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師是個坑

第1654章 降表在哪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菲碩莫薯 本章︰第1654章 降表在哪里

    就連楚擎自己也沒發現,上朝的次數越來越多,仿佛一有什麼事,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他都會不由自主的早睡早起,第二日上朝。

    哪怕他只需要一句話,就能知道朝堂上發生了什麼,可他還是想上朝,一言不發,甚至都不听大家在討論什麼,只是靠在殿柱後面昏昏欲睡。

    今日,高句麗使者正使梁燦龍與副使三人,入殿參朝。

    楚擎站在殿柱後,冷冷的望著高句麗使者們聲淚俱下的忍著錯,扮著可憐。

    都是套話,沒什麼意義,楚擎看向文臣,看向那些不由自主點頭的文臣。

    文臣們注意到了楚擎的目光後,連忙裝出收回目光,動也不動,不敢再流露出任何認同的神情。

    都知道楚擎是強硬派,只要是鄰國,異國,異族,除了湖女與琉球島番人,都極為強硬,強硬到了不講理的地步。

    高句麗使者還在說著,著重強調他們知道錯了,沒有找借口,沒有找理由,大大方方的承認了當初是想摘桃子佔便宜,反倒是博得了不少臣子們的好感。

    博得了好感,再說認錯。

    聲淚俱下的說著,跪在地上,可憐巴巴。

    泣不成聲的高句麗使者沒有試探,因為楚擎在,直接拋出了所有底牌。

    “高句麗願尊大昌朝為上國,為其附屬,女王…女王願嫁上國皇帝,還望上國撤兵。”

    當梁燦龍極度屈辱的說出這句話後,滿朝皆驚。

    太子都蚌埠住了,群臣們面露狂喜之色。

    關于這事,梁燦龍昨天就在鴻臚寺對楚擎說了。

    只不過趙大雅將這件事封鎖的極為嚴密,不允許任何人對外說,無論外界如何詢問都是閉口不言只字不提,主要是怕得罪楚擎,都不知道楚擎是個什麼意思。

    如果說對方的女王要嫁給天子是一件極度丟人的事,那麼打到對方願意成為附屬國,就是極為漲臉的事了。

    太子很興奮,朝臣們也是如此,誰也沒想到高句麗骨頭這麼軟。

    黃老四和太上皇那邊是很猛,高歌猛進,但是絕對還沒有到達徹底動搖高句麗根基的地步。

    見到大家興奮的模樣,楚擎直撇嘴。

    我爹搞定草原,老子搞定瀛島和琉球島的時候,怎麼沒見你們這麼開心?

    實際上性質完全不同,草原地廣人稀,涼戎是實打實的異族,就算投靠了很多部落,那也都是異族。

    至于琉球島,大臣們沒個準確概念,再說上面生活的也都是番人。

    瀛島更別說了,楚擎一通禍害,真正成為了赤地千里,哪里不爽點哪里,完了楚擎是對整座瀛島都不爽,全給點了,即便大軍撤軍了,那也是一座“廢島”,更不允許任何昌民上去居住。

    高句麗這邊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高句麗本身就是推崇漢家文化,打了這麼久,實際上波及的國土也就十之二三最多不超過十之三四,多數城池都是窮鄉僻壤。

    加上老昌大黃和楚擎又不是一個手法,楚擎打瀛島,那是狗都不留一條,老昌大黃只是為了攻城掠地,戰俘該抓就抓,只有抵抗激烈的才全都弄死。

    如果高句麗成為了附屬國,那麼百濟和新羅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操作得當的話,這兩個國家也得奉大昌為宗主國。

    這也就等于是買一贈二,大昌朝通過經略高句麗,再慢慢影響新羅和百濟,美滋滋,史書肯定要大書特書一番,這是什麼,這是功績啊。

    不說功績,從實際角度考慮,因為楚擎的緣故,大家看到了一個更遠的未來,更加廣闊的未來,從東海、琉球島、半島,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可以作為大昌朝遠航船隊的補給之處。

