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

第六十章︰先下手為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實在閑得疼 本章︰第六十章︰先下手為強

    崇禎皇帝是個傻冒,居然相信了袁崇煥的忽悠,委以重任,給予那廝最大的信任。

    這一次用人不當的後果很嚴重,正是亡國的始因之一。

    別看袁崇煥沒本事殺敵,卻是有本事殺自己人,坑自己人。

    敢于主動打擊建奴的毛文龍被袁崇煥殺了!東江鎮分崩離析。

    袁崇煥替後金拔了眼中釘肉中刺,皇太極爽歪歪!

    因此沒了後顧之憂的奴酋敢于冒險繞過寧錦防線殺入大明京畿之地。

    這一戰讓後金強盜們看到了大明的虛弱,搶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牲口、人口。

    從此以後,後金強盜們賊膽越來越大,他們屢次三番結伙來大明劫掠,跟流寇形成了互動。

    大明內外交困,越來越虛弱,終于在一六四四年轟然坍塌。

    “民族英雄”袁崇煥功不可沒!

    給建奴洗地的漢奸得出結論,崇禎殺了袁崇煥是“自毀長城”。

    可惜這個“長城”不僅僅德行差,軍事、政治都不行,唯有吹牛逼很行。

    放到後世,一個全權負責對敵作戰的總指揮沒有察覺到敵人繞道攻擊就足以上軍事法庭了。

    況且他還有矯詔殺敵後游擊司令的罪行。

    崇禎二年的建奴入寇,敢于跟建奴惡戰的兩個總兵官趙率教、滿桂戰死。

    造成財產損失以千萬兩白銀計,造成人口損失以百萬計。

    千刀萬剮了那“長城”一點點也不冤枉。

    崇禎其實是個能力差,沒擔當的皇帝,受限于他的智力值和能力,他越勤政,明朝越完蛋。

    他自毀長城的事兒做得太多,比如說信了袁崇煥的忽悠重用了袁崇煥。

    比如說“流寇亦是朕之赤子當撫之”。

    他上吊前還憤憤不平,還推脫亡國的主要責任,留下遺言︰“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

    崇禎就沒捫心自問,他這個最高領導人干什麼吃的?

    就等于公司倒閉了,董事長外加總裁沒責任,推脫那是因為手下的經理、部門主管都是王八蛋導致公司倒閉。

    建奴第一次入關的兵力究竟是多少?眾說紛紜。

    其實誰都說不準。

    哪怕是統兵的皇太極也僅僅是知道個大體數字。

    因為後金軍出戰的人數沒法具體。

    比如說命令一個牛錄出動三十披甲人,真正出發的人數或許能夠翻倍、翻兩倍。

    那是建奴好戰、敢戰,渴望作戰,他們的余丁會主動跟隨牛錄額真去打仗。

    還有很多披甲人為了多帶些劫掠的金銀財寶、物資回家,總要帶上一兩個牽馬墜鐙的包衣奴才。

    因此後金軍第一次入關的人數不低于三萬,不高于八萬,絕無可能有十萬之眾。

    真真正正的建奴披甲人不低于兩萬不高于三萬,其余的是蒙古韃子和包衣奴才。

    大明京畿之地紙面上的軍隊應該有十幾二十幾萬,能夠快速入京畿勤王的軍隊也不低于十幾萬。

    敵人冒進,多好的機會啊!

    來個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再來個關門打狗!

    只要將士們能夠奮勇殺敵,建奴那點人馬應該是來了就回不去了。

    如果能夠一舉殲滅皇太極親自率領的入寇兵馬,從此以後“遼事”再也不是個事。

    然大明實在太腐朽了,毫無組織力,居然一敗再敗,敵人勢如破竹……

    當然,這跟袁崇煥只會吹牛逼沒有一點點軍事指揮能力不無關系。

    建奴破口後,袁崇煥的布置一團糟。

    連孫承宗這個提拔他的老上級都連呼瞧不懂,估計那會兒,孫承宗有把袁崇煥這個蠢貨掐死的沖動。

    黃毅明知道此時的建奴主力正在大明京畿之地攻城略地、殺人放火也無能為力。

    他雖然弄到了一個大明邊軍總旗官的身份,但是為了穩妥起見,暫時不考慮入關。

    但是他不會閑著,必須趁著諸多蒙古部落隨同建奴入關搶劫的有利時機,消滅幾個小部落。

    用不著遠征,以赫丹巴特爾部所在位置為中心,三百里內的部落都要成為攻擊目標。

    如果目標部落比較強大,那就等一等,相信只要不斷打勝仗,人口會倍增,實力能增強。

    今年吃不下的部落,或許到了明年冬天就是小菜一碟。

    見部落的最高層達成一致意見,黃毅樂得和他們商量先干掉誰?

    赫丹巴特爾和喀 圖、莫日根、胡赫魯等等部落的高層這一個月已經分別帶領騎士們探查過周邊。

    方圓三百里內一共有十七個大小不同的部落,分別是杜木布特部、達喀木布祿部、什爾泰部、騰格里部、朵錄安哈部等等。

    從營地里擁有的蒙古包數量估計。

    人口總數大于赫丹巴特爾部的是達喀木布祿部、什爾泰部等等三個。

    騰格里部這種人口大概跟赫丹巴特爾部相差不多的部落應該有四五個。

    其余部落的人口都比較少,應該是分別跟人口比較多的部落結盟了。

    其中杜木布特部是離赫丹巴特爾部營地最近的一個小部落,人口不超過六百,青壯年騎士應該是六七十。

    離得太近,春天散開放牧時,赫丹巴特爾部必然要跟杜木布特部爭草場。

    干脆冬天就來個先下手為強!

    一般情況下,小部落都是上交供奉得到大部落保護的。

    赫丹巴特爾部初來乍到,不知道杜木布特部是哪一家罩著。

    既然不知道,干脆用不著知道,打掉再說!

    每打下一個部落,赫丹巴特爾部就能強幾分!

    為杜木布特部出頭的部落出現之時,如果發現對方不怎麼強大,哼哼!

    如果對方實力不能撼動,那就裝傻充愣,大不了把劫掠的杜木布特部人口、牛羊、財物分一半給他們。

    這一點赫丹巴特爾蠻有自信,因為方圓三百里內沒有哪個部落具備壓倒性優勢。

    那幾個人口數量大于赫丹巴特爾部的部落真的來攻打,誰輸誰贏真的不可預見。

    得供奉承諾罩著誰而已,純粹是利益關系。

    拿一半好處還不樂意,還非得打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戰,不符合此時草原酋長的性格。

    畢竟這不是蒙古人崛起的成吉思汗時代,蒙古大草原面臨著一個比爛的時代,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那麼多蒙古人被人數都不足百分之一的建奴征服就可見一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比崇禎大一歲》,方便以後閱讀我比崇禎大一歲第六十章︰先下手為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比崇禎大一歲第六十章︰先下手為強並對我比崇禎大一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