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周瑜遭遇埋伏,還被三路人馬圍追堵截,但是終究還是讓他逃出了埋伏圈。
見追擊不上,關羽也放棄了,轉而開始收拾戰場,打撈落水的吳軍。
等到清點之後才發現,他們俘虜了周瑜足足有五千兵馬!
而除了還跟在周瑜身邊的幾千士兵,其他的,要麼就是追擊時被射殺,要麼就是溺死在大江之上。
這一戰,幾乎把東吳的脊梁骨都給打折了!
吳中
江寧坐了那麼久的船,也終于趕到了這里。
東吳使臣倒也上道,早早就在渡口處等著江寧,當他將江寧等人安置在館驛後,便起身告辭了。
但是還沒等江寧安頓好,魏延就拿著一封戰報,火急火燎的沖進了他的房間。
看著破門而入的魏延,江寧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文長!”
“何事如此驚慌?!”
這些天江寧在船上暈頭轉向,好不容易腳粘上陸地,剛打算整理床鋪準備休息。
但是看見魏延這個著急的樣子,他也不由得停下手中的活計。
“公子,出事了!”
“嗯?!”
“發生何事了?”
“剛剛收到急報,關將軍在江夏城,用水攻伏殺了周瑜三萬水軍,吳軍”
“幾乎全軍覆沒!”
江寧皺了皺眉頭,他終于也知道魏延為何如此緊張了。
原本在江寧的計劃中,周瑜去攻打江夏,只是想讓他知難而退,卻不曾想關二爺如此之猛,居然直接把吳軍給打殘了。
那這就不妙了啊!
對關羽來說,這是一場毫無爭議的大勝,但是卻讓自己這邊的處境變得相當難受!
所以江寧沒有猶豫,立刻吩咐魏延道“去把幼常喊來,事關重大,需好生商議才是!”
等到馬謖進來了解事情始末之後,也震驚的瞪大了雙眼。
關羽這一戰,甚至比江寧正面戰場上贏得都要荒唐。
不過眼下既然已經發生,哪怕他再不相信,這也已經成了事實。
沒有理會馬謖的震驚,江寧開口道“周瑜既然已經敗北,想必要不了三五天就會回到吳縣,我等計劃必須要加快了!”
“雖然關將軍這一手將我們置為險地,但是有利就有弊,至少在和東吳的結盟中,我們佔據了相當有利的位置!”
馬謖從頭到尾都在沉思,一方面是對這個消息的震驚,另一方面也是在思考這個消息所帶來的其他影響。
就在江寧打算繼續往下說的時候,他突然開口了。
“公子”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眼下”
“我等還有和東吳結盟的必要嗎?”
馬謖的這一問,也讓江寧沉默了。
的確,之前一直都想著和東吳結盟,畢竟曹軍南下之際,僅憑江夏水軍很難阻擋,必須找一個可靠的盟友。
但是現在盟友幾乎要被自己打殘了,那
兩者還有結盟的可能嗎?
或者正如馬謖所說,兩者還有結盟的必要嗎?
看著沉思的江寧,馬謖繼續說道“曹軍雖然勢大,卻不通水戰,我等依托大江,足以和曹軍周旋!”
“此前之所以和東吳結盟,一是因為我等有著共同的敵人,二也是為了防備他們從背後偷襲。”
“而今東吳幾無可戰之兵,再談結盟也就無甚意義。”
“並且結盟真的有用嗎?”
“想想周瑜,我等正在商洽結盟事宜,他們都敢帶兵攻打江夏,如此背信棄義,這個盟友,真的可靠嗎?”
馬謖此言一針見血,江寧其實也陷入了誤區,他只想著要結盟,卻沒想到,眼下究竟是否還有必要繼續?
“幼常的意思是我等放棄聯盟?”
“這”
“謖只是提出一個想法,究竟要如何決斷,還需要公子定奪!”
江寧仔細分析了一下,還是拒絕了馬謖的意見。
理由嘛倒是很簡單。
首先,哪怕現在東吳精銳盡失,已經無力再戰,但是再怎麼說,湊足數萬人馬也是綽綽有余。
平白一支生力軍不用,豈不是浪費資源?
再者,若是結盟之後,吳軍趁機偷襲,他們如此三番五次的背信棄義,又如何面對天下人的悠悠眾口?
若真出現這種情況,至少大義是在自己這一邊的,這也是將來攻伐的借口之一。
所以,不管怎麼看,結盟都比不結盟要強很多!
不過馬謖所說倒是給江寧提了一個醒。
若說之前結盟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那麼接下來,只需要一個聯盟的名義就足夠了。
來到吳縣的重心就可以放在招徠陸遜身上。
等這兩件事一了,就可以溜之大吉!
而且必須趕在周瑜之前離開,誰能知道,吃了這麼大虧的周瑜究竟能干出來什麼瘋狂的事情!
目標既然已經定下,接下來就是如何實施了。
但是江寧卻怎麼都不放心,出于穩妥,他想到了一個計策,于是喚馬謖過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但是當馬謖听到江寧的這個計策的時候,震驚的都要站起來了!
“公子”
“如此,不妥吧!”
“這樣只會更加激怒他周公瑾,甚至可能會激怒整個東吳!”
江寧一攤手,說道“那你以為現在周公瑾就不憤怒嗎?”
“你以為現在東吳就會對我們有什麼好臉色嗎?”
“所以一旦我們來不及逃走,這可能是我們最後生的機會!”
“因此幼常你必須要足夠快!”
馬謖猶豫了一陣,點了點頭,便準備起身告辭。
正當他要離開的時候,江寧又開口道“回來的時候記得把甘寧帶上,有他在,我等水上便可安全許多!”
對于他來說,這任務其實也不簡單。
眼下館驛估計都已經被嚴密監視,他能不能成功逃回去都還兩說,更別提帶著甘寧過來了。
不過有江寧在的話,至少可以吸引孫權大部分的注意,而他便可以趁機開溜了。
剛把馬謖安排走,江寧連忙帶著魏延走出了館驛,按照之前的計劃,拜訪那些文人大家的時間得提前了。
不僅如此,哪怕江寧在時間上很著急,他依舊要裝作一副游山玩水,漫不經心的樣子。
至少不能被孫權等人看出來。
先是顧邵,後是張敦、卜靜、吾粲用了兩天時間,江寧把這些人都一一都給拜訪了。
雖然這些人有的還是會警惕,不過當江寧提出自己僅僅只是在學術上進行深入交流的時候,這些人的提防倒是沒那麼重了。
而當江寧抬出自己義父和師父的時候,他們的最後那點提防也沒了。
總而言之,至少這些人都讓江寧進了府門。
而江寧也就只是聊聊詩經古義,不涉政事,只談風月,所以倒也可以說賓主盡歡。
但是唯獨到了陸遜這,江寧卻吃了一個閉門羹!
無論江寧怎麼說,陸遜就是不見!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