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樞紐,本來只是三區邊緣的一個非常普通的跳躍點,除了地勢有些險要之外就沒有其他特色了。
以前那些黃金航線都不會經過文森樞紐,所以這里一直都籍籍無名,直到追光文明將這里設為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追光文明出現之後,三區邊緣的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森樞紐也成了一個重要的貿易樞紐。
就是因為追光文明這個新出現的霸主存在,一下子就讓這成為了幾條重要的貿易航線起點。
自從文森樞紐跳躍點的封鎖解除之後,每時每刻都有來自各處的商隊來到這里進行貿易,逐漸的造就了這里的繁華。
就因為一個霸主級文明完全敞開了門做生意,開放的商品清單之中2+級戰艦、機甲、冷光武器都赫然在內。
特別是就連死神炮與散彈湮滅炮也可以買到,而且追光文明主力戰艦包括細胞母艦都供租賃服務,甚至在這里的拍賣會中偶爾成為拍賣品。
這一下便造就了大批人的瘋狂,平時那些霸主級文明各種強力軍火只有少量流入市場,哪像追光文明這麼大方。
神隕星系的軍火市場最多也就2級戰艦會對外貿易,還狼多肉少,機甲在民間市場都只是少數群體量身定制出貨量並不大,更不用說超光速武器這種難以制造的軍備。
其他老牌文明類似產品別說是出現在國際市場上,就連文明內部都屬于非賣品,只有扶植勢力的時候才會外流少部分進入民間。
而民間很多勢力技術不行,而且還受限于資源也造不了多少。
王晉暫時並不指望其他文明官方會來他這里進行大宗采購軍火,他的目標群體只是民間那些對高質量軍火有很大需求的商團、佣兵團、遺族。
不說超光速武器這種受所有人歡迎的大殺器。
光是一個戰艦所涉及到的軍工產業鏈可不是隨便幾十萬名工程師與科學家開個作坊就能搞定的。
原礦開采、冶煉、加工,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龍骨鍛造、各個子系統設計整合。
從一般零部件供應商,船塢龍骨鍛造商,再到核心部件的制造商,哪怕只是最辣雞的1級戰艦,其所涉及到的企業與工廠都是數以千萬記的。
那些擁有自身行星系的小型佣兵團,就連自己生產1級戰艦很多核心零部件都要對外進行采購。
而艾爾蟲族的戰艦是長出來的,雖然相關的物質消耗同樣必不可少,但暴兵速度可快多了。
追光文明一下子對外開放自身軍備買賣,並且還敞開了供應不怕缺貨,一下子就讓民間的很多群體都蠢蠢欲動。
星際時代不比王晉穿越前藍星的軍火市場,所有軍火巨頭的大主顧都是各個國家官方,民間的市場規模小的可憐,靠著民間那些零散的單子根本就養不活一家大型軍工企業。
而在這里,兩萬多個老牌文明的民間客戶,還有那數不清的遺族,所組成的龐大市場規模讓任何軍工巨頭都垂涎三尺。
王晉現在不缺星塵,但是缺乏星塵材料,想要快速暴兵,就需要大量的星塵材料,自己去加工的話,對星塵的消耗太大。
他現在掌控了六千多座行星系,看著數字很大,但和那些老牌文明動輒幾十萬數百萬的數量一比就非常可憐了。
這屬于發展時間短的硬傷,他再怎麼開掛逆天也沒辦法一口氣吃成個胖子。
所以王晉現在就只能通過這種貿易手段來攝取大量的資源,對于那些老牌文明攢下來的各種資源他早就垂涎三尺了。
王晉在這段時間內又調集了7顆流浪星球與大量空間站過來,其中2顆星球作為機動防御力量的戰星,還有5顆星球雖然也布置了菌毯層,但並未進行武裝化改造,只是作為來往商團的休整點。
整座樞紐都由蓋婭來統籌規劃,在五十只蛛後的輔助之下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