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er_ip"><b></b> 董承看清楚了帛書上的名單和官職!
可也正因為看的太過清楚,他𧭈心中才愈發的怒不可遏。
在徐州起草過矯詔的他,立時間就明白了李儒今晚來此的用意。
這讓他震怒之余,亦驚悸于張策和李儒的所圖不小。
鎮國大將軍,涼州牧,並州牧,司隸校尉……
一想到張策想要謀劃的官職,董承就是怒從心起。
當他董承是什麼了?
許都的天子陛下嗎!
即便他是天子陛下,他也不可能一次性敕封張策如此多的官位。
何況。
他董承還不是。
一旦他真的選擇這樣做了,到時,長安的天子陛下知道後,將會如何看待于他。
然而。
面對著憤怒的董承,李儒臉上並不驚訝。
而是等到董承的怒火平息之後,李儒這才笑著開口道“亂臣賊子?”
“董承,你這話不覺的可笑耶!”
“什麼是亂臣賊子?”
“亂臣賊子是那無天子陛下授意,自領大將軍之位的冀州袁紹!”
“是那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今使得天子無人身自由的曹操!”
“他們,才是你口中的亂臣賊子!”
“而我主張策……”
“可是天子陛下托付衣帶詔之人,是你這位自詡大漢忠臣的車騎將軍,窮途末路之時所投奔的忠漢良臣吶!”
“呵呵,對于我主這等忠漢良臣,天子陛下不該有所封賞嗎?”
李儒呵呵一笑,盯著董承繼續說道“在儒想來,應當是有的!”
“不但有!”
“還是由汝這位車騎將軍為天使,親赴此地送來了關于天子陛下對我主及其麾下有功將士的封賞!”
李儒圖窮匕見,直接說明了自己的目的。
說完,李儒神色玩味的看著董承,等著這位車騎將軍做出答復。
“李儒,你死了這條心吧!”
“我是不可能答應的!”
董承的態度很是堅決。
眼神發紅的瞪著李儒,根本不打算跟他對話下去。
“不可能答應?”
“看來……儒只好勸說主公將子續你交給那曹操了!”
李儒語氣一緩,在以表字稱呼董承的時候,說出的話卻是令董承心中一顫。
“子續,你說用你的人頭同曹操做交易,那曹操會不會同意我主提出的這些要求呢?”
李儒對著董承問了一個問題。
听到李儒的話語,董承沒有說話。
因為他的心中,也在暗自思量著李儒所提問題的答案。
可是。
隨著其思考下去,董承的臉色變的難看了起來。
曹操或許不會全部答應張策所提的要求,但同意其中的一兩個條件……
還是有可能的。
如果張策不惜代價的對中原之地發起戰爭,曹操迫于威勢,未必不會全部答應張策提出的條件。
作為曹德的敵人,董承比天下間的諸侯都明白
眼下的曹操,還沒有做好同張策全盤開戰的準備。
即便開戰了……
曹操也未必能討的任何好處。
如果戰事陷入長久的僵持之中……
此前出兵豫州的孫策極有可能會趁著曹,張鏖戰的間隙,發兵許都,奉迎天子。
一想到這,董承的眼神就是為之暗淡不已。
奈何他在徐州敗的太快了。
根本沒有等到孫策解決完豫州的戰事,騰出手來出兵援助徐州。
否則。
現在的他應該已經會合了江東的兵馬,在徐州之地共同鏖戰曹軍,磨刀霍霍的準備發兵許都了。
旁邊,李儒望著沉默不語的董承,他輕輕一笑。
“看來子續已經有了覺悟!”
“既然如此,儒就告辭了!”
“明日正午時分,儒連同我家主公等著子續宣讀陛下托你帶來的詔書!”
李儒笑了笑,徑直退了出去。
董承望著離去的李儒,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良久之後,董承口中發出了一聲嘆息。
“陛下!!!”
“老臣或許要愧對你的所托了!”
董承一時間悲從中來。
接著。
就見他雙膝一彎,面帶涕零的朝著許都的方向跪伏了下去。
……
次日正午。
軍營駐地校場之上。
張策,李儒,魏延,馬騰,馬超,閻行等諸多文武全都集合在此。
在他們的身後,數萬名關西軍將士無聲站立著。
在他們前方的高台之上,董承則是手持著一份鐫繡有龍紋的詔書立于其上。
注視著下方的張策及其麾下文武,董承哪怕恨不得拔出腰間的長劍將其斬殺于此,但在張口說話的時候……
卻听其口中誦道“建安四年夏八月甲子,詔曰
“朕承先帝之聖緒,自繼位以來,戰戰兢兢,無憂懈怠。
然,治國須有良將輔之,長安張策志慮忠臣,北抗胡虜……”
詔書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但其該表達的意思,卻是全都表述明白了。
當校場上的諸將士听聞天子詔書敕封他們的主公張策為鎮國大將軍,加大都督,授假節鉞的時候……
他們的口中,立時發出了一陣歡呼。
以至于連董承聖旨都沒有宣讀完,就听聞眾將士整齊的朝著張策高呼道“我等……拜見大將軍!”
“拜見大將軍!”
“拜見大將軍!”
“……”
將士們的呼聲震耳欲聾。
站在張策身旁的馬超,閻行等人聞言之後,也是連忙向著張策祝賀。
至于董承,則是面色發青的看著這一切。
在迅速的讀完詔書上張策想要的東西之後,董承立即將之交給了張策。
“大將軍,接聖旨吧!”
說話的時候,董承都不知道自己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說出這句話的。
“末將接旨!”
張策也不在意董承給自己甩臉子,笑著將董承宣讀的詔書接了下來。
呵呵!
有萬千將士見證,再有董承這位車騎將軍,當朝國舅爺背書……
加上他張策手中所持有的天子血書衣帶詔,誰敢對這封詔書的真實性產生懷疑?
哪怕是曹操當面,估計也拿不準天子陛下是否真的下達過這份詔書。
當然。
不排除袁紹會有質疑這份詔書的可能性。
可是。
還沒和公孫瓚分出勝負的袁本初,會在此時質疑嗎?
張策敢保證。
只要袁紹敢在此時跳出來質疑,他就敢立時傳令並州的便宜岳父呂布出兵壺關,從後方威脅袁紹佔據的冀州。
袁紹不敢,盤踞于荊州的劉表就更不會了。
連武關都落在了張策手中的劉表,面對佔據關涼的張策,只有挨打的份兒!
至于公孫瓚?
有著同戰外族之誼在前,公孫瓚是無論如何都不會交惡張策的。
……
兩日後。
留縣邊境。
當曹操領兵趕至此地,從暗探口中听聞張策被董承拿出的天子詔書敕封為鎮國大將軍,加大都督,假節鉞的時候……
他便知道。
張策大勢已成!
論威脅性,其人已然遠勝于北面冀州的袁紹,以及南面的江東孫策對他的威脅了。
<div id="cener_ip"><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