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

一百六十四章︰可堪一戰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實在閑得疼 本章︰一百六十四章︰可堪一戰否

    <b></b>                  黃毅問耿章華道“你這段時間咋樣?”

    他根本沒有耿章華已經是頂頭上司的覺悟,也不喊耿大人或者耿將軍,依舊是你我這種現代語言。

    還好,耿章華到是不計較這些小節,他的理解是黃毅成長在蠻夷之地,有些不知禮數。

    他反問道“指哪一方面?”

    “當然是問你的兵可堪一戰否?”

    “我覺得還行吧!”

    楊士虎陪著笑臉插嘴道

    “我家大人一直在施恩,這段時間走訪了幾十上百普通士卒的家庭,搭進去的白面有幾十石。

    士卒們曉得好歹,都揚言願為我家大人效死!”

    “哦!不錯不錯,軍人,士氣最重要。那些精選的老兵不缺戰斗技能,就缺士氣和一個能夠同甘共苦的上官!”

    耿章華贊同道“你說得太對了,這些天我基本上也是跟士卒同吃同住,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們的變化。”

    建奴的主力退了已經是眾所皆知,然沒有全面撤退,還有一部分人馬佔領著大明遵化、遷安、灤州、永平四座城池。

    主將是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

    大明怎麼能夠容忍長城內的京畿之地盤踞著建奴?

    遼鎮、薊鎮、延綏鎮包括來自河南、山東等地的勤王兵馬將要會攻四城。

    如果不是山西勤王兵馬意外潰散,應該也有他們的份兒。

    耿章華想再建新功,建議父親上奏朝廷主動出兵。

    耿如杞也有自己的打算,立刻上了奏本,當天就把督標營和正兵營、奇兵營、援兵營的部分兵力往東調動。

    他的意圖是再湊足五千兵馬,並且依舊是親自帶兵,他倒要看看會不會在同一件事上栽兩次。

    前車之鑒,這一回他倍加小心十分用心,絕對是做到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他根本不信任宣府鎮、山西、大同的副將、參將,也懷疑那位總兵張鴻功的統兵能力,只寄希望于耿章華新組建的督標營人馬。

    原山西總兵官張鴻功在歷史上是跟耿如杞一同秋後問斬的難兄難弟。

    既然山西潰兵一案事出有因,朝廷不再追究耿如杞的責任,張鴻功理所當然也沒事了,所以他官復原職。

    耿如杞希望帶領宣大人馬參戰的主要目的是雪恥,當然不能再鬧出笑話。

    他知道上一次立下的大功完全是因為黃毅的指揮。

    所以他提議耿章華來邀請黃毅共同出兵,並且讓耿章華多听黃毅的意見,必要時,甚至于可以讓黃毅代為指揮宣大派出的人馬。

    但是印象中的黃毅脾氣古怪,居然不肯入關、不肯進城,理由是不願意被哪個文官冤殺。

    耿如杞當然知道黃毅人馬的特殊性,那些其實都是私兵,還都駐扎在口外,直接下命令不妥,必須事先溝通。

    因此耿章華來了,還帶來了不少黃毅急需要的人口,帶來了十門虎蹲炮和兩千斤火藥。

    他寒暄幾句後直奔主題,把京畿之地的形勢和他們父子倆的意圖講得明明白白。

    黃毅想了想後,答復道“我原則上願意協助你再建新功!”

    耿章華樂了,道“你願意出兵不僅僅是協助我建功,還是為我父親一雪前恥!這一回是他親自領兵。”

    耿如杞上一次就是親自領兵,結果是什麼大家都知道,黃毅直言不諱道

    “你父親又不懂打仗,是不是親自領兵重要嗎?”

    耿章華面孔紅了,尷尬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父親已經在籌備糧草,絕無可能重蹈覆轍!”

    李維達見黃毅說話太直,讓耿章華面子上掛不住,插嘴道

    “宣大總督親自帶兵,親自督辦糧草,誰敢不買賬?這一回一定是兵精糧足,必然再建新功!”

    黃毅意識到了剛才的話不妥,笑道“你我是曾經出生入死的戰友,萬萬不能因為我的一句話生氣啊!”

    “我沒生氣!但是要提醒你以後說話注意,小心眼的上官多著呢,為一句話給你穿小鞋不值當!”

    “我就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脾氣,所以不願意進關當官。”

    “你剛才明明答應帶領人馬隨同我出征啊?”

    “我肯定要協助你成功,但不表示我願意入關。”

    “那怎麼弄啊?”

    “我不留名,不打旗號,都用你的旗幟,混在你的軍中干幾仗,有個一二百斬獲見好就收,然後悄悄地回來。”

    “這,這怎麼好意思呢?”

    “真的不好意思就別跟我爭繳獲,再多給點糧食、武器和軍需。”

    “這些你不說我也知道。你沒開口我不也給了你十門虎蹲炮?”

    “懂了,知道你夠意思。得,咱先別談戰後怎麼分繳獲,談談怎麼才能打贏。”

    耿章華十分佩服黃毅打仗的本領,他急切道“對呀!打勝仗才有繳獲,你趕緊說說你的想法唄!”

    “建奴都是騎兵,他們的步兵也都能騎馬疾馳,我們主動去打,步兵基本用不上。”

    耿章華有異議,搖頭道“這一回不一樣,應該是建奴守城,我們去攻打,不僅僅用得上步兵,還得用重炮。”

    “你說得對,已經集結在灤州、永平那一帶的步兵必然是攻城的主力,他們肯定會用重炮轟擊城牆。

    可是我們此時帶著宣大的步兵趕去四城,恐怕是白跑一趟,你爹至多獲得一個積極主動的評語,最後是寸功未立。”

    “何以見得?”

    “時間不等人,五千人馬還有不少輜重,走到永平、灤州或者遷安,恐怕需要一個多月,那時的建奴早就逃出關了。”

    這一點黃毅沒有想當然,因為歷史上四城之戰徹底結束的日期是在五月底,現在都五月初了。

    如果宣大人馬六月初才到達戰場,也就能做做掩埋尸體,安撫老百姓的工作。

    可是耿章華不知道啊!整個朝廷都是談後金軍色變,至今為止都沒有哪支部隊真正的打贏過一次。

    主動攻擊建奴佔領的四座城池的計劃早就制定,然各路大軍磨磨蹭蹭不斷提要求講困難,什麼時候開打根本不知道。

    所以耿章華不覺得光復四城的戰斗會在一個月內結束。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比崇禎大一歲》,方便以後閱讀我比崇禎大一歲一百六十四章︰可堪一戰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比崇禎大一歲一百六十四章︰可堪一戰否並對我比崇禎大一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