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

新三百四十章︰得勝還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實在閑得疼 本章︰新三百四十章︰得勝還朝

    大年初一,剛從紫禁城回來的曹化淳很意外的見到了王坤的禮單。

    禮物豐厚得讓這個見慣了大手筆的權閹咋舌不已。

    他立刻親自迎接王坤,見王坤行跪禮口中道︰“兒子給爹爹拜年了!”滿心歡喜。

    他笑道︰“今年怎麼就能想起給咱家這個糟老頭子拜年了?”

    王坤賠笑道︰“一言難盡,有可能說了爹爹也不相信!”

    “這是什麼話,不信自己人,不靠自己人,難道去相信外人?”

    “兒子去年是沒臉來給爹爹拜年啊!”

    “這是從何說起?”

    “兒子去年囊中羞澀,過年時全部家底子都不足二百兩銀子。”

    “怎會如此?你呀你,不早說,早點說了,咱家大可送你幾千兩銀子。”

    “兒子沒銀子孝敬爹爹,哪好意思要爹爹的銀子!”

    “見外了不是,你跟咱家還分彼此麼?”

    “那是爹爹疼兒子,兒子不能不知趣啊!”

    “得,咱爺兒倆甭說客氣話了,說說吧,去年怎的就窮得底兒掉?今年怎就這麼大的出手?”

    王坤這時坐正了身子,小心翼翼道︰“爹爹,兒子跟您實話實說,對外可不能透露分毫。”

    見王坤如此,曹化淳也嚴肅起來,道︰“你盡管說,咱家有分寸!”

    “兒子去了宣府監軍,沒多久就攢下了不少好東西,正準備給爹爹和大家伙兒送來。

    誰曾想黃毅那廝居然膽大包天,直接帶兵把兒子的住處包圍……”

    王坤懂得怎麼爭取人心,他居然主動把被黃毅裹挾、要挾的糗事坦誠相告了。

    听得曹化淳又驚又怒!

    “黃毅那廝怎地如此大膽?他,他,他就不怕株連九族嗎?”

    “他是獨自一人從海外歸來,在大明無親無故,哪有九族可誅?”

    “也是,光棍一條啥也不怕,不對啊,他是耿如杞的女婿啊!不怕株連岳丈一家子嗎?”

    “兒子猜測應該是耿如杞覺得人才難得,看上了黃毅的才能,主動嫁女,黃毅不一定看中這指派的婚姻!”

    曹化淳覺得有道理,點頭道︰

    “有可能,要不然耿如杞怎會嫁一個還搭一個呢!他能夠脫罪就是因為女婿的戰功!能夠坐穩宣大總督的位置也是因為女婿能打!”

    “所以兒子忍氣吞聲陪著小心在黃毅那兒干實事,誰知道黃毅那廝是個領兵的天才,居然每戰必勝。

    兒子干實事,黃毅也看在眼里了,所以不再針對兒子……”

    “你做得對,這種事情確實不能說,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唉!咱家去年心里總是嘀咕,還以為你轉了性,真的不管不顧把朝臣、同僚往死里得罪。”

    “那不是實在沒辦法麼,只能耍窮很了!”

    “真是難為你了!”

    “後來去了登萊,情況好多了,叛軍搶了小半個山東,積攢下的金銀財寶不計其數……”

    “咱家懂了,黃毅那廝繳獲豐厚,所以拉你下水了!”

    “用不著他拉,是兒子積極主動,兒子太想孝敬爹爹了。”

    “難為你如此有心!先前咱家確實誤會你了,沒想到你吃了那麼多苦!”

    “嗚!嗚!嗚!……”王坤恰到好處哭出了聲。

    曹化淳拍著王坤的背安慰道︰

    “別哭,別哭,這大過年的,再說今天咱爺兒倆算得上是冰釋前嫌了!該開懷大笑啊!”

    王坤想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他真的破涕為笑了。

    他道︰“黃毅那廝是在海外蠻夷之地長大的,不通禮數,只要他能夠為陛下東征西討,兒子不跟他計較。

    爹爹也犯不著針對他!”

    “咱家理會得,陛下當下就缺這種能打敢拼的將領。咱家犯不著跟這種不通人情世故的作對!”

    “唉!人還得有真本事啊!那麼多官軍將領在登萊,一個個被叛軍打得龜縮不出。

    不是兒子舉薦興和軍,帶領興和軍趕到登萊,恐怕叛軍都能打到京畿之地了!”

    “你做得很對,真有能臣干吏,你和咱家就應該不管切身利益為陛下舉薦!陛下就是咱們的天。”

    “兒子時刻銘記爹爹的言傳身教!”

    “你這一次又立下大功,咱家歡喜得很,人來就行了,其實沒有必要送這麼多阿堵物來。”

    “爹爹!兒子盡孝天經地義啊!”

    ……

    王坤不僅僅得到了曹化淳的諒解,倆人的關系還更加緊密了。

    接下來王坤把有權有勢的大太監走了一遍,送出去了不少金銀。

    太監圈子消息的傳播速度驚人,當天,京師耳聰目明的太監都知道曹老公跟王坤相談甚歡整個下午,倆人還不時淚光盈盈。

    王坤已經簡在帝心,再得曹老公愛護,前途無量啊!

    于是乎,送禮的太監紛至沓來,太監中的海剛峰王坤數錢數到手抽筋。

    崇禎六年正月十五,劉宇烈得勝還朝。

    他能夠在正月十五趕回來完全是因為得到了王坤的通風報信。

    這種事兒必須做得隱秘,所以王坤沒有寫信落人口實,而是派人傳口信。

    皇帝直接下中旨赦免王子登和陳光福,並且給了錦衣衛總旗官世襲,當然讓倆人喜出望外。

    接旨的那一刻他倆在王坤面前磕響頭,頭皮都磕破了,鮮血淋灕。

    他倆指天發誓從今往後願為王公公的犬馬,赴湯蹈火不皺眉頭。

    這一刻他倆是真心實意,別人想抱大太監的大腿還沒機會呢,他倆算是因禍得福嘍!

    不僅僅要表忠心,還得爭表現。

    有疾馳東昌府臨清州,尋覓總督大人劉宇烈的差事,倆人都不辭勞苦自告奮勇。

    最後王坤讓王子登前去,並且附耳交代了一句話。

    王坤熟悉山東,當然能夠推算出劉宇烈必然會在運河大城臨清盤桓幾日。

    他讓王子登告訴劉宇烈,歸期不能遲與正月十五。

    所以劉宇烈收到信息後不坐轎子了,也是快馬加鞭往京師趕,終于在正月十四下午進了北京城。

    他是文官大員,沒有太監方便,不可能立刻面見天子,恰好能夠參加次日正月十五的大朝會。

    論功行賞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官之間的扯皮掣肘免不了,朝堂之上的嘴炮開始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比崇禎大一歲》,方便以後閱讀我比崇禎大一歲新三百四十章︰得勝還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比崇禎大一歲新三百四十章︰得勝還朝並對我比崇禎大一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