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669章 兵力翻兩番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金刀老炎 本章︰第669章 兵力翻兩番

    <b></b>                  丁毅很少看書,但一直要求情報司在京城購書,然後交給宋哲,由宋哲選擇有用的給他看。

    這次拿過來一看,果然有好書。

    其中一本叫《吳中水利全書》,是後來的兵部尚書張國維寫的。

    這時他還沒做到兵部尚書,他在巡撫應天、安應等十府時,著下這本書。

    此時張國維應該在甦州附近,以工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

    這人就應該放在工部,崇禎不知為何將來讓他去兵部。

    他是很厲害的理科生啊,寫出《吳中水利全書》,這是研究明代江南地區水利建設的重要資料。

    張國維于今年把書獻給朝廷,很快丁毅的人就拿到了這本書。

    另有兩本書,一本叫《景岳全書》六十四卷,張介賓于崇禎十二年(1639)輯成。

    《景岳全書》是一部綜合性的醫學巨著。分《傳忠錄》、《脈神章》、《傷寒典》、《雜證謨》。集瘟疫、虐疾、咳嗽、霍亂、蟲咬等病七十一種。又有《婦人規》、《小兒規》、《痘疹詮》、《外科鈐》等。治療疾病的基本理論、治療原則、醫方針灸穴位以及歷代名家評述,且附有病例,藥物三百余種,新方、古方數甚多,是我國醫學史上的重要文獻。

    這個對防治瘟疫,和山區作戰有很大的幫助。

    還有一本更重要的叫《農政全書》六十卷,徐光啟著,崇禎十二年(1639)由陳子龍根據徐光啟遺稿整理刊印。

    《農政全書》分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制造和荒政等十二篇。它不但總結並保留了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經驗,也吸收發展了當時新技術,如對這時剛剛傳入大明的甘薯,就作了很詳細說明加以推廣。《農政全收》不但對中國對日本、朝鮮及至西歐也產生巨大影響。

    宋哲說,農政全書上面已經有紅薯、土豆的說明和推廣,但還沒有玉米。

    丁毅等人愕然。

    特別是丁毅“徐光啟寫這本書大概是幾年?”

    宋哲猶豫下“崇禎元年左右吧,具體我也不知道。”

    徐光啟是1633年死的,這書第一次出版是1628年,也就是說1628年之前,紅薯和土豆都已經傳入大明。

    福建還推廣過紅薯,但現在多少年過去了,整個大明種植的並不多,依然這麼缺糧,除了天氣原因,流民原因,也是因為沒有多少當地官員會關注這種書,關注這種事。

    想做事,願為百姓做事的官員都沒有好下場,也得不到升遷。

    只有拼命撈錢,媚上欺下的貪官,才能得到提拔。

    “這些書都要加印,發給旅順後勤部,濟州府,大員省,讓他們好好學習,當成學校教材。”

    “諾”。

    接著杜如海喜滋滋的匯報了今年的成績。

    從去年開始收商稅,加田稅,到上個月剛剛滿一年,登萊兩府加十五個州縣新收各種商稅接近100萬兩。

    四周文武嘩然,所有人第一次見識到商稅的威力。

    而田稅一般要秋糧過後才算,所以暫時沒說,杜如海很樂觀,因為去年丁大人在登萊兩地水利渠道上投入近百萬兩,當時大伙覺的有點多,事實證明不但能增收還能抗災,非常有效果。

    明年大伙就能見證了,但現在還沒直觀印象。

    杜如海預估一下,今年糧銳最少一百萬石是有的。

    登萊這邊已經進入盛產期,收入暴增。

    別有靈山衛也有塊收入。

    路超剛到靈山衛當衛指揮使,那邊在冊軍戶兩千多戶,擁有良田十一萬八千。

    實際軍戶一千多戶,良田都在各級官員手上。

    他八月到任,現在已經徹底控制全衛。

    “我殺了一批,抓了一批,現在軍戶一千零八戶,每戶召一兵,再加募兵,湊齊新39營,並已經開始訓練加囤田,那邊原本田就囤的很好,今年秋糧會有收獲,只是依卑職看,還需要改善下水利渠道,用丁大人的話說,提高將來應對天災的能力。”

    丁毅不由看了眼路超,這路超真是狠,听說那邊被他殺了好多人,果然心狠手辣,我喜歡。

    “那今年按每畝兩石計,也有二十二萬石,以兩成稅率算,也有四萬多石收入。”丁毅笑道。

    除了這兩個地方有收入,像薊鎮,天津,臨清,濟南這四地,以前都沒好好囤田,和收糧稅,今年估計收不到什麼,臨清還好,可以收商業稅,但王衛忠剛去第一年,重點在囤田和田稅上,商業稅要到明年才會收起來。

