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第六百九十二章 SU(5)模型的那些事兒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新手釣魚人 本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SU(5)模型的那些事兒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第693章 su(5)模型的那些事兒

    “找死?”

    听到徐雲的這句話。

    一旁的老郭、趙忠堯和錢秉穹三人頓時齊齊一愣。

    饒是他們對于徐雲會蹦出某些騷話心有準備,但此時依舊顯得有些意外。

    要知道。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鄭重的找到徐雲,其實是因為上頭有些擔心會出什麼事︰

    數天前,首都方面果然如徐雲所料,收到了霓虹方面傳來的交易申請。

    不過最初一版的交易申請只提到了已經完成的部分實驗參數,霓虹人表示可以用金錢或者糧食對這些參數進行交換。

    首都方面由于有徐雲事先的提醒,便很快同意了交易的意向,同時將交易物換成了牛肉和羊肉。

    霓虹方面對此自無異議,于是雙方很快通過電話達成了一個基礎交易︰

    華夏方面提供200組數據,換取霓虹方面的50頭牛以及200頭羊。

    這依舊是一個雙方都覺得對方是傻x,腦袋被驢踢了的‘雙贏’交易。

    但就在華夏方面準備確定交易時間的時候,霓虹方面忽然說了一句達咩,又提出了一個新要求︰

    他們希望華夏能夠按照他們提供的量級做一定批次的對撞實驗,為此他們可以提供一筆巨額的無息貸款。

    這筆貸款的數額之大,甚至驚動了上頭的大領導︰

    9700億日元!(之前匯率算錯了)

    按照現在的匯率,這tmd可是整整40多億的美刀

    所以當時大領導在被驚動後絲毫沒有感到欣喜,而是想到了一個問題︰

    該不會是徐雲給出的那些數據真的讓霓虹人發現了什麼吧?

    畢竟按照徐雲原本的規劃,他設計的那個坑頂多就坑一個京都大學和湯川秀樹罷了,犯得著讓霓虹人這麼迫切?

    湯川秀樹在霓虹的影響力確實很大,但不可能夸張到這種程度。

    因此組織上很快做出了一個判斷——霓虹人多半發現了什麼其他東西。

    雖然霓虹人的無息貸款很令人心動,但如果會影響到元強子模型的物理界地位就不好了——在經過徐雲和其他學者詳細的介紹後,上頭已經意識到了元強子模型的重要性。

    這個模型的價值不是多少錢那麼簡單,它直接關乎了今後華夏是否能在應用與理論物理界兩只腳走路!

    所以這才有了老郭三人今天的到場,組織上想要和徐雲再確認一下某些情況。

    當然了。

    組織上並不是對徐雲產生了不信任。

    在當初徐雲和作家交流之後,組織上已經對徐雲的能力沒什麼懷疑了,畢竟他就是粒子物理專業的嘛。

    只是組織上擔心徐雲會不會忽略了某些關鍵項,尤其是他這種後世來人︰

    超過這個時代的知識視野讓徐雲先天性的就站在了一個俯視的角度,盡管徐雲本人並沒有瞧不起這個時代任何人的想法和資格,但這種思維多多少少會讓他在思考的時候產生某種比較獨斷的看法。

    萬一徐雲有些膨脹忽略了什麼,讓霓虹人佔了便宜那可就虧了。

    結果沒想到的是

    徐雲居然說出了霓虹人在找死這種話?

    只見老郭轉頭與錢秉穹對視一眼,接著對徐雲問道︰

    “小徐听你這意思,霓虹人並不是發現了什麼被你疏忽的問題?”

    “當然。”

    徐雲用力點了點頭,解釋道︰

    “郭工,我之前設計的那個坑屬于絕對的死胡同,無論霓虹人怎麼研究都不可能有結果出爐的。”

    “舉個例子,這就好比幾百年前有人發現了地平說的‘證據’,盡管這些證據看起來很可能證明地平說理論,但他們只要研究下去就會發現最終的結果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給霓虹人的那些暗示,就相當于這種地平說的證據,研究到頭發掉光都不可能發現什麼有用的東西。”

    “”

    老郭聞言沉默了幾秒鐘,如果到這時候還沒法理解徐雲的意思,那他也當不起現在的職務了︰

    “所以小徐,霓虹人他們是跳進了一個更大的坑?”

