟子行九,紀九郎。

    師傅提及過的「之爭’,難道應在這里?可紀九郎再怎麼出類拔萃,氣數、根骨、祿命哪一點比得上聖人?談何爭鋒?」

    孟玄機心頭忽然閃過一個奇怪念頭,他下山之前,時常听到師傅念叨「之爭」,稱其為天機之數。

    當初,這位欽天監正之所以從紅巾義軍的諸多豪杰當中,選定白重器輔佐扶持,也有對方沾了一個「八」字的部分原因。

    「想要佔’九這個天機之數,最少也該是封皇氣運,九郎至多晉升封王,再上一層,就涉及到天意垂青、人道顯貴九郎沒這個機會。」

    孟玄機又搖了搖頭,否定無端聯想。

    自個兒坐鎮社稷樓,但凡天底下氣運勃發的潛龍,都瞞不過他的太虛法眼。

    紀淵命格尊貴是沒錯,可欠缺幾分底蘊,以及能夠砥礪自身的磨刀石。

    想當年白重器脫穎而出,全靠小明王韓世洞這個天意所鐘的真龍之命!

    兩人本來都屬于紅巾義軍,後者被玄天升龍道看中,傾盡心力栽培成材。

    與此同時,前者還在給人牽馬做一小卒。

    結果白重器捷足先登,迎娶了【月德貴人】的洛家小姐,得了本該是韓世洞的大好姻緣。

    後來又認下割據一方的郭巽為義父,真正站穩腳跟。

    又在升龍大典上勇奪魁首,學到八大傳承之一的《盤武大力正法》,以及專門為韓世洞準備的百劫大丹。

    這天差地別的兩人數次交鋒,卻每回都讓白重器勝過一籌,分潤那份真龍天命。

    「紀九郎生不逢時,如今是太平盛世,而非烽煙四起,孕育不出那麼多的蛟蟒。

    當世具備這等氣數的那幾人呵呵,既然四神都說五龍同朝,那麼當得起’真龍’兩個字的,便只有太子、燕王、懷王、寧王了。」

    孟玄機玩笑似的想道,換作百蠻皇朝國祚將終的時候,他這記名弟子,興許還真有幾分登基坐殿的機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神詭世界,我能修改命數》,方便以後閱讀神詭世界,我能修改命數第四百二十三章 八九之爭,真龍氣數,生不逢時的紀九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神詭世界,我能修改命數第四百二十三章 八九之爭,真龍氣數,生不逢時的紀九郎並對神詭世界,我能修改命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