    這樣丁毅和杜如海算了算,今年大明這邊所有地方(包括登萊,薊鎮,天津,臨清,各衛所,濟南等地)全年收入有商業稅加各種商業收入,合計白銀近一百五十萬,糧稅一百萬石左右。

    听起來數量驚人,現場諸文武也都是激動無比。

    但今年肯定是花錢最多的一年。

    去年開始用來修建水渠道路等,前後要花百萬兩,現在還在干,沒結束,並雇佣了大量的百姓徭役。

    明朝用徭役都是不花錢的,丁毅卻要花錢雇佣他們,其實也是為了養活百姓。

    這一塊估計要進行一到兩年時間,投資在一百萬左右,而且只會多,不會少。

    然後今年薊鎮,天津,臨清,濟南,包括靈山所這幾個地方都增兵,訓練精兵,軍費及裝備開支、農具、耕牛以及養活大量的囤兵,最少一百五十萬兩。

    還有他在全省的大量吏員,引流安置災民,向朝廷上交稅銀,(濟南一府就要交三十萬),這塊加起來又接近百萬。

    這樣的話丁毅今年又變成血虧。

    听杜如海說到這些時,剛剛還高高興興的諸文武,好像被立刻被澆了一頭冷水,很多人心里巴涼巴涼的。

    現在丁大人用銀都是以百萬計的,而且是幾個百萬,這誰受的了?

    大家隨便听听,去年十月到今年十月,大明朝這邊,山東這麼大地盤,就要用三百多萬?

    路超這時趕緊道“所以說,丁大人能帶著咱們活下去,可真不容易啊。”

    眾人紛紛點頭。

    你這擱大明皇帝崇禎帝也養不起現在山東這些軍民。

    崇禎帝去年全國才收到多少稅銀?

    丁毅這邊一個省都能頂他全國了。

    有個文官這時忍不住道“收支嚴重差距啊。”

    他是怕丁毅入不敷出,又不好明說。

    “無妨。”丁毅笑道“暫時還用不到東江和旅順支持。”

    眾人一听,齊齊松了口氣。

    東江和旅順是他們的根本,現在那邊的錢,都在貼大員。

    登州這邊前幾年都賺錢了,杜如海都存了近百萬兩,這次入關又搶到一百多萬兩,加上一年一百五十萬的收入,正好夠用。

    然後他一年一百多萬石糧的稅收,大概要用到六十萬,還能余四五十萬。

    這樣杜如海估計,到年未,手上會有二十萬銀,四十萬糧左右。

    還算沒有破產。

    當然,明年這個時候,他們估計能好好賺一大筆,收入再次上升。

    明年薊鎮,天津,臨清加濟南府、青州府的囤田加起來,絕對超過兩百萬畝。

    又能收一大筆田稅。

    這時丁毅提到了青州。

    因為青州府現在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他東邊的登萊都被丁毅佔了,西邊的濟南府也被丁毅佔了,青州府夾在兩府中間,當年王衛忠曾是青州總兵,所以那邊也有丁毅的人。

    “今年到明年的目標。”丁毅這時道“組建40營,41營,駐青州,把青州也佔了,同樣是囤田收稅。”

