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

新三百一十七章︰面目全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實在閑得疼 本章︰新三百一十七章︰面目全非

    處理了陳光福和五十東江鎮老兵的事兒後,李九成這才細問王子登跟黃毅接觸的經過。

    王子登把該說的都說了,但是沒敢說黃毅親口承諾只要他王子登投降,必然能夠保住性命。

    李九成已經被黃毅忽悠了一次,听到王子登說黃毅言辭鑿鑿參與圍困登州是迫于無奈,在圍困期間興和軍絕不主動發起攻擊。

    不由得啞然失笑!

    他笑罵道︰“那黃毅覺得我等都是傻子嗎,被騙了一次還等著被騙兩次、三次?”

    王子登賠笑道︰“我也是听听罷了,根本不相信!”

    也在認真听著的毛承祿道︰“黃毅如此說其實是老奸巨猾!”

    李九成道︰“本帥知道,他是想讓我軍不主動攻打興和軍,等我們跟其他營伍的明軍打得兩敗俱傷時撿桃子!”

    耿仲明傲然道︰“所以我們不能上當,故意挑興和軍打!”

    李九成實話實說道︰“問題是興和軍不好打啊!”

    陳有時贊同道︰“對啊!打王洪、楊御蕃、鄧、陳洪範的兵馬多容易,一個沖鋒過去,滿眼都是潰逃的明軍!

    打興和軍,拉那麼多大炮去轟,人家連慌亂都沒見著,怎麼打?”

    甦有功道︰“是啊!怎麼打?要不再信那廝一回,先不主動打興和軍?”

    “如果興和軍真的不主動進攻,我軍就有可能把其他營伍的明軍全部打崩潰了!”

    “對,我東江兵人人驍勇善戰,昌黎兵、通州兵、山東兵、天津兵都不堪一擊!”

    “那諸位還想主動攻擊興和軍出口惡氣嗎?”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這個仇我們記在心里了,總有算賬的那一天!”

    最後,李九成、毛承祿、孔有德等等將領迫于形勢,對黃毅的第二次承諾選擇了姑且信之。

    黃毅堅信登州城不可能久攻不克!

    因為他會采取跨時代的戰法,采用領先時代一百多年的武器。

    步炮協同,子母炮往城頭連續發射霰彈,米尼槍火槍手、弩手精準射擊敵方炮手,其余的火槍手三段擊火力覆蓋……

    這種打法不是黃毅想當然,而是歷史上的米尼槍剛剛問世之時,使用米尼槍的火槍手成功壓制火炮、奪取火炮的戰例。

    為了能夠實現一鼓作氣破城的作戰計劃。

    黃毅還準備了很多草包和麻袋,這東西裝土可以壘牆,鋪在冰面上能夠防滑。

    當然,實戰演習必不可少。

    因為黃毅這個穿越者的攪局,歷史走向出現了偏差。

    耿如杞、孫元化這兩位歷史留名的封疆大吏沒有在京師菜市口斬首。

    謝鏈、朱萬年等等文官武將沒有被叛軍殺害!

    因為耿如杞留任宣大總督,導致官位出現了連鎖反應,最起碼原山西巡撫張宗衡沒有升任宣大總督,而是回京擔任兵部左侍郎。

    大凌河城攻防戰雖然還是明軍失敗了,但是並沒有三番五次派遣援軍打成添油戰術。

    而且時間線多拖延了半年,讓後金軍多損失了接近兩千真奴,包衣奴才、蒙古僕從軍的損失更加多。

    造成這個結果的最大因素是吳襄听進去了黃毅的真知灼見,不是孫承宗這個遼東戰場的最高統帥人品大爆發。

    吳襄這個人除了打仗其他都行,他特會投機,所以擅長看人。

    被黃毅救下後他就特意關注,最後得出結論,黃毅這個人了不得!

    所以吳襄牢記黃毅的叮囑,不僅僅給大凌河城送去了大量糧食和石碳,在接到火速支援大凌河城的命令之時不動如山。

    他三次拒絕了孫承宗救援大凌河城的命令龜縮在錦州城,另一個總兵官宋偉見吳襄如此有樣學樣。

    所以這兩個總兵官的人馬沒有被皇太極打掉依舊齊裝滿員。

    屢次抗命罪莫大焉,吳襄和宋偉當然懼怕秋後算賬,他們一直在尋找戰機。

    所以在張春帶領三萬余兵馬前來增援之時精選五千人馬,由主動請戰的吳三桂率領殺出了錦州城。

    最新消息,張春率領的明軍得到了錦州吳襄、宋偉的人馬救援,沒有全軍覆沒,大明少損失超過一萬兵馬!

    這些兵馬都是經過血戰後突圍而出。

    他們之所以英勇頑強,是因為絕大多數兵丁來自永平府,都被建奴破了家,都有親人在己巳之變遇難。

    這些跟建奴仇深似海的永平府籍步兵利用偏箱車掩護打放鳥銃,還不時有弗朗機炮開火。

    張春指揮這些願意戰斗的兵士邊打邊退,再加上吳三桂率領幾百鐵甲家丁沖擊後金軍後陣,他終于改變了命運,沒有成為後金軍的俘虜。

    後金軍打了一場消耗戰,真的損傷了國力,應該算慘勝如敗,這段時間在修整沒有發動新的攻勢!

    張春感念吳三桂的及時救援上奏朝廷為其表功。

    導致年紀輕輕的三桂子還是因為長山之戰嶄露頭角,依舊在崇禎皇帝心里留下了忠勇善戰的好印象。

    吳橋兵變的元凶“都元帥”李九成也沒有被祖大樂陣斬。

    因為黃毅的故意為之,退守登州的叛軍沒有立刻被團團包圍。

    他們還可以在方圓一百五十里內為所欲為三個月。

    所以有大把機會劫掠糧食囤積,並沒有開始殺人吃肉。

    歷史上本該死掉的不僅僅活著,還高官厚祿,以後的歷史恐怕面目全非。

    黃毅手機里保存的大明崇禎年鑒、崇禎大事年表必然不準確了。

    想這麼多干嘛?

    反正登萊戰場的興和軍一樣的不屬于歷史,算得上是橫空出世!

    擼起袖子干唄!

    即將打仗,而且是打大規模的攻防戰,下決心、表忠心的時候到了。

    鎮撫官、文教員每天都在做動員。

    太多輔兵積極分子火線轉正,太多任勞任怨的役夫被選拔為輔兵樂得合不攏嘴。

    推進到登州城下之時,興和軍不算上女兵擁有騎兵三千八百、步兵炮兵五千二百,輔兵九千。

    還有開始接受軍事訓練,有組織,有些戰斗力的役夫九千!

    役夫本來是留了一萬人,都是挑選的身強體壯者,其中有四五千曾經做過兩三年礦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比崇禎大一歲》,方便以後閱讀我比崇禎大一歲新三百一十七章︰面目全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比崇禎大一歲新三百一十七章︰面目全非並對我比崇禎大一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