    “這可不止是坑這麼簡單了。”

    盡管此時有三位大佬在場,徐雲還是忍不住有些猥瑣的嘿嘿笑了兩聲,擱玄幻小說里起碼是個魂殿三長老的級別︰

    “桀桀桀,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這次踩下去的可是個黑洞”

    接著徐雲朝老郭揚了揚手中的文件,解釋道︰

    “郭工,您看這里,霓虹人希望我們實驗的量級和測量的參數。”

    “43ev、59ev還有74mev。”

    “參數則是中子散射角度,粒子踫撞截面、強子態方程、衰變寬度、s矩陣手征參數”

    “這幾個能級和數據,基本上就暴露了他們的想法。”

    作為一名理論物理的從業者,徐雲對于很多能級、參數的認知要遠高于尋常人。

    因此在看到霓虹人的需求的時候,他的心中便冒出了某些判斷。

    43ev、59ev還有74mev這五個數字,實際上對標的應該是真實對撞結果中的7ev、7ev還有6mev這五個能級。

    這五個能級在整個粒子模型的探索歷史上還是很有名氣的,因為在這五個能級上都出現了特殊的波峰頻譜。

    波峰頻譜在報告層面基本上可以和【潛在粒子】這四個字掛鉤,不過也僅僅是潛在而已。

    歷史上不乏被虛假波峰誤導的情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15年cern發現的那個750gev的跡象。

    當時有人高呼發現了第二枚希格斯粒子,還有人宣稱超對稱理論會即將被證明,但最終的結果現實這玩意兒只是統計漲落。

    還有海對面去年在12gev發現的一個波峰,九所藤校花了半年研究,最終發現是最初統計的電腦屏幕出問題了

    上頭那五個能級也是如此。

    按照原本歷史發展。

    這五個粒子的能級將會在12年後被人通過計算得出,多個加速器驗證後發現確實存在這個波峰,一度引起了不小的熱議。

    很多人都認為這五組數據能夠證明一個新物理的存在,如同決定勝負的冠軍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新起點。

    但二十七年之後海對面的布魯海文實驗室的結果殺死了這場比賽,他們宣布這五個波峰都只是震蕩峰而已

    因此這五個波峰在歷史上也被稱為五子不行,還有些人則叫它們虛空冠軍啥的。

    眼下隨著元強子模型的提前問世,湯川秀樹能夠計算出來五個能級並不令人意外——還是那句話,不管這霓虹人有多該死,他的能力還是極其頂尖的。

    甚至放眼當下的物理學界,湯川秀樹都能排在前十,要知道,現在海森堡都還沒死呢。

    徐雲當年讀書的時候沒少接觸過這五個能級,所以在看到他們的時候便想到了某些可能。

    另外引起他注意的還有一點︰

    霓虹人需要的參數。

    “郭工。”

    只見徐雲指著面前的文件,對老郭解釋道︰

    “中子散射角度,粒子踫撞截面這兩個參數還好說,它們都是對撞實驗必須要收集的數據,霓虹人要它們是正常的。”

    “強子態方程雖然比較少見,但硬要找理由倒也不是不能解釋,畢竟現在多重態計算都要它嘛。”

    “但剩下的衰變寬度和s矩陣手征參數就很少見了,這擺明了和簡並子空間有關。”

    說到這里。

    徐雲抬頭環視了現場三人一番,做出了最終判斷。

    “因此倘若我所料不錯,這次他們應該是發現了su(5)理論的蛛絲馬跡。”

    老郭頓時一怔︰

    “su(5)?”

    早先提及過。

    目前粒子領域中的群只有三個,分別是u(1)、su(2)以及su(3),對應電磁力、弱力和強力。

    引力理論上應該是su(4),不過它不符合規範群的表達式,所以su(4)便被空出來了。

    目前的su(4)是一個純數學群,可以描述c—g級數或者直積分解的主要結果,沒有對應某個物理框架。

    因此su(5)這個詞單純從物理圈內的命名習慣上來看,似乎便有些匯總的意味。

    莫非說

    看著思維有些發散的老郭,徐雲連忙再給他打了個預防針︰

    “郭工,您就放心吧。”

    “雖然su(5)這概念听起來很唬人,而且確實是一個大一統的模型概念,但是”

    “它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框架,研究下去啥都不會發現的。”

    說到最後。

    徐雲的眼中甚至冒出了一絲幸災樂禍的神色

    大一統理論。

    這是從引力和電磁力被發現後就在被討論的話題,例如老愛的後半生就在鼓搗這兩個玩意兒。

    後來隨著強力與弱力的發現,這個理論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它並沒有隨著粒子模型的發展而逐漸被淘汰,反而在後世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這個理論。