    丁毅要在青州駐守六千兵馬兩個營。

    青州與兗州相鄰,正好用來防備劉澤清。

    青州練兵和其他州還不同,丁毅用新方法,也是大明常用的法子。

    募兵制,在青州府百姓中募兵。

    因為他的囤兵這兩年大量被用,到處加派吏員,加派兵員,薊鎮,天津,臨清,濟南,登萊各地,都是用囤兵去當吏員和兵員。

    所以現在他手上囤兵也不多,還要保持囤田。

    而且青州兵在歷史上曾經很有名的。

    他讓周有根配合路超處理好膠州的事後,包括在膠州募兵兩千,成立新營,然後立馬回青州,在青州募兵,練兵。

    募兵之前還是老套路,先在當地征農稅和商稅,然後家里有兵的免稅一成,這樣來促進百姓報名參軍。

    等募兵成功後,周有根的34營還是回萊陽駐守,由周的副手徐洪海帶。

    周有根則駐守青州,領40營,41營由丁毅親兵小隊長譚起龍領。

    兩人一個駐青州,一個駐莒州,同時要求陳陽明年騎兵要到五千,守安丘縣。

    他們三人將保持對兗州的壓力。

    明年這個時候,按丁毅的所有要求,完成目標的話。

    大明境內,薊鎮要有徐敷奏一萬五千兵馬,天津有沈世魁八千,臨清王衛忠八千(德州駐四千),濟南是張其棟五千,青州周有根三千,莒州譚起龍三千,膠州劉國營三千。

    加上原有的楊端三千人守萊州,陳洪國三千守昌邑,朱勝領三千人守文登,徐洪海三千人守萊陽,嚴雄三千人守登州,方多台的三千人守平度,陳陽五千騎兵在安丘。

    大明全境,明年丁毅的兵馬將達到可怕的七萬人。

    這下兵力要求是直接翻了近兩番,也是丁毅十年以來征兵最多的一次。

    之所以這麼大幅度的增兵,除了丁毅為即將席卷天下做準備,更因為丁毅可控人口已經幾乎包括山東全省,加天津,加薊鎮,地盤內的總人口應該有一千萬左右上。

    明朝開國之初山東人口是五六百萬,到崇禎元年山東全省人口據說在兩千萬左右,明末這二十年天災兵禍不斷,加上大明還曾往京師附近移民一百萬,估計現在一千五百萬還是有的。

    原歷史到清初時,山東全省只有一千萬。

    現在丁毅在山東經營的不錯,又大量引流移民,所以雖然山東還有東昌和兗州兩個府不在他手上,但其余地方加起來一千萬人口差不多有的。

    不過你還別說,東昌府和兗州府人口還是山東最多的兩個府,現在都不在丁毅手上。

    丁毅現在開始嘗試募兵,就是要在治下形成後世系統的征兵方法。

    將來就是全國到一定年紀後,除了大學生,都要當兵,三年後退役,形成良性循環,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兵源。

    當兵之後,家里免稅三年,這是個極大激勵大伙當兵的條件。

    今年一下子增這麼多兵,還有一個原因是丁毅擔任登萊總兵,收編了全登萊的營兵、衛所兵,加上徐敷奏,王衛忠到外面移鎮,都有兵員來方,正好借這機會,吞並了大明的兵馬為自己所用。

    兵多了,開支就多,明年丁毅在山東的投入肯定也是巨大。

    但明年濟南府,薊鎮等地的糧田囤起來,田稅商稅收起來,同樣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他私下還和杜如海算過,只要沒有特別重大的天災,有一定收成,肯定養的起這麼多兵馬的。

    丁毅開完這次會議後,沒多久就要進入崇禎十三年。

    各方人馬都在忙著自己的事。

    丁毅專心在各地練兵,囤田,修建水利,打造兵甲,訓練水師,造船。

    而大明朝中也變化莫測,先是讓楊嗣昌督師,但兵餉不繼,(加派了上千萬餉銀,完全收不上,只有丁毅的地盤能按時交上,這也讓崇禎對丁毅又愛又恨),很快有人上章劾中樞不任。

    接著傅宗龍也劾嗣昌徒耗敝國家,帝卻怒宗龍。後以戎視封疆下吏罪,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宗龍獄。

    傅宗龍下台後,陳新甲于崇禎十三年(1640年)接替了兵部尚書。

    農民軍那邊,同樣是崇禎十二年十二月,杞縣舉人李信投奔李自成。

    李信說欲成大事,必收民心。他為李自成擬定軍令三十六條,又編“殺一人如殺我父,銀一人如銀我母”、“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還提出“均田免糧”等口號,使李自成的軍隊軍紀肅然,迅速發展壯大。

    李信在投奔李自成後,改名為李岩。

    沒多久,李岩又為李自成推薦宋獻策,連牛金星也說听過他的大名,李自成更是如虎添翼。

    宋獻策善卜,上讖給李自成,上書“十八子,主神器”,自成大喜。

    此時,李自成的文武大將基本湊齊,開始進入瘋狂發育期。

    與此同時,進入崇禎十三年(1640年)後,皇太極那邊也在蠢蠢欲動。

    自從當年北溝一戰大敗後,滿清在遼東止步于蓋州,徹底被丁毅擋在北溝城北。

    接著他們先是佔領朝鮮義州,又被丁毅大敗,最後攻打朝鮮,還是大敗,然後前年入關又敗。

    連續數次慘敗在丁毅手上,丁毅的兵馬,可以從滿清的南面(北溝地區),東面(朝鮮方向)兩個方向對他們發動進攻。

    加上國內工匠損失慘重,皇太極深深感覺到了大清國的危機。

    他終于決定了歷史上很重要的一次“松錦之戰”戰略,準備為大清打出往西發展的空間。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之席卷天下》,方便以後閱讀明末之席卷天下第669章 兵力翻兩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之席卷天下第669章 兵力翻兩番並對明末之席卷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