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

第二百五十一章︰沆瀣一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實在閑得疼 本章︰第二百五十一章︰沆瀣一氣

    <b></b>                  今年因為種子的數量跟不上以倍數增加的田畝需求。

    根據地的番薯、馬鈴薯、玉蜀黍的播種面積不大,總共才兩三千畝。

    但是明年就不一樣了,播種三萬到六萬畝都完全做得到,因為今年的產量以留種為主。

    對了,還有來自後世的麥種,從長勢判斷,已經基本確定這個品種耐寒、抗旱,即便是沒有現代化肥產量也不低于當下的良種。

    興和城肥料廠、東山堡肥料廠已經在建設中,負責人是劉士富,肥料的配方當然是黃毅提供的。

    煮熬糞便的味道太大,所以土化肥廠不能建在城里,選在城市的下風處,還盡可能選開采了石頭後平整出的山地。

    土化肥廠勞動者的工資待遇不低于水泥廠和鋼鐵廠,有三分之二用不著給工資,只需按照工作表現給飯吃。

    這些都是判處勞動改造的塔布囊家族,他們的伙食分為三等。

    表現好的享受一等伙食,跟根據地工人的伙食別無二致。

    二等伙食就差多了,一半干的,一半稀的,一點點葷腥都瞧不見。

    三等伙食就是吃糠咽菜,還只能吃個半包。

    勞動改造的態度決定一切,態度好竭盡所能干活兒,哪怕力氣小,完成的工作量不多,也能夠享受一等伙食。

    事實證明勞動改造真的能夠教育奴隸主,消極改造的吃了幾天麥麩雜糧餅後漸漸的開始轉變態度,他們為了把伙食標準提高一等努力表現……

    給人希望尤其重要!

    判處勞動改造的都不是終身制,基本上是三年到十二年。

    鎮撫官還會給予勞動改造積極分子減刑,立下功勞的還有可能得到特赦。

    秋天、冬天肥料廠大量生產“肥田粉”,確保明年春播之時能夠滿足十萬畝麥田所需。

    水利設施確保了灌溉用水,再有土化肥助威,能不能使得麥田的畝產達到兩石甚至于更多?

    兩石麥子僅僅是是三百明朝市斤,按照後世的市斤計算三百六十斤左右。

    而後世的麥田平均畝產都有七八百斤,良種良田畝產超過一千斤的也有很多。

    明朝的北方地區,麥田的平均畝產都達不到一石。

    所以科學種田很重要,長期大量使用以糞便為最主要原材料熬制的土化肥,不會使得土地板結退化,恰恰相反田畝會越來越肥沃。

    黃毅堅信後世的這個研究成果將要發揮巨大的作用。

    麥田畝產能夠達到兩石,十萬畝就相當于是二十萬畝,明年根據地的糧食就基本上能夠做得到自給自足。

    如果幾萬畝番薯、馬鈴薯、玉蜀黍再獲得豐收,根據地肯定能夠積攢下不少余糧。

    糧食太重要了,能夠積攢十萬石糧食,黃毅就敢增加五萬人口,來年就能開墾二十萬畝荒地。

    後世內蒙古的耕地面積高達一億四千萬畝。

    根據地挑選肥沃且水源有保障的盆地開墾出百分之一肯定不成問題。

    時光荏苒,日月穿梭,麥田眼看著開始抽穗了。

    這段時間李維達來回傳話,終于跟耿家談妥了婚期安排在秋收前,恰好是東山堡完成之時。

    此時的東山堡有了人口一萬出頭,黃毅在此駐扎一個把總正兵合計三百六十人,還組建一個把總輔兵、一個把總民兵。

    東山堡的中心當然是新建的守備府,模式跟縣衙差不多,前面辦公區後院生活區。

    黃毅的婚禮安排在東山堡守備官邸舉行,宣大總督和山西、大同、宣府的巡撫、兵備道、總兵官、副將、參將、游擊、都司等等來了二三百。

    簡直是宣大總督以下,數得上號的文官武將都來賀喜。

    當然,這根本不是黃毅的面子,人家都是來拍耿如杞的馬屁。

    宣大總督自重身份,他來東山堡可不是送女出嫁,而是帶領宣大的文官武將實地考察、驗收完工的塞外新城——東山堡。

    現如今,宣大的文官武將更加听話了。

    因為但凡是入了宣大總督眼的文官武將,都能立下戰功得到朝廷的封賞和提拔。

    靠實打實軍功上位,升官速度快,腰桿子硬,唯一的不好就是投入太大,費錢。

    不肯做磕頭蟲的黃毅依然是我行我素,他早就跟李維達說好了,不去宣府接新娘子。

    請耿章華把兩個新娘子送來根據地完婚。

    這種要求有些無理,比較難辦,可偏偏在這個時候,耿如杞見到了四百多真奴首級,四千多青壯年韃子的腦袋瓜。

    人才難得,良將難求,黃毅的脾氣大怎麼了,人家有大的本錢!

    耿如杞當著李維達和耿章華自我解嘲,老夫求賢若渴,老夫不計較虛禮,老夫為了見到女婿,親自送女出嫁有何不可?

    接下來的事情都是李維達奔忙、撮合,最後采取了兩全其美的方式方法,東山堡落成儀式,恰逢黃毅迎娶美嬌娘。

    根據地的勢力越來越大,黃毅的人馬在張家口外無以匹敵。

    但是這彪人馬軍紀嚴明,從來不恃強凌弱敲詐勒索,不僅僅不搶劫商旅,還為商賈保駕護航。

    只要出關商賈三十車糧食留下一車,怎麼說呢,可以說是交買路錢,也可以美其名曰繳稅。

    根據地兵馬能夠確保商路暢通二三百里。

    對了,那是去年,今年打垮了喀喇沁諸部,根據地的勢力範圍已經東擴八百里。

    規規矩矩繳稅的商賈,往東販賣一千里都不會出現攔路索要買路錢的部落。

    如果商隊的財物被馬賊、不長眼的部落搶劫了,根據地騎兵會伸張正義。

    黃毅不肯到處樹敵,盡可能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所以偽裝得很好,明知道滿清八大皇商有多壞也沒下黑手。

    而是跟所有的商賈沆瀣一氣,甚至于鼓勵根據地運輸隊接商賈們運輸貨物、糧食的活兒。

    根據地運輸隊實力比較強,剛剛組建時僅僅是往張家口、宣府運煤,把糧食、毛竹、棉花、布匹、瓷器等等物資運回根據地。

    經過接近兩年的發展,如今擁有載重三四千斤的四車一千二百架,專業運輸的馬車夫、修理工兩千人。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比崇禎大一歲》,方便以後閱讀我比崇禎大一歲第二百五十一章︰沆瀣一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比崇禎大一歲第二百五十一章︰沆瀣一氣並對我比崇禎大一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