    比如在徐雲穿越來的2023年。

    威騰的m理論、超對稱理論都屬于有機會登頂封神的大一統模型。

    不過另一方面。

    研究大一統理論的科學家雖然多,但被淘汰的大一統模型也少不到哪兒去。

    比如說t理論。

    比如說宇宙牌局模型。

    比如說定桿框架。

    又比如說徐雲當年中二期搞的徐氏大一統理論。

    再比如

    su(5)大統一模型。

    歷史上,su(5)大一統理論由georgi和glashow于1974年提出。

    當時的標準模型已經被圈定到了規範群為su(3)xsu(2)xu(1)的規範理論中,而物理學家的普遍願望是希望底層具有更高對稱性,而在低能標下自發破缺得到現有的對稱性。

    因此問題就變成了怎樣的對稱群自發破缺完之後,會得到su(3)xsu(2)xu(1)的數學問題。

    所以georgi和glashow便從零開始設計,把粒子物理中的強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以及弱相互作用統一到一個規範理論模型中,把重子和輕子放在同一個規範群的多重態中,稱為su(5)大一統模型。

    這個模型的推導機制和湯川秀樹早先的過程差不多,論只需一個耦合參數g5就可以將標準模型中的耦合參數建立相應的聯系。

    從數學上來看,這個模型確實還是帶著一種怎麼說呢可以說是很藝術的美。

    不過還是當初提過的道理,一個物理模型只在數學上成立是沒有用的,它必須要有足夠物理證據支撐。

    于是在後來的時間里,整個物理學界都在嘗試著對它進行驗證。

    而驗證的方式嘛

    自然便是尋找可以衰變的質子了——因為這個模型的核心之一就是質子會衰變。

    根據su(5)大統一模型的計算,質子的衰變周期應該只有10的三十次方年。

    霓虹人為了驗證這個數據,神岡探測器應運而生。

    它們的想法就是在神岡探測器里裝幾萬噸純水,如果里面有10^33個質子,一年沒有發現質子衰變的跡象,就可以把質子半衰期上限提高到10^33年——因為單個粒子的lifetime分布和剩余粒子的數量隨時間變化都是指數的。

    不過遺憾的是。

    神岡實驗室花了大量時間進行觀測,但最終的結論卻是質子壽命的限制應該是>10^34年。

    這是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因為宇宙的年齡也才只有10^10年的數量級。

    也就是說質子壽命是宇宙年齡的一億億億倍以上

    不過原本歷史中的霓虹人並不虧,他們在發現找不到質子衰變後,便將注意力放到了中微子研究上,甚至誕生了兩個諾獎。

    倒是georgi和glashow這兩人有點悲催,georgi曾經無奈笑言自己最大的貢獻,大概就是留成作業題禍害了後面學量場的同學。

    所以在徐雲穿越來的2023年。

    su(5)大一統模型已經和某條在踩縫紉機的電鰻似的,死的不能再死了。

    不過

    如今的霓虹人顯然並不知道這點,而且他們還選擇了all in。

    要知道。

    原本歷史中的神岡探測器也是花了接近十年才確認了質子衰變不存在,而那個時期已經快到九十年代了。

    如今這個時期霓虹人想要確認質子衰變是錯誤的,最少都要投入20年才行。

    更別說整個過程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例如第一期神岡探測器中研究員級別的學者便有四百多人。

    “”

    隨後靜靜听完徐雲的解釋,一直沒怎麼發聲的錢秉穹總結道︰

    “所以小徐,你的意思是霓虹人這次只會投入一大堆人力物力,然後毫無所獲?”

    “沒錯。”

    徐雲重重點了點頭︰

    “如果沒有咱們元強子模型的話,霓虹人或許還不會這麼著急。”

    “但眼下咱們已經兜住了理論物理未來六十年的底,霓虹人就有些上頭了——當然了,從邏輯上來說如果沒有咱們的元強子模型,霓虹人肯定也不會發現su(5)理論,算是一個因果閉環吧。”

    “同時中微子震蕩的理論也被咱們一起提了出來,也就是霓虹人即便中途變道,也不可能在中微子方面取得什麼成果。”

    接著徐雲嘴角再次一咧︰

    “當然了,霓虹人既然這麼急著去找死,咱們肯定沒有拒絕的理由。”

    “所以不如如它所願一回。”

    ()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走進不科學》,方便以後閱讀走進不科學第六百九十二章 SU(5)模型的那些事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走進不科學第六百九十二章 SU(5)模型的那些事兒並對走進不科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