    大家紛紛看向太子,就等太子點頭了。

    其實按理來說,這種事應該問天子,天子就在高句麗那邊。

    現在事情搞清楚了,黃老四見過使者了,意思就是說你和我大昌朝廷商量去吧,朕只負責干架,以及耍流氓。

    昨日楚擎離開後,太子和眾多大臣商討了一番,邱萬山一語驚醒夢中人,關于為何身在高句麗的黃老四不拿主意,而是讓使者來到京中。

    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老四沒打爽,但是也沒想著滅國,如果想的話,不會讓使者過來。

    第二個原因,老四䱇瑟。

    皇帝出京,說是去追太上皇,實際上就是騙傻子,大家心照不宣,心里肯定覺得老四沒溜。

    但是如果因為皇帝出京御駕親征,打出了一個附屬國,乃至打出了三個附屬國,那就不是老四沒溜了,從結果上看,可以說是雄才偉略,功績僅次于大昌朝開國皇帝。

    朝廷會覺得老四太牛了,都能打出三個附屬國了,就要高歌陛下牛b,為了讓這三個藩屬國還能勉強像個“國”,朝臣就要“請”老四回來,求老四回來,讓老四別再打了。

    所以老四從挨罵的被動,變成了被贊揚的主動。

    大家認為邱萬山推測的很合理,符合老四一貫作風。

    那麼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認了,求老四回來,允許高句麗成為附屬國。

    太子昌喻眉眼帶笑︰“我大昌朝乃是禮儀之邦,高句麗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就是不知…高使可帶了降表?”

    大殿,安靜的如同鬼蜮一般。

    屈辱,又如釋重負的梁燦龍,目瞪口呆。

    太子笑吟吟的︰“孤在問你話,何故不答,降表,帶了沒有?”

    降表!

    顧名思義,請求投降的表文,認輸!

    望著龍椅旁的太子,望著那張略顯稚嫩雍容華貴的面龐,梁燦龍胸口一片熾熱,牙齒咬的咯咯作響。

    殿主之後的楚擎,欣慰的笑了。

    這才是他想要看到的太子,想要看到的未來天子。

    一直以來,楚擎總覺得昌喻有些太過仁厚,太過寬容。

    事實證明,他錯了,他更不知道,早就在不知不覺間,自己深深的影響到了這位太子,尤其是關于對外國使者的態度。

    議和,是說不想打了,大家繼續當朋友吧。

    降表,是說我打不過你了,投降,認輸。

    兩者之間的區別,可謂是雲泥之別。

    現在大昌朝其實已經很佔便宜了,佔了大便宜了,看梁燦龍屈辱的模樣就能知道。

    可這遠遠比不上太子口中的“降表”二字。

    你們想要議和,是因為知道打不過了,是投降了,皇帝成為王,王嫁給了我們的皇帝,你們的國家,也變成了我們的附屬國。

    可要是有了降表,那就是“戰敗國”,要你怎樣你就怎樣,不是我欺負你,不是我非要你們的女王,而是你們打輸了,投降了,我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那麼讓你們成為附屬國,娶你們的女王,都是應有之意。

    降表二字,等于是徹底扯下了高句麗的遮羞布,也等于是為黃老四耍流氓的行為,遮上了一塊最大的遮羞布。

    這就等于是欺負人似的,一米八壯漢,管一米六小瘦子要錢。

    小瘦子知道打不過,只好委屈巴巴的將錢交出去。

    但是一米八壯漢給小瘦子揍了一頓,那麼小瘦子為了不再挨揍,主動將錢交了出去。

    看似結果差不多,實際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成為附屬國,不是因為不想打了,而是因為我打輸了!

    一個是先投降,再議和。

    一個是先議和,才不打了。

    這就是太子的意思,令南宮璽與邱萬山二人略顯錯愕,又不由點頭頷首。

    梁燦龍是使者,代表著高句麗的顏面,一個國家的顏面。

    沉默了足足好久,梁燦龍垂著頭,腰桿也似乎挺直了幾分。

    “高句麗,非降,只是議和!”

    一字一句,字字鏗鏘有力,鼓足了莫大的勇氣。

    “哦。”

    一聲輕輕的“哦”,少年太子微微一揮手︰“那便散朝吧。”

    聲音很輕,卻已有了大昌太子,未來天子應有的氣度,應有的霸氣。

    不投降,沒得談,那就不談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師是個坑》,方便以後閱讀帝師是個坑第1654章 降表在哪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師是個坑第1654章 降表在哪里並對帝師是個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